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5 年 11 月 30 日,阴霾的天空笼罩着广州城,细密的冬雨如丝线般洒落在大街小巷。洪秀全站在一处简陋客栈的窗前,望着窗外湿漉漉的街道和匆匆而过的行人,心中思绪翻涌。距离上次与泽许公国的外交大使崔胜、林泽许以及英国领事乔治会面已过去一段时间,经过反复权衡,洪秀全决定接受他们的要求。
这一日上午,洪秀全再次约见了崔胜和乔治。三人围坐在客栈房间内一张略显破旧的桌子旁,桌上的烛火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洪秀全深吸一口气,目光依次扫过崔胜和乔治:“经过这段时间的思考,我同意将宗教改为圣公会,也愿意在起义之后与英国通商,并给予泽许公国最惠国待遇。但我之前提出的条件,希望二位能够铭记于心。”
崔胜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连忙点头:“洪先生放心,我们泽许公国必定遵守承诺。日后在起义筹备过程中,我们会尽最大努力提供支持。”
乔治也满意地笑了笑,拍着胸脯保证:“英国也不会食言,通商必定公平公正。我们会尽快安排第一批援助物资的运送,确保能及时送到您手中。”
三人又就一些细节问题进行了深入商讨,直至中午时分才结束会谈。洪秀全送走崔胜和乔治后,深知自己已没有退路,接下来必须全身心投入到起义的准备工作中,而首要任务便是招募更多信徒,扩充力量。
当日下午,洪秀全便收拾行装,踏上了前往广西的路途。广西地势复杂,山峦起伏,众多贫苦农民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他们饱受苛捐杂税和地主剥削之苦,对现状极为不满,这正是洪秀全眼中发展信徒的沃土。
经过数日奔波,洪秀全来到了广西桂平县紫荆山区。这里山高林密,村落分散,但村民们质朴且对改变生活充满渴望。洪秀全在一处较大的村落前停下脚步,他放下行李,整理了一下衣衫,便走进村子。
村中的空地上,几个村民正聚在一起闲聊。洪秀全走上前去,先是礼貌地向众人行了个礼,然后大声说道:“各位乡亲,我叫洪秀全,来自广东。我知晓大家生活不易,今日特来给大家带来希望。”
村民们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有人问道:“什么希望?你说说看。”
洪秀全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述起来:“如今这世道,咱们穷苦百姓受尽压迫。但有一种新的信仰,信奉圣公会,它倡导人人平等,在上帝的庇佑下,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就能改变现状。”
村民们听着洪秀全的讲述,有的半信半疑,有的则流露出一丝期待。这时,一位老者站出来说道:“年轻人,你说的这些真能实现?我们可被这苦日子折磨怕了。”
洪秀全真诚地看着老者:“大爷,我以性命担保,只要大家相信,一起努力,未来定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我们会互帮互助,共同对抗那些压迫我们的人。”
经过一番劝说,一些村民被洪秀全的话语打动,当场表示愿意加入。洪秀全心中大喜,他趁热打铁,详细讲解了圣公会的一些基本教义和加入的方式。当天傍晚,便有二十多名村民成为了新信徒。
在紫荆山区停留的数日内,洪秀全走村串户,不辞辛劳地宣传教义。越来越多的村民被他的热情和描绘的美好愿景所吸引,纷纷加入。
离开紫荆山区后,洪秀全又前往广西其他地区,每到一处,他都积极与当地百姓交流,传播圣公会教义和反抗压迫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杨秀清、萧朝贵等一批志同道合之人,他们被洪秀全的理念深深折服,决定追随洪秀全,共同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与此同时,洪秀全也没有忘记广东的招募工作。他安排得力助手回到广东,在各个城镇乡村宣传。助手们按照洪秀全的教导,向百姓们讲述圣公会带来的希望和改变。
在广东花县,洪秀全的家乡,许多乡亲对他十分熟悉和信任。当听到他所倡导的新信仰和宏伟目标后,不少人纷纷响应。一些曾经与洪秀全一起读书识字的年轻人,更是毫不犹豫地加入其中,他们渴望跟随洪秀全干一番大事业。
1845 年 11 月 30 日开启的这场招募之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取得了丰硕成果。广西和广东两地,越来越多的人汇聚在洪秀全的旗帜下,他们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改变命运的决心,成为了圣公会的信徒,也为即将到来的起义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而洪秀全,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正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他的身后,是一支逐渐壮大的力量,等待着在合适的时机,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