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乐接骨丹
【原料】【三七9克,土鳖9克,龙骨15克,自然铜15克,乳香、没药各5克,云麝香0.3克】
- 原料解析:
- 三七: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性温,味甘、微苦。其富含三七皂苷等成分,具有强大的活血化瘀功效,能有效促进骨折部位瘀血消散,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为骨折愈合创造良好环境,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止血,防止瘀血进一步加重 。
- 土鳖:鳖蠊科昆虫地鳖或冀地鳖的雌虫干燥体,咸,寒,有小毒,归肝经。它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破血逐瘀能力突出,能深入病灶,将瘀血打散,并且对受损的筋骨有独特的续接作用,助力断骨重新连接生长。
- 龙骨:古代哺乳动物骨骼化石,甘、涩,平,归心、肝、肾经。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磷酸钙等,其收敛固涩的特性可在骨折愈合过程中,辅助其他药物,使骨折部位的气血收敛,促进骨痂形成,帮助断骨更好地愈合。
- 自然铜:硫化物类矿物黄铁矿族黄铁矿,主含二硫化铁,辛,平,归肝经。它是促进骨折愈合的关键药物,能够散瘀止痛,加速骨折部位的气血流通,刺激骨细胞活性,促进新骨生成,让骨折处尽快愈合。
- 乳香:橄榄科植物乳香树及同属植物树皮渗出的树脂,辛、苦,温,归心、肝、脾经。含乳香酸等成分,能活血行气,快速缓解骨折带来的疼痛,同时消除局部肿胀,促进受损组织修复,与其他药物协同,使瘀血消散更彻底。
- 没药:橄榄科植物地丁树或哈地丁树的干燥树脂,苦,平,归心、肝、脾经。与乳香功效类似,能增强活血止痛效果,帮助消散瘀血,促进骨折部位的炎症消退,有利于骨折的恢复。
- 云麝香:鹿科动物林麝、马麝或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其香气浓烈,走窜性强,能迅速通行经络,引药入病所,极大地增强方剂的疗效,对骨折瘀滞疼痛有显着的止痛效果。但因有较强活血通经作用,孕妇禁用,否则可能导致流产。
- 特点:多种药物巧妙配伍,协同发挥活血化瘀、续筋接骨的作用,能快速改善骨折部位血液循环,减轻疼痛肿胀,促进骨折愈合。胶囊剂型既方便患者服用,又能精准控制剂量,利于药物吸收。
- 对应人群:骨折早期,骨折部位有明显瘀血、疼痛、肿胀,且无药物过敏史,非孕妇的患者。
-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以免引发流产;对药物过敏者禁用,防止过敏反应;服药期间忌辛辣、油腻食物,这类食物可能会影响脾胃对药物的吸收,降低药效 。
【制法】 上药共为细末,装胶囊吞服,每次1.5克,每日3次。
【主治】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主治骨折瘀滞疼痛。
【验效】 治疗264例股骨干骨折,结果:骨折临床愈合平均天数为42.5天,比对照组提前6.2天;远期疗效优良率为84%,比对照组提高近7个百分点。 这表明平乐接骨丹在促进骨折愈合方面效果显着,不仅能缩短愈合时间,还能提升远期治疗效果,减少骨折后遗症的发生几率。
二、股骨颈骨折方
【原料】
(1)【当归、桃仁、牛膝、络石藤、丹参、苏木、地鳖虫各9克,红花、川芎、 乳香、没药、陈皮、枳壳各4.5克】
(2)【当归9克,地鳖虫9克,骨碎补9克,川断9克,牛膝6克,杜仲9克,鸡血藤9克,赤白芍各4.5克,川芎4.5克,红花4.5克,自然铜(煅)12克,接骨木6克】
(3)【全当归、大熟地、白芍、川芎各9克,党参、黄芪各6克,川断、补骨脂、 淫羊藿、桑椹子、鸡血藤各9克,秦艽、陈皮5克】
- 原料解析:
- 处方(1):骨折初期用药。
- 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富含挥发油、阿魏酸等,能补血活血,在骨折初期,侧重于活血化瘀,驱散局部瘀血。
- 桃仁: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干燥成熟种子,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含苦杏仁苷等,能有效活血祛瘀,帮助清除骨折部位的瘀血阻滞,促进气血流通。
- 牛膝: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苦、甘、酸,平,归肝、肾经,可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引血下行,不仅能引导瘀血下行排出体外,还能强壮筋骨,为骨折恢复打下基础。
- 络石藤:夹竹桃科植物络石的干燥带叶藤茎,苦,微寒,归心、肝、肾经,含有牛蒡苷等成分,能祛风通络,凉血消肿,使骨折部位经络通畅,减轻肿胀疼痛。
- 丹参: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苦,微寒,归心、肝经,含丹参酮等,能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可改善骨折处血液循环,消除瘀血引起的烦躁等不适。
- 苏木:豆科植物苏木的干燥心材,甘、咸,平,归心、肝、脾经,能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对骨折初期的瘀血肿胀、疼痛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地鳖虫:破血逐瘀,续筋接骨,是促进骨折愈合的重要药物。
