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20年11月1日,辽国上京。
辽国皇宫之内,寒意已浓,耶律隆绪坐在龙榻之上,身披厚重龙袍,面色阴郁。他望着殿中肃立的几人,缓缓开口:
“萧卿,朕听闻你的儿子,乔峰,已投奔大宋。”
殿中顿时安静,众人屏息。
萧远山眉头一皱,还未开口,一旁的无天冷笑道:
“准确来说,他不是‘投奔’大宋,而是——他本来就是大宋的人。”
他眼神讥讽,仿佛在挖萧远山的心。
萧远山神色不变,声音低沉:“陛下,乔峰虽为我亲生,但从小被大宋百姓养大,心中自以为忠于大宋。不过……血浓于水,他终究是我儿子。待下次辽宋交战之际,我会亲自出马与他一战,到时只要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定会认我为父,回归我辽。”
“他再怎么执拗,总不至于大义灭亲吧?”
他语气自信,仿佛乔峰的命运早已掌握在他掌心。
但坐在一旁的萧太后,也就是萧绰轻轻一哼,冷冷道:
“未必。”
萧远山眉头一挑:“太后何出此言?”
萧绰轻摇羽扇,慢条斯理道:“乔峰在中原长大,心中对辽人早有成见。他认养父乔三槐为父,对大宋忠心耿耿,又拜大宋皇帝为君父,且如今大宋将他视为英雄。他已经明明白白地表明了立场,若你还幻想他能回归辽国,无异于痴人说梦。”
“更何况,你亲口说要‘动之以情’——你萧远山从未担负起做父亲的责任,凭什么动他的心?”
萧远山脸色一僵,嘴角抽动,却一时无言。
耶律隆绪轻叹一声:“这场仗啊,朕不只要打大宋的军队,还要打他们的民心。”
无天嗤笑一声:“那就看你们谁的‘心’更硬。”
与此同时,西夏兴庆府。
李德明端坐于王座之上,王宫中灯火辉煌,他目光扫过大殿两侧,气氛显得压抑沉重。
“诸位,”李德明开口道:“来年春初,我准备对大宋动兵,趁他们辽宋方歇,我西夏该自立门户了。谁有良策?”
他身侧的太子李元昊目光沉静,双手抱胸,似在思索。
此时,站在下方一侧的九尾妖狐阿狸忽然开口,声音甜美却又带着一丝诡异的魅惑:
“陛下,太子殿下——臣妾倒有一策。”
李元昊挑眉:“哦?你说来听听。”
阿狸款款上前,狡黠一笑:“这几个月,臣妾暗中训练了一支女军。共有五千人,皆是美女佳人,个个身段曼妙、容貌绝艳,兼具柔情与杀机。”
李德明面露疑色:“女将见过,但女军?这等奇谋可行否?”
李元昊却来了兴致,起身道:“好啊,本太子也未曾见过如此军队。阿狸,这女军可有训练成果?带来看看。”
阿狸轻笑,拍了拍手。
片刻后,一列整齐的女兵踏入殿前,五千人整齐肃立,步伐一致,竟不见丝毫杂乱之音。
李德明和李元昊眼中皆露出几分诧异。
“不错。”李元昊点头,“确实纪律严明。但她们真能上战场?”
阿狸笑道:“这支女军不仅训练有素,更懂得利用天赋优势——美色。”
李德明眉头一皱:“美色?你是说要让她们去色诱大宋将士?”
阿狸点头:“正是。”
“她们战甲极轻,露肩短裙、修身之衣,若说实话,更接近比基尼——可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展现魅惑。待她们出现在战场上,定能扰乱敌军心神,使其军心浮动、指挥失当。”
李德明闻言勃然变色,一拍御案怒斥:
“胡闹!这哪是什么军队?简直是淫荡不堪!这让大宋人如何看我西夏?岂不是叫人笑话?”
阿狸却不急不怒,反而退后一步,单膝跪地,轻声道:
“陛下息怒——臣妾并非让这支女军去正面厮杀,而是做前锋佯攻之用。待敌人乱了阵脚,我军精锐再趁机杀出,一举突围。此为奇谋,并非主战之术。”
她顿了顿,轻声一笑:“而且,这些女子虽美,却并不弱。她们从小习武、精通暗器、擅长奔袭,实为‘刀下美人’。若能善用,必成奇兵。”
李元昊眼中露出欣赏:“父王,阿狸这支军队未必无用。不如日后交战,先让她们上阵。若成奇效,便可成我西夏独门兵种。”
李德明冷哼一声,终究没有再反对:“哼!那便等开战之日,看看这群‘花瓶’,到底能不能让大宋吃个暗亏。”
月色之下,西夏边境已悄然调兵。李元昊站在边关之巅,遥望东方,低声喃喃:
“孙悟空、乔峰、杨延昭……你们准备好迎接我们了吗?”
他身后的五千女军,如玫瑰般艳丽,却锋芒毕露。
而此时,在大宋汴京的杨府中,杨延昭一边规划边防,一边在地图上划下一道红线:“西北之患,怕是比辽人还要棘手。”
乔峰沉声道:“若西夏真敢举兵,大宋军民,誓死不退。”
孙悟空摩拳擦掌:“俺老孙等他们很久了。”
而远处的夜风中,一抹狐影若隐若现,轻轻一笑:“可你们真的能挡住‘美色’这把刀吗?”
