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力又把目光投向姑父,一脸认真地说道:“叔,姑父,三多子、小雨,还有一山他们几个年纪还小,正是读书学习的好时候。在他们上学的时候,可得把他们抓得紧一些,让他们尽量往好里学,能考出去就考出去。
现在咱们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到处都在搞建设,往后国家肯定会越来越强大,也一定会需要更多有文化、有知识的人。
要是他们能好好读书,考上学校,学到本事,以后就能为国家出一份力,自己也能有个好前程。要是光在村里待着,以后能干啥呢?
就只能守着这几亩地,一辈子没什么大出息。所以啊,一定得让他们把书读好,说不定以后还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呢!”
二叔和姑父听了王大力的话,脸上露出犹豫的神色。二叔挠了挠头,嘟囔着:“大力啊,读书这事儿,可不是说读就能读好的。而且供他们上学,家里得花不少钱呢,万一最后没考出去,那不是白折腾了,还不如早点跟着家里干活,还能帮衬点。”
姑父也在一旁附和:“是啊,大力。现在家里本来就不宽裕,把钱都花在读书上,要是没啥结果,这日子可咋过哟。”
王大力听了,摆了摆手,耐心地解释道:“二叔、姑父,你们可千万别这么想。现在花点钱供孩子们读书,那是为了他们以后能有个好出路。
就拿考学来说,要是他们学习好了,以后能考上中专,出来那就是干部。中专毕业的干部,一个月能挣不少钱呢,少说也有二三十块。要是能考上大学,那更不得了,出来也是干部,工资更高,一个月能有四五十块呢。你们想想,在村里累死累活种地,一年到头又能挣几个钱?说不定还比不上人家干部一个月的工资。”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而且当了干部,工作稳定又体面,不用像咱们这样,天天在地里风吹日晒,受这份罪。
孩子们有了文化,以后发展的机会多着呢。现在国家到处都在搞建设,正缺有文化的人才,他们要是能考上学校,学到本事,以后的日子肯定越过越好,咱们老王家也能跟着沾光。所以啊,现在可不能心疼那点学费,得让孩子们好好读书,争取考出去。”
王大力接着又说道:“再说了,读书能花几个钱呀?这点钱跟以后的回报比起来,那都不算事儿。这样吧,以后三多子、小宇、一山读书的钱我来出,学费我全包了。”
二叔和姑父一听,顿时慌了神,连忙摆手拒绝。二叔满脸焦急地说:“大力,这可使不得啊!哪能要你的钱呢,你在城里生活也不容易,这钱我们不能要。”
姑父也在一旁附和:“就是就是,你有这份心我们就知足了,可这钱我们不能收,不能给你添麻烦。”
王大力笑着摆了摆手,说道:“行了,姑父,二叔,你们也别觉得不好意思。这钱就当是我借给他们的,你们俩给他们记个账,等他们以后考上学,工作了,再让他们自己还给我。就这么说定了,你们要是再推辞,可就是不把我当自家人了。现在苦点累点供他们读书,将来他们有了出息,你们脸上也有光啊。”
二叔和姑父对视了一眼,犹豫片刻后说道:“行吧,这行。要是以后学费不够了,我们就管你借钱。”
王大力还没来得及回应,大力爹就笑呵呵地开口了:“这就对了嘛!老二,大勇,咱们都是知根知底的自家人、知己亲戚,有啥不好意思的。让孩子们可劲儿去学,现在多吃点读书的苦,将来就能少吃点生活的苦。学好了本事,那都是揣在他们自己兜里的,谁也抢不走。”
大力爹顿了顿,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接着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想想,现在咱们国家正往上走,到处都在招人,缺的就是有文化、有学问的人。孩子们要是能读好书,考出去,往后的日子肯定差不了。
喝了口水。大力爹声音洪亮地接着说:“老二,大勇,你们也别跟大力借钱了。我这个当大爷、当大舅的,还能给孩子们出这笔读书钱。你们借钱又不是拿去吃喝嫖赌,是为了孩子们上学,这是天大的好事,有啥不好意思的!
咱都是自家人,为了孩子这点事儿,可别见外。”我现在一个月还能挣点钱,虽说不是大富大贵,但孩子们的学费、书费我肯定能拿得出来。
以后这些费用你们都别操心,我来给你们出。你们就一门心思督促孩子们好好学习,让他们好好读书,多学点本事。
咱们辛苦一辈子,不就是盼着孩子们能有出息,能过上好日子嘛。现在咱们咬咬牙,多支持他们读书,等以后咱们老了,走不动道了,不就指望着这些孩子们来孝顺嘛。到时候他们有了好工作,挣了大钱,咱们也能跟着享享清福。所以啊,别心疼那点学费,再难也要让孩子们把书念下去!
二叔和姑父看见大哥都表态了,赶紧连声应和道:“行,大哥!咱就咬咬牙,哪怕自己少吃上几口,也得让这三个孩子把书读下去,最好能考出去。
咱这一辈啊,基本也就这样了,能不能翻身就全靠大力他们这一辈了。大力就不用说了,都当上军官了,一禾和二乐以后要是能出去当上工人,再有三多、一山、小雨、小雪都能考上学,当上干部,那咱老王家可就真的能翻天覆地了!”
说着,三个大男人的眼中都泛起了光亮,满是憧憬。大力爹微微仰起头,目光望向远方,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是啊,到时候咱老王家的日子肯定越过越好,在这十里八乡都能挺直腰杆走路。孩子们有出息了,咱们这些做长辈的也算是没白忙活。”
二叔兴奋地搓着手,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神情:“大哥,我都能想象到那时候的场景了。家里出了好几个干部,亲戚朋友来了,都得高看咱们一眼。说不定还能给咱村争争光呢!”
姑父也在一旁不住地点头,满脸期待地说:“就是就是,到时候孩子们有了好工作,赚了大钱,咱老王家就能盖大瓦房,添置新家具,过上好日子。咱可一定要好好督促他们学习,可不能让这机会白白溜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