- 红花: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辛,温,归心、肝经,含红花黄色素等,能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增强活血化瘀的功效,缓解骨折疼痛。
- 川芎: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行气活血,使气血运行更顺畅,减轻疼痛。
- 乳香、没药: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协同其他药物缓解骨折疼痛,促进受损组织修复。
- 陈皮: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苦、辛,温,归脾、肺经,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可防止活血化瘀药物滋腻,影响脾胃运化。
- 枳壳: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苦、辛、酸,微寒,归脾、胃经,能理气宽中,行滞消胀,辅助陈皮理气,保证气机通畅。
- 处方(2):骨折中期用药。
- 骨碎补:水龙骨科植物槲蕨的干燥根茎,苦,温,归肝、肾经,含有柚皮苷等,能疗伤止痛,补肾强骨,在骨折中期助力骨折断端连接,促进新骨生长。
- 川断: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的干燥根,苦、辛,微温,归肝、肾经,可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增强肝肾功能,促进骨折愈合。
- 杜仲: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甘,温,归肝、肾经,富含杜仲胶等,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进一步强壮筋骨,利于骨折中期恢复。
- 鸡血藤: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干燥藤茎,苦、甘,温,归肝、肾经,能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既活血又补血,为骨折中期提供充足气血营养。
- 赤白芍:赤芍苦,微寒,归肝经,能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能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二者配伍,调节气血,促进骨折处恢复。
- 自然铜(煅):经过煅制后,自然铜散瘀止痛、续筋接骨的作用更强,更有利于骨折中期断端的连接和愈合。
- 接骨木:忍冬科植物接骨木的干燥茎枝,甘、苦,平,归肝经,能祛风利湿,活血止痛,促进骨折部位的气血运行,加速断端连接。
- 处方(3):骨折后期用药。
- 大熟地:熟地黄为生地黄的炮制加工品,甘,微温,归肝、肾经,能补血滋阴,益精填髓,在骨折后期补肝肾,养血填精,促进筋骨完全康复。
- 党参: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甘,平,归脾、肺经,能健脾益肺,养血生津,补充气血,增强身体抵抗力,促进骨折后期恢复。
- 黄芪: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甘,微温,归脾、肺经,能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增强补气作用,推动气血运行,促进骨折愈合。
- 补骨脂:豆科植物补骨脂的干燥成熟果实,辛、苦,温,归肾、脾经,能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补肾阳,强筋骨,促进骨折愈合。
- 淫羊藿:小檗科植物淫羊藿、箭叶淫羊藿、柔毛淫羊藿或朝鲜淫羊藿的干燥叶,辛、甘,温,归肝、肾经,能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辅助补肝肾,强壮筋骨。
- 桑椹子:桑科植物桑的干燥果穗,甘、酸,寒,归心、肝、肾经,能滋阴补血,生津润燥,补充肝肾之阴,使筋骨得到充分滋养。
- 秦艽:龙胆科植物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或小秦艽的干燥根,辛、苦,平,归胃、肝、胆经,能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退虚热,缓解骨折后期可能出现的关节疼痛等不适。
- 特点:依据骨折早、中、后三个不同阶段的病理特点和身体需求精准组方。初期着重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快速减轻症状;中期强调活血理气、接骨续筋,促进骨折断端连接;后期以补肝肾、健筋骨为主,助力身体全面康复,全方位促进骨折愈合。
- 对应人群:处方(1)适用于骨折初期,骨折部位瘀血积聚、肿胀疼痛明显,无药物过敏史,非孕妇及脾胃功能尚可的患者;处方(2)适用于骨折中期,断端开始连接,需要进一步促进愈合和强壮筋骨的患者;处方(3)适用于骨折后期,身体正气受损,需要补肝肾、强筋骨以促进完全康复的患者 。
-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因其方中多味药物有活血作用,可能导致流产;脾胃虚弱者慎用,部分药物可能加重脾胃负担;忌生冷食物,以免影响脾胃对药物的吸收,降低药效。