1020年12月1日,冬日的边境线寒风凛冽,宋军营地的篝火微微摇曳,火光映照着巡逻将士的铠甲,也映照出众将领沉思的面容。
杨延昭身披战甲,双手负在身后,站在边境高处,目光如炬地凝视远方。他的身旁,杨宗保、穆桂英、乔峰、孙悟空、杨戬和哪吒皆列队而立,望着苍茫的边境线,每个人心中都明白,大战即将来临。
“西夏这几个月正在集结兵马,粮草运输也在不断加强。”杨宗保低声道,“依我看,李德明和李元昊随时可能挥军南下。”
穆桂英点头道:“没错,尤其是那个妖狐阿狸训练的女军,已经成了西夏的一大奇兵。虽然她们人数不多,但恐怕会在战场上扰乱我军军心。”
一旁的乔峰神色凝重,缓缓开口:“不仅如此,西夏战士骁勇善战,地形复杂,他们比辽军更难对付。”
孙悟空摸了摸下巴,嘿然一笑:“俺老孙倒是想见识见识,这些女兵能有多大本事。”
杨戬却皱眉道:“这事儿恐怕没那么简单……”
众人议论之际,远处的宋军营地中,传来了一阵窃窃私语的声音。
“哎,你们说,那西夏的女军是不是真的个个都是倾国倾城?”
“听说她们的军装几乎是比基尼一般的衣服,咱们兄弟们要是打胜仗了,是不是可以……嘿嘿……”
“别说打胜仗了,万一她们真美得让人神魂颠倒,战场上谁还顾得上打仗?”
“哈哈哈——”
这些轻佻的议论声,在夜风中飘荡,传入杨延昭耳中,他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猛然转身,厉声喝道:
“住口!”
这一声怒喝,宛如惊雷般炸裂开来,原本还在交头接耳的士兵们瞬间噤声,吓得脸色惨白。
杨延昭目光如剑,扫视着这些军纪涣散的士兵,怒斥道:
“你们是大宋的将士,不是禽兽!难道你们就是为了这等低俗的目标才参军的吗?!”
士兵们低下了头,不敢作声。
杨延昭迈步走到军队中央,声音冰冷而威严:“大丈夫应当保家卫国,誓死夺回失地,而不是在这里讨论这些低俗之语!你们是战士,不是市井之徒,更不是乌合之众!”
他一字一句,如同重锤砸在众将士的心头:“若再让我听到这等言论,按军令处罚!军纪松懈严重者,斩!”
最后一个“斩”字,掷地有声,寒气逼人,让所有人心头一颤。
军中寂静无声,片刻后,所有将士齐刷刷单膝跪地,整齐高喝:“末将等知错!请将军责罚!”
杨延昭冷冷扫视了一圈,沉声道:“知错能改,尚且不算无可救药!从今日起,所有军士自省!军纪不立,何谈战力?若再有人言论轻浮,一律军法处置!”
“是!”宋军将士齐声应道,声音坚定无比。
自此之后,军中再无人敢轻浮议论,宋军的军纪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士气也更加高昂。
杨戬点头道:“这才是大宋军队该有的样子。”
哪吒冷哼一声:“若是有人敢犯戒,我的火尖枪可不答应。”
乔峰微微一笑:“这样才是铁军。”
孙悟空挠了挠头,撇嘴道:“啧,本来还想听听她们到底有多厉害,看来得等开战再说了。”
杨宗保看着这焕然一新的军队,轻叹道:“父亲,幸亏您当机立断,否则这次战争还未开打,我军已先输了一半。”
杨延昭点头道:“军心不稳,则战无可胜。”
与此同时,在汴京皇宫,朝堂之上,百官站立,皇帝赵恒坐于御座之上,身旁是皇后刘娥,而太子赵祯也端坐一侧。
在殿前,包拯正与朝臣商议国事,处理西夏来犯之事。
“陛下,西夏狼子野心,李德明与李元昊已准备动兵。我军虽提前布防,但敌军来势汹汹,绝不可大意。”
赵恒神色凝重,点头道:“包卿之言极是。”
一名大臣站出来道:“可是陛下,我们是否应再与西夏进行谈判,以避免战事?”
包拯冷笑:“谈判?檀渊之盟已是奇耻大辱,若今日再容西夏妄动,我大宋还有何颜面?!”
赵恒眉头紧锁,显然对战争有些犹豫,但皇后刘娥轻声道:“包相言之有理。大宋不可一再退让。”
赵祯年幼,却也开口道:“朕虽年少,但亦知‘退让得寸进尺,唯有以武止战’。”
赵恒见众人皆持强硬态度,终于下定决心:“即刻传旨,命边境将士严阵以待,若西夏敢犯,迎敌!”
包拯拱手:“臣遵旨!”
至此,大宋朝廷已作出决断,西夏的战火即将点燃。
夜深,宋夏边境的军营中,寒风猎猎,篝火熊熊燃烧。
杨延昭负手而立,看着远方沉沉夜色,心中暗道:
“李德明,李元昊,你们若敢犯境,我杨延昭必让你们有来无回。”
乔峰站在他身旁,沉声道:“这次战争,怕是比辽宋之战更艰难。”
孙悟空咧嘴一笑:“俺老孙已经等不及了。”
杨戬天眼微微开启,眺望远方,低声道:“我总觉得,这场战争不会那么简单……”
远处,黑暗中似有妖风吹过,一抹诡异的影子悄然消失在夜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