霎时间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这道声音吸引,纷纷转头朝声音的来源处看去,紧接着无不是面色剧变,立刻慌慌张张地哗啦啦跪成一片,高声喊道:
“草民拜见万岁爷!”
一些读过书的,有见识的,还会在后面补上一句:
“天辅有德,海宇咸宁。”
“儿臣拜见父皇!”
虽然今日的事情与朱棣没关系,但朱棣朱棣见朱元璋迎面走来还是惊出了一背的冷汗,慌忙将头低下。
“父皇救我!”
瘫在地上的秦王像是看见了救星,喜出望外地大喊。
李暄面无表情,反手又挥动荆条抽了一下。
“啊!!”
秦王疼的嗷嗷叫。
朱元璋看着已经半死不活的秦王,气的火冒三丈,两眼直勾勾地盯着李暄看,质问道:
“你真当不怕死,咱就拿你没有办法了不成?信不信咱让你生不如死?”
李暄毫不畏惧的与朱元璋对视,说道:
“敢问陛下,臣可是做错了什么事情?”
朱元璋冷笑道:
“老二哪怕再如何十恶不赦,那也是咱的儿子,是大明的秦王!要罚也该是咱来罚!你!没这个资格!”
正当时,黄子澄,朱允炆,齐泰从后头走了出来。
黄子澄指着李暄的鼻子怒骂:“李暄!你算是什么东西?也敢动手打秦王殿下?你这是僭越!按大明律当斩!”
朱允炆心中高兴的不得了,但表面上却装出了一副悲伤,难过的模样,愤慨地说:
“秦王乃孙儿二皇叔,我们叔侄二人血浓于水啊!李暄这荆条虽说是打在二叔的身上,但却痛在孙儿的心里!故孙儿恳请皇祖,立刻严惩李暄,以儆效尤!”
李暄却是笑了,轻轻摇头道:
“陛下误会了,我虽说是在打秦王,可实际上,却是在帮他啊。”
朱元璋都给气笑了,人都快被你打死了,却说是在帮他?真当自己老眼昏花了不成?
“那你倒是说说,你这是怎么一个“帮法”!若是不能让咱满意!你今日打了老二多少荆条,咱要悉数打回去!”
李暄道:
“秦王殿下在西安府犯下了十恶不赦的罪行,如今悔过,向陈伯负荆请罪,请求陈伯手持荆条鞭挞自己,可秦王身份高贵啊,正如陛下所言,一般人可没资格打他,那么问题就来了,若是秦王负荆请罪,却没人敢动手去打他,该如何证明秦王所言不是虚情假意,刻意卖弄?
假以时日,只怕有人会说,秦王负荆请罪只是一场作秀!甚至编排到陛下头上,觉得秦王是得了陛下的授意,为了脱罪,才来找陈伯演苦肉计,而非真心悔过。秦王受点皮肉之伤是小,落人话柄,遭人非议,堕了皇家名声是大!
故而,为了证明秦王的确有悔过之心,为了维护陛下的名声,臣便大胆僭越,鞭挞秦王!敢问陛下,臣如此是否算是在帮秦王?”
“若陛下依然觉得臣有错!那么臣无话可说,甘愿认罪领死!”
话音落下,朱元璋就像是喉咙里卡了个榴莲壳一样难受。
他哪会听不出来,李暄这话明褒暗贬,且不仅是在骂秦王,还含沙射影的骂他?
可他偏偏拿李暄没有办法法子,此时他若是敢说个不字,岂不就坐实了秦王负荆请罪是在作秀的说法?
到时候后世的史官绝对会趁机大书特书。
比如:洪武间,或云御史李暄劾秦王残暴不仁,竟遭帝诛戮,帝晚年昏庸无道也。
毕竟,朱允炆黄子澄那一套也就能骗一骗应天府这些耳目闭塞的老百姓了。
哪可能骗的过那些记载历史的史官?
再加之,这个节骨眼上,朱元璋还真就舍不得让李暄死,并且这件事的确是自己理亏。
于是朱元璋咬牙切齿地在心里说了声“算你狠”,便强行将心中的怒火按下,接着心不甘情不愿地说:
“原是如此,刚刚倒是咱误会李爱卿了!”
“陛下圣明。”李暄恭维道。
朱元璋没应声,一时间街道上忽然安静了下来。
黄子澄见状,立刻开口:
“秦王负荆自劾,受李暄笞挞而无片语申辩,其愧悔之诚昭昭可鉴!按《大明律》\"罪人自首者免刑\"之条,伏望陛下法尧舜钦恤之仁,降纶旨矜宥,圣裁曲全,以彰陛下如天好生之德!”
话音一落,周围的人马上跟着附和。
“今秦王既已洗心革面,死罪可免。”
“浪子回头金不换,望陛下给秦王一次悔过的机会,对秦王从轻处置。”
受到这些人的影响,周围的百姓也纷纷说起应该免去秦王死罪。
“… …”
朱元璋郁闷的心情稍微缓解了些许。
虽然过程有点曲折。
但好歹结果是自己想要的。
接下来,只要赦免秦王死罪就行了。
已经证明了秦王“悔过”,并且还有不少百姓都觉得秦王不该死。
那么,李暄总该没有去撞柱子自杀的理由了吧?
“既然如此……”
然而,朱元璋准备特赦免去秦王死罪的话还没说出口。
李暄的声音就冷不丁响了起来:
“秦王即便悔过,死罪亦不可免!否则大明江山社稷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