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八年(612年)八月一日,夜色笼罩洛阳,宫殿之中灯火通明,金碧辉煌的柱梁倒映着烛光,映出杨广愤怒的脸庞。
御座之上,杨广猛地一拍桌案,声音震耳欲聋:“该死的李渊!”
文武百官跪伏在殿下,无人敢出声。
杨广冷冷扫视众臣,语气冰寒:“朕本以为窦建德一死,那帮乱民便如乌合之众,四散而逃。可谁知李渊竟能将他们整合,长江战局僵持不下,闻仲、杨戬等人迟迟未能攻破唐军……”
他语气一顿,眼神凌厉:“朕要的不是僵持,而是彻底剿灭!”
“陛下息怒!”新任兵部尚书杨雄上前一步,恭敬说道:“唐军虽得李渊整合,士气正盛,但闻太师仍稳守长江北岸,唐军想要反攻并不容易。只是,眼下战局复杂,不仅是唐军,高句丽也开始蠢蠢欲动!”
杨广脸色一沉:“高句丽?”
杨雄点头,继续道:“刚刚传来急报——高句丽婴阳王已派大将乙支文德率军出兵辽东,意欲趁机犯境!”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杨广怒火更甚:“高句丽这群蛮夷,竟敢趁机作乱!真当朕的大隋无人了吗?!”
杨雄躬身道:“臣愿领兵亲征,讨伐高句丽!”
杨广深思片刻,正欲开口答应,却未曾料到,宫殿之内早已有暗潮汹涌——
深夜,洛阳皇宫戒备森严,金吾卫巡逻不断。然而,就在所有人以为宫内固若金汤之时,一道黑影悄然潜入皇宫。
此人身着夜行衣,脸戴银色面具,身形轻盈如鬼魅,步伐无声,竟无人察觉他的存在。
他的代号,知世郎。
他是高句丽最强的刺客,任务——刺杀杨广,令大隋大乱!
借着暗影的掩护,知世郎悄无声息地穿过重重守卫,潜入皇宫内殿。他的目标明确——杨广所在的御书房。
此刻,杨广仍在与众臣商议军务,并未察觉死神已然逼近。
知世郎静静地潜伏在房梁之上,眼中闪烁着冰冷的杀意。他从怀中取出一枚涂满剧毒的暗器,正欲出手,忽然——
“何人!”
一声暴喝打破夜的宁静,黑甲军统领宇文成都猛然拔剑,目光如炬地扫向暗处!
知世郎暗道不好,立刻飞身跃下,身形如疾风般向杨广袭去!
“保护陛下!”
宇文成都大喝一声,拔剑迎敌,然而知世郎速度极快,眨眼间已逼近龙案前!
杨广瞳孔微缩,怒吼道:“来人!”
“晚了。”
知世郎冷冷一笑,手中匕首直刺杨广咽喉!
千钧一发之际——
一道金光闪过!
“铛!”
知世郎的匕首竟被一道金色长鞭挡下,手腕一震,暗器脱手!
“好胆!竟敢行刺天子!”
大殿之内,一道高大威严的身影浮现,身披金甲,手持雷鞭,赫然是大隋国师——闻仲!
知世郎脸色微变,身形暴退,然而闻仲一鞭横扫,金色雷电劈空而来!
“轰——”
强烈的雷光照亮大殿,知世郎被逼得狼狈后退,身上衣物被雷光撕裂。他眼中闪过一丝惊骇,知道此地不宜久留,立刻转身破窗而逃!
宇文成都怒吼:“别让他跑了!”
然而,知世郎身法诡异,眨眼间已消失在夜色之中。
“可恶!”
杨广捂着胸口,仍心有余悸,猛地一拍桌案:“高句丽竟然胆敢派刺客来刺杀朕!此仇不报,朕誓不罢休!”
闻仲沉声道:“陛下,此人武艺高强,擅长隐匿之术,定是高句丽最精锐的刺客。臣会亲自调查此事,务必将其揪出!”
杨广怒气冲冲地说道:“杨雄,立刻集结十万大军,随朕北上,朕要亲自讨伐高句丽!”
杨雄一愣:“陛下,眼下长江战局未定,您若御驾亲征,恐怕唐军会趁机进攻……”
杨广冷笑:“哼,李渊的唐军不过是乌合之众,闻太师坐镇长江北岸,杨戬、雷震子、韦护等人皆未曾败过,足以压制唐军。”
他目光森然:“但高句丽竟敢行刺朕,此事朕决不能忍!否则,天下人岂不都以为大隋软弱可欺?”
杨雄拱手道:“臣遵旨,愿随陛下北征。”
闻仲微微皱眉,心中隐隐有些不安,但最终还是低头道:“臣定会守住长江,不让唐军有机可乘。”
杨广冷笑道:“很好。待朕征服高句丽,回头再踏平太原,诛灭李渊满门!”
