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府试,郑秀兰和苏棠与父子三人一同前往府城。
交了十文钱的进城费后,五人踏入府城,随即找房牙子租了一套小院住下。
这附近住着不少前来考试的学子,平日里,这条巷子静谧无声,毫无嘈杂喧闹之音。
五人放下行李,简单整理好小院,田志恒便带着妻女与两个儿子到街边随意吃了顿饭。
之后,他们先购置了一些纸砚,又挑选了几本未曾读过的书籍。
接着,前往市集买了些猪肉和蔬菜,在米铺买了两斗大米,还打了一小坛子菜油。
三日后,田志恒父子三人带上备好的吃食,一同前往考场。
待所有考生检查完毕进入考场,衙役便关上大门。
这一封闭,便是三天两夜。
再次开门时,大门外早已站满了前来迎接自家考生的人,他们都迫切想提前知晓自家儿子或孙子此次考试的情况,以及对通过考试是否有把握。
郑秀兰带着苏棠站在石狮子旁,翘首等待田家父子考完府试出来。
苏棠心里也有些惴惴不安,她瞧见娘亲的手一直紧攥着衣角,还踮起脚,目不转睛地朝着考场大门张望。
没过多久,考场大门缓缓开启,考生们陆续走出。
他们神情各异,有的满脸喜气,有的低头唉声叹气,还有个别两人眼神迷茫,浑浑噩噩地迈出考场。
田家父子三人在人走得差不多时才现身,手里各自提着一个篮子。
郑秀兰拉着苏棠快步走到他们跟前,五人找了个较为阴凉的墙根,稍作交谈后,便兴致勃勃地去市里采购食材。
看到有卖羊肉的,还割了二斤羊肉。
又过了两日,到了院试放榜的日子。
他们一大早就赶到放榜处,在榜单上寻觅许久,先是在末尾找到了苏棠两个哥哥的名次,大哥排名二十九,二哥排名二十四。
这次田志恒发挥出色,此次考题恰好是他所擅长的,取得了第十三名的好成绩。
接下来,只要父子三人通过院试,获得秀才功名,在这十里八村也算是出人头地了,在村里便能挺直腰杆,家门也将因此改换门楣。
苏棠在府城的这段日子,逛了逛当地的锦绣坊。
这家坊铺收购一些绣工不错的绣品。
苏棠拿出自己和郑秀兰闲暇时绣的十个帕子、六个香囊以及三个钱袋子,总共卖了一百五十八个铜板。郑秀兰算了算,除去购买布料和绣线的本钱,大约能赚八十个铜板。
郑秀兰给了苏棠三十个铜板,加上她手头明面上剩下的一百二十个铜板,苏棠先是在锦绣坊花一百个铜板买了一袋子碎布头,又花五十个铜板购置了几捆质量上乘、颜色鲜艳的绣线。
苏棠与郑秀兰回到租的小院,她拿了几捆菜,坐在廊下仔细挑拣干净,又去水缸打了一盆水洗净,送到厨房。
郑秀兰接过苏棠递来的菜,拿起菜刀切成小段,倒入铁锅中翻炒起来。
忙活不到半个时辰,苏棠和郑秀兰便将做好的菜端上桌,随后去喊父子三人吃饭。
时光荏苒,田家父子三人顺利完成院试。
苏棠绣完手中的团扇,打算去锦绣坊售卖这半个月完成的绣品。
此时,院试结果也揭晓了,田志恒如愿通过院试,获得秀才功名。
大哥也成功考过此次院试,不过是倒数第一。
二哥此次落榜,但他并未气馁,毕竟才十五岁,想着等三年后的科举考试,再来参加院试也不迟。
苏棠在回上林村前卖掉手中绣品,随后与田家四人乘坐牛车返回村子。
村长见田家五人归来,立刻点燃爆竹,还有几人吹起了唢呐。
田志恒父子三人头一回见到这般场面,都有些不好意思。
村长和族里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辈,热情地招呼苏棠一家进村。
最后还开启祠堂,田志恒父子三人进去上了香。
村长表示明日要在村里摆上几桌,庆祝上林村出了两个秀才、一个童生,好让十里八村的人都羡慕羡慕。
田志恒推辞不过,从怀中掏出钱袋子,取出六两银子,作为买酒菜的费用。
村长顺势接过,接着又提及免税田的事宜。
田志恒告诉村长,他和大儿子田怀远各拿出三十亩地的免税田名额,这六十亩免税田名额就交由村长做主分配,他不再过问。
村长也表示,不会白占田志恒父子二人的便宜,使用名额的人家会给予一些好处费。
田志恒又与村长聊了几句,便带着妻儿和苏棠回了家。
田枝枝见大伯归来,还考上了秀才,便将自己从伯府带回的书,各誊抄三份,送给田志恒父子三人作为贺礼。
田老娘在一旁高兴得直抹眼泪,嘴里不住念叨:“多谢祖先保佑,让家里一下子出了两个秀才。”
田有财以及生活在镇上的田有粮、田有银,当天下午回到田家老宅,拐弯抹角地打听免税田名额的事。
结果被田老娘拿着扫把统统撵了出去。
他们本还想闹事,却被村长威胁,说再闹就将他们赶出上林村,从田家族谱上除名,吓得他们当晚便各自回了家,不敢再吭声。
忙完这一切,田志恒和两个儿子带着土豆以及那套玻璃杯前往县衙。
田志恒父子三人与县丞大人相谈甚欢,县丞听闻土豆能亩产千斤,十分惊讶,决定先种一亩地的土豆试试,等收获时再写奏折上报朝廷。
又过了半年,距离县丞上报朝廷已过去一个多月。
县丞因那套玻璃杯,在奏折里对田志恒不吝夸赞,称其体恤民情,见百姓穷苦、边关将士常缺军粮,他在山上意外发现土豆,经自家田地试种,确认亩产可达千斤,便想着上报朝廷,还对皇帝说了些阿谀奉承的话。
县丞坐在县衙后堂的椅子上,暗自思忖,算算日子这奏折也该到京都了,为何至今都没消息呢?
就在他苦思冥想之际,忽听衙禀报,说门外有从京都赶来的宣旨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