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一落,周遭所有人的目光全部都集中到了李暄的身上。
其中大部分都是一脸的惊恐,此时的心情好比夜半转醒,发现身侧躺着一个没有五官的诡异女“人”——见鬼了!
所谓的“天煞孤星”也不过是克死身边的人罢了,而李暄就不一样了,直接把九族往死里整,天煞孤星本星来了,怕是都得喊一声爹!然后声泪俱下的控诉,要和李暄解除父子关系。
此时徐妙锦忽然回忆起了朱棣说成为李暄九族不是好事的事儿,她起初还觉得有点夸张呢,不过现在却觉得朱棣保守了……
成为李暄的九族根本就是在阎罗殿买房!
但惊吓之余,徐妙锦看着朱元璋面前傲然而立的李暄,心中既佩服,又好奇,同时还有些许的担心。
佩服是因为,放眼整个大明,会为了替友人伸张正义,如此开罪朱元璋的人,除了李暄绝对找不出第二个了。
好奇是因为,明明毫不犹豫做出了这种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事,李暄为何还能这么淡定呢?
至于担心,徐妙锦自己都有点不明白为何会有这种情绪。
“李暄!”
朱元璋目光冰冷的吓人:“不杀老二,大明就要亡?你是这个意思吗?”
“正是如此。”李暄淡定的点头,拿着荆条指着秦王解释:“秦王所犯之事,若仅仅是逼死了叶言与陈伯女儿,留他一命也就罢了!然秦王所犯罪行罄竹难书,西安府之中百姓怨声载道!甚至有忍无可忍的百姓揭竿而起!百姓但凡有一口饭吃都不至于走上造反的绝路!可想而知秦王做的事是何等的人神共愤!不杀秦王何以平民愤?
若是犯下这般罪行都能活命,今后其他藩王必会有样学样!就比如晋王朱棡,他的恶行只比秦王轻上些许,今日,若是杀秦王,晋王便会引以为戒!若是留秦王,那么晋王就会有恃无恐!变本加厉!
长此以往,我大明在百姓的眼中只怕会连元都不如!百姓会畏皇室如虎!陛下说,如此一来我大明社稷岂非危矣?”
话音落下,黄子澄,齐泰立刻愤怒地抨击起了李暄夸大其词,别有用心。
但朱元璋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倒不是无法反驳李暄说的这番话,主要是,他看出来了李暄没有丝毫退让之意!若是自己不妥协,只怕又会和上次那样撞柱死谏!
而李暄的确也在悄悄沟通系统:“如果朱元璋现在非得放了秦王的话,我一头撞死,算不算被朱元璋“赐死”?”
系统马上就给了答复。
【算,但经过分析,宿主成功概率不大。】
李暄愣了一下,马上就想明白了系统为什么会这样说。
上次自己突然撞柱,朱元璋猝不及防,但这次有了经验,朱元璋肯定会提防自己那样去做,成功的概率自然极低。
毕竟,若是真给自己一头撞死了,那必然会有史官大书特书朱元璋是一个暴君,逼死忠良,古代的皇帝就没有一个是不在乎身后名的。
而且,物理意义上的死谏这种方式,也不宜多用,乱用,万一真逼急了朱元璋,直接把他囚禁起来可就完球了。
“系统,那我趁着朱元璋不在的时候死谏自杀,然后让人把官袍送去他的面前,算不算完成任务?”
安静了片刻,系统说:
【朱元璋不在场,那便是正常自杀,不算完成任务。】
得!就知道不行!
李暄轻轻叹了口气,压住了直接一头撞死的想法,心中暗暗道:“别急!慢慢找机会!而且……即便能成功一头撞死,现在我也不能那样去做啊!届时我倒是可以完成任务回现代享福,可言兄的事该如何是好?秦王不仅死不了,朱元璋还会岁月史书,把今日坊巷间的那些谣言变成事实……”
此时。
黄子澄见朱元璋一言不发,心中颇为无奈。
皇上居然又被李暄那王八蛋的话说动了。
今日,想借皇上的手铲除掉李暄这个威胁怕是难了。
但同时黄子澄也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在他看来,朱元璋之所以会在这件事上纠结,一来是因为看重李暄,担心李暄和上次那样死谏身亡,二来是担心李暄一死,后世的人会抨击他是个暴君。
那么只要能想一个既能保住秦王性命,又能让李暄无话可说,还能保住朱元璋颜面的办法出来,那必是大功一件。
思索了一会儿,黄子澄眼前一亮,说道:
“李御史所言虽切中肯綮,然秦王贵为天潢贵胄,其生死岂容凡夫置喙?臣以为,秦王之生死,应交由昊天定夺!”
朱元璋愣了愣,问:“你有什么想法,说出来。”
“臣以为,当效《周礼》三宥之制,令秦王素服斋戒于太庙,献圭璧于南郊,若昊天示以祥瑞则赦,若星孛示以灾异则刑。
如此则天命可察,圣德可昭,既不伤父子至亲,亦不违祖宗家法,臣伏愿陛下垂日月之明,参天人交感,以定宸断!”
话音一落,朱元璋下意识抬头看了一眼天,此时万里晴空,云只有薄薄一层,这代表着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很有可能都会放晴。
这是好的天象。
如果按照黄子澄的说法去做,那自己就能名正言顺的赦免秦王的死罪。
“黄……”
朱元璋当即要应下来。
不过,李暄的反应相当迅速:
“胡说八道!我泱泱大明,怎能弃《大明律》于不顾,而去效仿周礼?今日能效仿周礼赦免秦王?那来日,岂不是能施行井田制了?”
朱元璋沉默了片刻,目光忽然来到了朱棣的身上,“老四,此事你怎么看?”
朱棣愣了一下,心里头郁闷的半死。
没事来看什么热闹啊!
这下可好,这个烫手山芋丢到自己手上,自己还不能不接。
他大脑飞速运转起来。
如果支持黄子澄,李暄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如果完全否决黄子澄的办法,那朱元璋多半会要求他想一个更好的办法出来。他要是想不出来,没准就会被朱元璋迁怒找借口揍上一顿。
朱棣可太了解自己这个爹是何等的喜怒无常了……
“得想个折中的办法,谁也不得罪才行。”
沉思了一会儿,朱棣道:
“将秦王生死交给昊天定夺之策,本王觉得可行,但不应延用周礼之中记载的做法,李暄所言不无道理,我大明岂有效仿周礼的道理?”
“所以儿臣建议,父皇差人准备两杯酒,一杯无毒,一杯有毒,让二皇兄去喝,若是被毒死,那便是命该如此,若是没死,亦是天意使然。”
朱棣暗暗为自己的聪明感到窃喜。
这话,说的何等圆润,谁都不得罪!
然而……
话才刚刚说完,朱棣就发现朱元璋和李暄全都不约而同的朝他投去了极为不满的目光。
朱棣嘴角一抽,叫苦不迭。
他以为谁都不得罪,结果貌似两边都得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