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志被这老东西指责的不耐烦了开口说道:“唐太师,我称呼你一声太师那是对你的尊重。
可是你无缘无故的在这里指责我,我可不背这个黑锅。
有什么话你就直说,下官没时间陪你在这里骂街!”
唐太师听到这话也是相当的气愤,在他看来李云志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好,好, 既然你非要让老夫把话挑明那老夫就直截了当些。
虽然老夫跟你政见不同,但是老夫也不曾刻意针对过你。
但是你为何要针对老夫的孙女,我给我家小五看好了两任夫婿都因为你黄了。
我们家小五现在是要死要活的非要剃了头发去做姑子,若是她将来真有个好歹,老夫绝对饶不了你。”
唐太师对自己的众子女和孙女都是把他们当成联姻的工具,但是唯独对这个名义上的孙女实则亲闺女很上心。
她觉得这是他的老来女是他雄风犹在的证明。
李云志看着他这豪不知廉耻的模样心里恶心的不行。
“你们唐家的姑娘嫁不嫁得出去跟我有什么关系,唐太师莫不是觉得自己姑娘嫁不出去了想要我接盘。
别的事情都好说,这事是万万不行的。”
唐太师看着李云志一脸看不上唐家姑娘的模样气了倒仰,他们唐家的姑娘的就这么差劲吗。
尤其是他们家小五那简直是他的骄傲,他发誓要给她选一个才貌双全的夫君,可是次次都被李云志给破坏了。
要说论品貌李云志确实比别人都强上一些,但是他是个不识趣的。
“李云志你莫要惹急了老夫,不然休怪老夫对你不客气。
我不管你对谢文渊说了什么,他是我们家小五看上的人,是逃不出我们唐家的手掌心的。”
说完唐太师就怒气冲冲的走了。
李云志在心里为谢文渊默哀了三秒钟。
看来唐家姑娘这次是动真格的了,谢文渊那倒霉蛋子恐怕还有的受呢。
李云志下朝刚回到家门三宝就急匆匆的跑了进来说道:“大人,老家那边来人了。”
李云志听到这话精神一震:“可是表兄他们来了?”
三宝嗯了一声。
李云志亲自迎了出来。
他走到门口见自家的院子外面站着四个高壮的汉子,分别是杨天英,杨天雄,杨天豪和杨天杰。
李云志赶紧拱了拱手说道:“见过英雄豪杰四位表哥。
没想到表哥们来的这样及时,有失远迎,还望表哥们莫要见怪。”
杨家老爷子是个有福气的人,三儿一女,孙子和孙女一共九人,光孙子就八个。一个个长得彪悍无比,站在哪里就跟八座小山似的,跟李云志这种文弱书完全生不一样。
就连他那唯一的孙女长得也很彪悍,被李云志戏称为肖似乃父,这也是当初杨春华让李云志娶她娘家侄女时李云志强烈抗议的主要原因。
杨老爷子是上过战场的,给自家的孙子起名也颇为讲究,前四位就叫英雄豪杰,剩下的本来是准备叫威震八方的。
奈何杨老爷子一觉得杨天八不好听,就改成了杨天霸。
杨春华的娘家有这样雄厚的实力,当初还被李家欺负成那个样子李云志一直认为是一件怪事。
不过就算杨家的人丁再兴旺,李云志现在毕竟是五品的朝廷命官,他们也不敢在李云志面前放肆。
杨天英开率先开口说道:“表弟说的哪里话,你现在是朝廷命官,日理万机的事务繁忙。
我们几个就按照你给的地址就找过来了,都是自家人哪里还需要迎接了。”
李云志听到这话笑着说道:“大表哥说的是。
咱们还是不要站在门口了,各位表兄里面请吧。”
李云志把人请进了院子里,杨家四兄弟看着这院子啧啧称赞,杨天杰开口说道:“表弟,你这院子布置的真是精巧,一看就很有品位。
我听说这京城的宅子很贵,你这院子花了不少银子吧?”
李云志笑着回道:“京城的物件确实不便宜,但是这宅子也算不上贵。
这是当初我进京赶考的时候为了不被别人打扰临时买的。
花了两万多两。
平时只我一个人住足够了,既然几位表哥来了咱们这几天就换个大一点的住处。”
杨家四兄弟听到这话倒出了口凉气,就这么一座两进的宅子居然花了两万多两银子。
这要是在他们县城最多也就几千两而已。
这京城的物价简直离了大谱了。
李天英赶紧摆摆手说道:“表弟不必这样客气。
这宅子已经够好够宽敞的了,我们兄弟不讲究的,能给我们一间房子住就行了。”
他们家兄弟多,家里也不富裕,这几年在李家的帮衬下日子才好了不少,若是放在以前他们连媳妇都娶不上的。
所以他们是真的不计较这些。
李云志听到这话摇了摇头说道:“我既然写信邀请你们了,别的不敢说在衣食住行上绝对不会亏待了你们。
陛下前段时间刚赏赐给我了一座大宅子,我已经让人修整完了,这几日就可以搬。
你们都是我的亲表兄在这方面不必跟我客气。”
说完李云志就带着几人进了书房。
他们见李云志书房里有不少书,还有不少的古玩字画,就连桌椅都带着一股淡淡清香。
李云志请几人坐下,几人战战兢兢的只敢坐半个屁股,生怕把屁股下的椅子坐坏。
李云志有几分无奈,想着日后熟悉了他们就能自在一些。
三宝和六福很有眼力劲的端了些茶点上来。
对于三宝和六福几人在老家的时候倒是都见过,他们曾经在杨春华身边待过。
尤其是六福,还曾经跟着杨春华去过杨家呢。
对于自己的姑姑他们就没有那么拘谨了,对于她身边的人他们就放松了不少。
六福笑着说道:“几位表少爷请用些茶点。”
说完之后便和三宝一块退了下去。
李云志端起茶杯做了一个请的动作,自己率先喝了一口,其他人也有样学样的跟着喝起了茶。
也许是一同喝过了茶,又见了熟人,几人紧张的心情缓和了不少,便打开了话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