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九点多,屋里的酒席早就散了,大力的爹娘、姑姑、叔叔和姑父几个人还围坐在一起,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闲话。王大力抬手看了看手表,开口说道:“爹娘,时间不早了,你们早点歇着吧。”大力爹愣了一下,随即应道:“那行,你带着一乐他们先去旅馆吧。”王大力点了点头,又转头对着姑姑他们说道:“姑,那我们先走了。”大力姑轻轻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可以离开。
于是,王大力带着一乐、二鹤他们就往旅馆去了。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王大力就像往常一样准时起床。洗漱过后,他便来到院子里,活动了一下筋骨,开始打拳。等一乐、二鹤他们睡醒过来,王大力便像往常一样,认真地教他们打拳,一招一式,耐心地示范讲解着。\\
午饭后,何大清和阎埠贵就来到了王大力家。王大力瞧见他俩进门,赶忙迎上去,开口问道:“何叔,阎叔,这就打算去买菜啦?”何大清笑着应道:“可不咋的,天不早喽。菜买回来还得预备明天中午吃的,要是太晚了,明天可就来不及准备咯。”
王大力听了,二话不说,麻溜地拿上钱,说道:“那何叔,阎叔,咱仨一块去吧!我也跟着你们长长见识。”何大清和阎埠贵听了,都没反对,应和道:“那行,咱这就走。”说完,三人便推着自行车,往菜市场的方向去了。
菜市场里,正是人声鼎沸的时候。刚靠近,嘈杂的喧闹声便扑面而来。何大清走在最前面,目光锐利地在各个摊位间来回扫视,寻找着合适的食材。王大力紧紧跟在他身后,手攥着钱包,时刻待命。阎埠贵一边走,一边左顾右盼,心里盘算着怎么把价格砍下来。
没走多久,他们在一个卖鱼虾的摊位前停下。摊主是个热情的中年汉子,看到有客人,立刻满脸堆笑地招呼:“几位,快瞧瞧,我这鱼虾,鲜得很!虾一毛五一斤,鱼两毛三一斤,都是今早刚从河里捞上来的!”
何大清蹲下身子,仔细挑选起来。他知道这次是为了大力的婚礼摆酒席,鱼得大小差不多才好看。他一边挑,一边跟摊主说:“老板,给我挑七八条一斤到一斤半左右的鱼,大小尽量均匀点,我摆酒席用。”摊主赶忙帮忙挑选,不一会儿就挑出了几条符合要求的鱼。何大清拿在手里,仔细查看鱼鳃、鱼眼,满意地点点头。
接着,何大清又看向虾,估算着大概来的人数,说道:“再给我称五十只大一点的虾。要是大的不够,小虾也行,我回去做虾球。”摊主手脚麻利地忙活起来。
这时,阎埠贵开了口:“老板,你这价可不实在啊!我在别家问了,虾也就一毛一,你这贵太多了。都是实在人,便宜点,虾一毛钱一斤,鱼给你两毛,我们多买点,这生意不就成了嘛!”摊主一听,连忙摆手,脸上的笑容都僵住了几分,着急地说:“哎呦,这位大哥,你这砍得太狠了!我这成本都不止这个数,真没法卖啊!你再加点,虾一毛三,鱼两毛一,不能再少了。”
阎埠贵双手抱在胸前,不紧不慢地说:“老板,你再琢磨琢磨,我们是真心想买,而且肯定买得多。你要是这点优惠都不给,我们可就去别家瞅瞅了。”摊主犹豫了一下,咬咬牙说:“行吧行吧,虾一毛二,鱼两毛一,这已经是我能给的最低价了,不能再少了。”阎埠贵还想再争取争取,可瞧摊主那坚定的模样,知道差不多到极限了,便转头看向何大清和王大力,问道:“咋样,这价还行吧?”
