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后。
两辆马车缓缓驶入上林村,最终停在田家院门口。
五年前分家时,田家几兄弟便已从这里搬出,在附近各自安家。
马车停稳,先下来一个婆子,随后,一个十岁的小姑娘也下了车。
来人正是假千金慕南枝,不过来之前,她已将户籍名改成田枝枝。
这是因为田凤仙,如今改名慕嫣然的真千金,不愿慕南枝继续用她父母所起之名,还占着伯府养女的名头。
她觉得慕南枝既回田家,就该彻底成为田家人。
伯夫人和伯爷念在养了田枝枝一场,不忍心看她受苦,便给了她一些财物傍身,还让她把日常穿用的衣物首饰都带了回来,这些都是瞒着慕嫣然做的,否则她知晓后定会大闹一场。
田枝枝并未选择跟随李三娘生活,而是回到田家,想跟着田老娘。
如今田有财已然富裕起来,在镇上拥有两间铺子。
李三娘生第七个女儿时,还未出月子,田有财就从人牙子那买了个长相颇为美貌的丫鬟,纳为妾室。
这妾室后来给田有财生了两个儿子,致使田有财家如今整日鸡飞狗跳。
前些日子,李三娘迎来第八胎,这次终于诞下一个儿子。
站在田家院门口,田枝枝不禁想起上辈子,自己没有选择回田家,结果田家遭慕嫣然和荣昌伯恶意报复,最终家破人亡。
而她自己,则被荣昌伯献给沉迷求仙问道、炼丹的老皇帝,落得个血被放尽、失血而亡的悲惨下场。
她不明白,为何这辈子慕嫣然会提前这么多年被认回,且比上辈子更有心机。
这五年间,慕嫣然与荣昌伯和荣昌伯夫人相处融洽,彻底赢得他们的欢心,成为名副其实的伯府千金。
好在这辈子,她改变了惨死的结局。
虽说回田家当个农女,生活不如在伯府时吃喝不愁、衣食无忧,但在家中总归比寄人篱下要好。
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自己本就出身农家,如今回归也没什么大不了。
况且,自己还白白享受了十年伯府千金的生活,这辈子也算值了,又逃过死劫,更是可喜可贺。
此次回田家,荣昌伯私下给了她四百两银票,荣昌伯夫人私下给了六百两,大哥哥和二哥哥各给了一百两,祖母也有所表示,给了一对点翠流苏金步摇,还有一套略显老旧的宝石首饰,说是给她做陪嫁。
这些平常戴旧了的首饰,在伯府本就是赏给下人的,老夫人给出去也不怎么心疼。
田枝枝倒也不嫌弃,毕竟自己若只是普通农女,这些好东西怕是见都没见过,更别说拥有了。
在农家,一个小小的银戒指都能传好几代,冬天穿的棉衣,也并非每人都有一套。
一般家中男人每人一套棉衣,女人和孩子能穿上薄棉衣,就属富裕人家了。
毕竟这年头,破衣烂袄都能拿去当铺换铜板。
田枝枝上辈子听小丫鬟讲过村里生活的艰难。
那丫鬟家里冬天只有一套棉衣,谁出门谁穿,家里太穷,她哥哥娶不起媳妇,最后还是把她卖给人牙子换了银子,才给哥哥娶上媳妇,全家也才买了一套半旧不新的棉衣,勉强熬过那个冬天。
田枝枝把一些常用的首饰和衣服拿了出来,银子则藏了起来,缝在肚兜夹层贴身放着,打算找个更安全的地方再妥善藏好。
那些贵重首饰,也放在首饰盒夹层。
伯府老夫人给的那套宝石头面,她拿去当了,换了一套新的玉石头面,还额外买了一对珍珠耳环和一支珍珠发簪,同样放在首饰夹层。
装宝石头面的盒子,她换了十个银簪子和十对带飘带的绢花,正好拿来当见面礼。
此外,田枝枝还特意买了五匹细棉布和二十斤棉花。
棉布用来送人,棉花则打算给下人做棉衣,也给自己做棉被褥子。
思绪回到现实,田枝枝看着眼前略显老旧的院门,示意婆子上前敲门。
婆子心领神会,走上前轻轻拍了两下。没过一会儿,一个八岁、粉雕玉琢的小姑娘打开了院门,正是苏棠。
她听到敲门声便来开门,没想到门外站着四个陌生人。
田枝枝上前简单自我介绍,说明来意,苏棠没为难她,让田枝枝四人进了门。
此时田老娘正在后院喂鸡,听到乖宝呼喊,便放下食盆,从房后绕到前院,就看到田枝枝四人站在院子里,还有两辆马车也停在院中。
田枝枝再次说明来意,表示想带着下人跟着田老娘生活,不掺和田有财一家的事,希望田老娘能收留自己。
田老娘看了眼苏棠,想着大房就这么一个姑娘,确实孤单,田枝枝留下正好能给苏棠作伴,便答应了。
反正院里空房子多,别说四个人,再来四个也住得下。
田老娘虽自己开火做饭,但名义上还是跟着大房过,留下田枝枝四人,还是得知会田志恒两口子一声。
田志恒听到院里动静,走了出来。了解新侄女的情况后,他也没说什么。
人家不是空手回来,能养活自己和下人,不过是借个地方庇护,愿意留下就留下吧。
晚上,田枝枝主动拿出五两银子,在镇上酒楼订了一桌饭菜和点心,让酒楼派人送过来。
虽说从镇上到田家,饭菜有些凉了,但并不影响口感,依旧挺好吃。
能热的饭菜,郑秀兰和田老娘都热了起来,苏棠则负责给灶台添柴火。
如今她的烧火技能提升不少,不像之前弄得满厨房都是烟,把自己脸熏得像小花猫一样。
众人一阵忙活,有热菜的,有烧火的,苏棠的两个哥哥负责拿碗和筷子,田志恒负责摆凳子。
还额外分出两盘菜,留给田枝枝带来的下人。
这婆子、丫鬟和马夫本就是一家人,他们自愿跟着田枝枝回田家,田枝枝也不会亏待他们,日后还会归还他们的卖身契。
郑秀兰拿出一瓶酒,给婆婆田老娘和田志恒各倒了一碗。
今天也算一家团圆,喝点酒庆祝一下。今晚这顿饭,所有人都吃得十分开心。
收拾完后,大家便各回各房睡觉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