与此同时,在洛阳城外的密林中,知世郎身形闪烁,快速穿梭于树影之间。
突然,他停下脚步,望向黑暗中的一人,低声道:“刺杀失败。杨广将亲自出征高句丽。”
黑暗中,一个冰冷的声音传来:“很好……只要杨广远离洛阳,我们的计划就能展开。”
知世郎点头:“那接下来,我们要做什么?”
黑暗中的人缓缓道:“传令给唐军,让他们做好准备……杨广离开洛阳之后,便是我们真正反攻之时!”
知世郎沉默片刻,点头离去,消失在无尽的夜色之中。
大隋,真的能承受这一场风暴吗?
大业八年(612年)八月十日,长江南北,两军对峙已久。
北岸,隋军大营之中,闻仲负手而立,目光深邃地望向南方。杨戬、雷震子、杨任、韦护、土行孙等人皆在营帐之内,神情凝重。
“太师,陛下已经御驾亲征高句丽,长江战线暂由我们全权负责。”杨戬缓缓道,“但唐军在长江南岸驻扎已久,军心渐稳,若不尽快击溃他们,恐会成为隐患。”
闻仲点头:“我自知此事。但李渊、李世民、孙悟空、哪吒、尉迟敬德、刀马等人皆非易与之辈,再加上程咬金的加入,使唐军士气大振,若强攻,恐怕伤亡不小。”
雷震子握紧雷锤,沉声道:“难道就这样一直耗着?”
闻仲目光闪过一丝冷意:“若拖得越久,反而越对我们不利。我们必须速战速决。”
杨任皱眉:“太师有何妙策?”
闻仲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自信:“我已命令大军暗中打造浮桥,若能在夜间悄然渡江,配合水师奇袭,唐军定然防不胜防。”
杨戬闻言,点头赞同:“太师所言极是,夜袭渡江,确实能出其不意。”
众人纷纷点头,决定执行此计。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唐军内部早已有所察觉……
与此同时,杨广率领杨雄、宇文成都及四大天王浩浩荡荡抵达高句丽,誓要荡平此地。
辽东之地,寒风凛冽,隋军大军驻扎在城外,旌旗猎猎,战鼓擂动,气势如虹。
高句丽王宫之中,婴阳王与宰相乙支文德对视一眼,眼中皆是沉思之色。
“陛下,隋军大军压境,杨广这次亲自出征,恐怕是有备而来。”乙支文德拱手道,“但据密报,隋军远征千里,军中已有疲态,此乃我军可乘之机。”
婴阳王冷笑:“隋军再强,也不过是外来的侵略者,我高句丽依山傍海,易守难攻,且隋军远道而来,粮草补给必成问题。只要我们坚守不出,待其粮草耗尽,必然自行退兵。”
就在此时,黑影一闪,知世郎踏步而入,单膝跪地:“大王,属下已将消息传给唐军,李渊必然会趁机行动,牵制隋军后方。”
婴阳王听闻,大喜:“好!只要唐军拖住大隋精锐,我们迟早能攻入中原!”
乙支文德点头:“不过,杨广此人凶狠暴戾,擅长阴谋诡计,大王您万万不可轻敌。”
知世郎眼神锐利,沉声道:“大王,杨广虽为暴君,但毕竟是帝王之尊,必然会有强大的防身手段。臣斗胆建议,若要刺杀杨广,需先摸清他的护卫力量,不可贸然行动。”
婴阳王冷笑:“哼,杨广既然敢亲征高句丽,那便让他有来无回!”
乙支文德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大王,何必急于刺杀?杨广虽勇,却非能征惯战之主,他过于刚愎自用,若我等能够诱其深入,让其兵力尽入绝地,何须动刀?到时,杨广不战自亡!”
知世郎沉思片刻,点头道:“宰相所言极是。”
婴阳王一拍桌案,朗声道:“好!便依宰相之策!”
大业八年(612年)八月十一日,次日清晨,隋军大军列阵于辽东战场,旌旗飘扬,战鼓震天。
杨广身披黄金战甲,立于高台之上,冷冷俯视着远方的高句丽军队。
杨雄、宇文成都站在他两侧,四大天王紧随其后,神色肃杀。
“传令下去——攻城!”
随着杨广一声令下,隋军战鼓擂动,铁骑如洪流般冲向高句丽城池!
“放箭!”
乙支文德站在城头,冷静地下令,顷刻间,漫天箭雨洒落,隋军战马嘶鸣,无数士兵倒下!
宇文成都挥舞巨剑,怒吼道:“杀——!”
隋军攻势如潮,但高句丽早有准备,守军严阵以待,双方鏖战不休,战况惨烈!
战场中央,杨广冷眼旁观,脸上没有丝毫畏惧,反而露出一抹冷笑:“哼,区区高句丽,岂能挡我大隋铁骑?”
然而,他并未察觉,暗中,一双冰冷的眼睛正盯着他……
知世郎潜伏于战场之中,静静等待着一个绝佳的机会……
高句丽之战,真正的阴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