【制法】每日1剂,水煎服。这种方法能使药物有效成分充分溶出,易于人体吸收。
【主治】 处方(1)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主治骨折初期瘀血内结。 处方(2)活血理气,接骨续筋。主治骨折中期断端初步连接。处方(3)补肝肾,健筋骨。用于骨折后期。
【验效】治疗股骨颈囊内骨折30例,其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最小者27岁,最大93岁;骨折类型:外展型22例,内收型8例。结果:治疗后随访3年,愈合属优良者22例,占73.3%,尚可2例,差3例,失败3例。说明该方对不同性别、年龄和骨折类型的股骨颈囊内骨折患者均有一定治疗效果,但因个体差异等因素,部分患者治疗效果欠佳。
三、健骨丸
【原料】【生龙骨100克,生牡蛎10克,生黄芪60克,当归30克,川芎15克, 赤芍30克,熟地60克,桃仁30克,红花30克,苏土鳖15克,骨碎补60克,补骨脂60克,炒川断60克,制乳香15克,制没药15克,木香15克,鸡蛋壳(炒黄)100克】
- 原料解析:
- 生龙骨: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在本方中利用其收敛固涩特性,促进骨折愈合,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磷酸钙等,可帮助骨痂形成。
- 生牡蛎:牡蛎科动物长牡蛎、大连湾牡蛎或近江牡蛎的贝壳,咸,微寒,归肝、胆、肾经,含碳酸钙、磷酸钙等。能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与龙骨配伍,增强收敛固涩、潜阳作用,助力骨折处愈合。
- 生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在方中主要补气,推动气血运行,促进骨折部位愈合,主要成分有黄芪多糖等。
- 当归:补血活血,为骨折愈合提供气血支持。
- 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使气血运行顺畅,增强药物疗效。
- 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改善骨折部位瘀血状态。
- 熟地:补血滋阴,益精填髓,滋养肝肾,促进筋骨修复。
- 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清除瘀血,促进新血生成。
- 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加强活血化瘀功效。
- 苏土鳖:破血逐瘀,续筋接骨,促进骨折断端连接。
- 骨碎补:疗伤止痛,补肾强骨,在骨折愈合中发挥重要作用。
- 补骨脂: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补肾阳,强筋骨,促进骨折愈合,含补骨脂素等成分。
- 炒川断:续断经过炒制后,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作用增强。
- 制乳香、制没药: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缓解骨折疼痛,促进组织修复。
- 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使气血通畅,帮助药物吸收,含木香烃内酯等成分。
- 鸡蛋壳(炒黄):主要成分碳酸钙,炒黄后有收敛制酸,补钙作用,为骨骼修复提供钙质。
- 特点:组方丰富全面,融合补肾、壮骨、益气、养血、活血等多种功效药物,从多方面综合发力,针对性治疗骨折迟缓愈合 。
- 对应人群:骨折后愈合缓慢,符合骨折迟缓愈合诊断标准,无药物过敏史,非孕妇及无感冒发热症状的患者。
-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方中活血药物可能影响胎儿;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以免影响病情恢复;忌油腻食物,防止影响药物吸收。
【制法】 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次服1丸,日服2 次。连服2个月为1个疗程。炼蜜为丸不仅便于保存和服用,蜂蜜还能调和药性,滋补脾胃。
【主治】补肾壮骨,益气养血。主治骨折迟缓愈合。
【验效】治疗骨折迟缓愈合79例,其中男51例,女28例;年龄最小者23岁,最大者76岁;病程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14个月。
诊断标准;
(1)不同部位骨折已超过各自临床愈合时间,局部仍有疼痛、压痛和传导痛,肢体功能障碍者。这表明骨折愈合进程受阻,局部炎症和功能障碍持续。
(2)除已行内固定的股骨颈骨折和腕舟骨骨折外, 折端仍有异常活动者。说明骨折断端不稳定,影响进一步愈合。
(3)x线片显示,骨折线清晰可见,骨折端痂稀少、无硬化或不完全硬化者。通过影像学直观反映骨折愈合不良情况。
疗效标准:凡内服健骨丸两个疗程内骨折端压痛、传导痛及异常活动消失,x线显示骨折线模糊或有明显骨痂生成,达临床愈合标准者,为痊愈,否则为无效。结果:全部治愈。表明健骨丸对骨折迟缓愈合疗效显着,能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改善患者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