王大力在一旁看着两人这番讨价还价,眼睛都看直了,心里暗自感慨:“这可真是本事啊,我就不会砍价。”何大清点点头说:“行,就这价吧。”于是,王大力赶忙上前付钱,三人提着挑选好的七八条大小合适的鱼和五十只虾,满意地离开摊位,继续去采购其他食材。
婚礼前的热闹筹备
三人买完菜,脚步匆匆地回到了大院。刚一进院门,就瞧见王大力家门前围满了人,院里的婶子大娘们早早就到了,正眼巴巴地等着他们呢。
何大清、阎埠贵和王大力刚走到门口,婶子大娘们就像一群欢快的喜鹊,一下子围了上来。“可算把你们盼回来了!”“快,快把菜给我们,这明天的酒席可就指着这些食材了。”一边说着,她们一边手脚麻利地从三人手中接过装满食材的篮子和袋子,紧接着就风风火火地开始处理起来。
几位婶子麻利地搬来小板凳,围坐在院子的角落里,将那七八条大小均匀的鱼摆在面前。她们拿起刮鳞的工具,“唰唰唰”地开始刮鱼鳞,一片片鱼鳞纷纷掉落,不一会儿,鱼身就变得光滑锃亮。处理完鱼鳞,她们又拿起剪刀,小心翼翼地剪开鱼肚,熟练地掏出内脏,动作一气呵成。旁边的大娘们则在处理着虾,有的在认真地剪虾须,有的在仔细地挑虾线,每个人都专注又认真,分工明确,配合得十分默契。
何大清将手中的东西放下后,走到一旁的石凳边坐下。王大力的娘赶忙递过来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笑着说:“老何,辛苦啦,快喝口水歇歇。”何大清接过茶水,仰头灌了几口,长舒一口气,疲惫似乎也减轻了不少。休息了片刻,他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冲着院子里喊道:“东旭、傻柱、傻根、刘全,都过来,咱该垒炉灶啦!”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听到招呼,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快步围拢过来。
何大清带着大家来到院子的一角,那里已经堆好了一堆砖块、泥土和木材。他弯腰捡起一块砖,在地上比划着,一边操作一边耐心地讲解:“大伙都看好了,这垒炉灶可是个技术活。咱先把砖块横着摆一层,记住要留出通风的口子,这样柴火才能烧得旺,火苗才够大,明天做菜的时候才能又快又好。”说着,他熟练地摆好了几块砖,又拿起旁边的泥铲,挖了些湿泥土,均匀地涂抹在砖缝之间,“这泥土抹上,能把砖块粘牢实,炉灶才稳当,不会轻易倒塌。”
儍柱站在一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何大清的动作,满脸都是好奇。他还没见过他爹类炉灶,还是头一回见到这么传统的垒灶方式,觉得新奇极了。王大力在一旁笑着打趣道:“柱子,你可得好好学,以后说不定自己也能露一手。”众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何大清继续耐心地讲解着:“等这第一层垒好了,咱再往上加砖,注意每层的砖都要错开,这样炉灶才结实。中间留个大一点的空间,用来放柴火。”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小伙子们七手八脚地干了起来。有的递砖,有的抹泥,虽然动作还有些生疏,但个个都干劲十足。
刘海中在院子里来回穿梭,一会儿帮忙搬木材,一会儿提醒大家注意安全。易中海背着手,在一旁看着大家忙活,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时不时地走上前,给出一些建议:“这砖摆得再正一点。”“泥多抹点,别留缝。”
贾张氏也没闲着,他现在年纪还不是很大,手脚还算利落,在一旁帮忙洗菜、择菜,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大力这孩子,从小就懂事,明天结婚可是大喜事,希望他们小两口以后和和美美,早生贵子。”旁边的婶子大娘们纷纷附和:“是啊,是啊,肯定会幸福的。”
阎埠贵的媳妇大着肚子,坐在自家门口,看着院子里热火朝天的景象,
王大力的娘在人群中忙碌着,一边和大家唠着家常,一边给大家倒茶水。“大伙都歇会儿,喝口水再干。”她的脸上始终挂着温柔的笑容,眼神里满是对儿子的祝福。王大力则拿着烟,挨个给男人们递过去:“叔,抽根烟。”“大哥,辛苦了。”大家接过烟,纷纷夸赞王大力懂事。
大力爹站在院子中间,笑得合不拢嘴。他看着眼前热闹又温馨的场景,心中感慨万千。儿子明天就要成家了,这么多年的辛苦和付出都值了。“谢谢大家,谢谢大伙来帮忙。”他不停地向大家道谢,声音里充满了感激。
夕阳渐渐西下,余晖洒在大院里,给整个院子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经过一下午的努力,菜已经处理得差不多了,炉灶也垒得有模有样。虽然大家都累得满头大汗,但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明天,王大力就要结婚了,这场婚礼不仅是王大力人生的重要时刻,也是整个大院的盛事。大家都满心期待着明天的到来,期待着见证王大力开启新的人生篇章。在这个充满温情的大院里,邻里之间的情谊在这场婚礼筹备中愈发深厚,让这个即将到来的婚礼变得更加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