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王府宾客满堂。
南栀来的不算早。
她一来,原本热闹的场面,顿时鸦雀无声。
数道目光不由分说的落在她身上。
嫡公主毫无疑问是张扬明艳的,她一出现,周围的人好似都变得黯然失色。
不仅女眷看她,男宾也瞧她。
近日东宫不祥,陛下罢黜好些官员的事闹的沸沸扬扬。
大家都在揣测,此事与嫡公主有关。
只有她,太子的亲姐姐,才会这么绞尽脑汁的维护东宫。
然,此事从头到尾,公主都未曾出面过。
是以只是揣测。
实则,是家里当官的老头子,耳提面壁,让他们对公主姐弟,敬而远之!
众所皆知,太妃不喜浓妆艳抹,太过张扬的女子。
据说是因为先帝喜欢素雅。
所以太妃素雅了一辈子。
为讨老太妃欢心,今日不论男女,打扮上大多都已淡雅高洁为主。
男的高雅谦逊。
女的清新素雅。
唯独姜南栀,逆行倒施……这么说有点不妥,应该说反其道而行之,偏要穿的华贵艳丽。
她长的本就张扬明媚,再添上的点妆容,张扬中更是带着攻击性,一身金色流羽的衣裙,腰身盈盈一握,行走间贵气天成,当真是叫周围人都成了她的陪衬!
“公主此等容貌,上京独一份啊。”有人道。
“别想了,那是陛下的嫡公主,尔等可压不住。”有人泼凉水道。
“一介卑贱质子都能压住她,我等又何必妄自菲薄?”有人冷哼,语气不屑。
“有本事,你们当着公主的面说?”
“……”
众人哑言。
背后口嗨算什么本事。
当着公主的面,屁都不敢放一个。
质子,至少人家敢做!
凡大宴,男女自是分席而坐。
南栀去了女眷那边。
没听见有人在背后蛐蛐她。
“是我王府的景致不好,让你们只盯着一个背影看?”
突然传来调侃声。
众人回过神来,瞧见姜子闲,纷纷颔首道,“世子见笑了,我等只是觉得,公主似乎与我等……有些与众不同。”
姜子闲道,“公主自是与众不同的。”
他是慧王世子。
今日众人,大多是冲着姜子闲和他妹妹来的,所以才有意讨太妃欢心。
不少公子哥,想做世子的妹夫呢。
慧王年过四十,却依旧可见年轻时的俊朗,他是陛下仅剩不多的兄弟。
女眷那边,来的第一件事,自然是献上贺礼,给老太妃祝寿。
太妃笑呵呵的,身边围着一堆人。
南栀一来,女眷们识趣的让开一条路。
南栀笑着,示意静香奉上贺礼,“祝太妃娘娘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她准备的,是一副千寿图。
打开就是个‘寿’字为基,乍一看,是寿比南山图,细看落笔处处都是‘寿’字。
倒也别出心裁。
太妃脸上却没什么笑意,淡淡的。
她穿着深蓝色的褂子,手里捏了串佛珠,头上带着抹额,瞧着和蔼又慈祥。
南栀穿的,把一众女眷都比了下去。
大家都知道投其所好,穿的庄重高雅,唯独姜南栀,生怕别人不认识她似的。
走到哪里,那叫一个招摇!
“送这寒酸的贺礼,也好意思拿的出手,贺寿词也一点新鲜劲都没有,不想送礼就别送,我祖母又不缺你那份寿礼,瞧不起谁呢。”
女子娇呵。
南栀抬眸,对上少女娇蛮的眼神,她乖巧的依偎在太妃身边,只是傲慢的瞧着南栀罢了。
太妃拍了拍她的脑袋,语气宠溺,“不得无礼。”
姜圆圆撇嘴,“祖母,我又没说错。”
太妃摆手,“收着吧,来了随意些便是,老身就不招待你了。”
太妃是长辈,她能这么说。
众人脸上隐隐有些幸灾乐祸。
南栀笑笑,“太妃娘娘年纪大了,我是晚辈,怎能让您招待呢,这是姚老太傅所画,确实不如那些珠宝值钱,太妃娘娘见笑了。”
太妃笑脸一僵。
父皇开恩,让太妃离宫,跟着慧王住,让她安享晚年。
但太妃娘娘,似乎并不怎么领情。
想必对于当年慧王无缘皇位一事,太妃还耿耿于怀。
姜圆圆琢磨出味道来,“姜南栀,你,你说我祖母不识画?”
姜南栀是在笑话祖母有眼无珠?
姚老太傅德高望重,贵为文坛之首,桃李满天下,可以说天下读书人,都以能成为老太傅的学生为荣,他的书画,怎是寻常俗物可比。
尤其姚老太傅如今上了年纪,已经不常作画,几乎处于封笔的状态。
他的画作,更是稀有珍贵。
众人脸色变了变,盯着那幅画,看了又看,也瞧不出什么不同来。
画中意境嘛,看似不错。
可惜,她们品不出来。
这会儿,没心思嘲笑姜南栀了,反而莫名其妙,感觉被姜南栀嘲讽了一顿。
众人面色不虞。
“你说是姚老太傅所画,就是他所画?谁看的出来。”姜圆圆冷嗤。
南栀挑眉,太妃则道,“好了圆圆,公主心意,老身收下了,离开席还有一会儿,公主自便吧。”
太妃还是识货的。
南栀没再说什么。
施施然的走了。
但是老太妃,危机将至。
南栀眸色很深。
众人很快又围着太妃恭维起来。
南栀心道,她是什么老鼠屎吗?她一走,她们就有说有笑。
静香撇撇嘴,“公主,她们真的很不待见你呢。”
南栀:“……”
倒也不必说出来。
她瞥了眼静香,小丫鬟吐了吐舌头,“奴婢知错。”
姜圆圆心里不服气,她悄悄离开太妃身边,来堵南栀的路。
“姜南栀,送个礼你都要出风头,今日是我祖母寿辰,你非要捣乱不可吗!”
南栀大呼冤枉。
姜圆圆,说来这个名字,也有姜南栀的功劳。
她比姜圆圆大一岁。
听母后说,姜圆圆出生时,母后抱她来探望,彼时前慧王妃还在月子里,她指着尚在襁褓中的女婴说了句‘圆圆…’
女婴圆溜溜,胖墩墩的。
彼时,一岁的南栀,口齿不清,囫囵说不清楚。
于是乎,慧王拍板,说圆圆有团圆之意,给女儿取名姜圆圆。
姜南栀很荣幸的,人生第一句话,献给了姜圆圆。
后来……想起小时候的姜圆圆,确实对得起她这个名字,长得圆溜溜,是个小胖墩,是以南栀年幼无知,老是笑她像汤圆……
姜圆圆也因此,不喜欢别人叫她这个名字。
大家都称她县主。
瞧着眼前的少女,皮肤粉嫩,面颊圆润,长大了虽抽条了不少,但脸上的婴儿肥还在,身板盈润,想必及笄后,也是个丰盈美人。
“姜南栀,你那是什么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