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十九、论五疔状候
五疔这种病症,都是因为人们情绪上过度的喜怒忧思,身体遭受了寒冷或炎热的侵袭,毫无节制地饮用美酒,特别爱吃那些肥腻甘甜的食物、有毒的鱼、腌制的酱菜,以及在男女之事上不加节制等原因所导致的。这些不良因素使得体内蓄积了毒邪,毒邪逐渐侵蚀脏腑,长时间不能发散出去,最终就变成了疔疮。五疔有五个不同的种类,第一种叫做白疔,第二种叫做赤疔,第三种叫做黄疔,第四种叫做黑疔,第五种叫做青疔。
白疔一般是从右边鼻子下方开始出现,最开始的时候像粟米一样大小,根部是红色的,顶部是白色的。患者会感觉局部麻木,或者又痛又痒。同时还会出现怕冷、头部沉重的症状,样子就像得了伤寒病一样。不想吃东西,胸口和横膈膜部位感觉很闷,呼吸急促,要是发展到昏迷迷糊的程度,人就很可能会死掉;要是还没到这种严重程度,还是可以治疗的。而且这个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一般不超过五天,严重的灾祸肯定就会降临,所以一旦发现要赶紧治疗。
赤疔长在舌头下面,根部和头部都是红色的,会产生疼痛感。舌头变得僵硬,不能说太多的话。患者还会感到惊恐、烦闷、精神恍惚,特别口渴,不停地想喝水,小便也排不出来。要是病情发展到癫狂的程度,人就会死亡;要是还没到这一步,还是可以治疗的。不过这个病要是不治好,一般不超过七天,就会有大祸临头。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有可能患上这种病。
黄疔是从嘴唇和牙齿旁边的牙龈部位开始长出来的,颜色是黄色的,中间还有黄色的水。发病的时候会让人吃得很多,但吃完后又会吐出来。手脚会感觉麻木,口水不停地流出来,肚子胀而且心里烦躁。如果出现一直想睡觉却又睡不着的情况,人就很可能会死掉;要是还没到这种严重的状态,还是可以治疗的。
黑疔出现在耳朵前面,样子就像瘢痕一样,颜色是黑色的,大小还会变化不定。它会让人牙关变得很紧,活动不灵活,腰部、脊柱、脚部和膝盖的地方感觉麻木,没有知觉。就算当时没有马上发病,也超不过三年,人就会死亡。这都是因为肾脏的功能逐渐衰竭导致的,所以一定要谨慎对待男女之事。
青疔从眼睛下面开始长,最开始的时候像瘤子或者瘢痕,摸起来身体是青色的,而且硬得像石头一样。患者会觉得眼睛昏昏沉沉的,看东西不清楚,还经常会感到恐惧、心悸,睡觉也不安稳。如果长时间不治好,就会让人眼睛失明,或者出现遗精的情况,不出一年,肯定会有严重的后果。
从根源上来说,白疔和肺有关,赤疔和心有关,黄疔和脾有关,黑疔和肾有关,青疔和肝有关。五疔这种病症的症状和危害都非常严重,一定要仔细观察和分辨,不能忽视。
四十、论痈疮
痈疽疮肿这些病症的发生,不只是因为人体的营卫之气堵塞不通而引发的,更主要的是五脏六腑里面蓄积了毒邪,而且这些毒邪不能顺畅地流动。它们在人体发作的时候,都有特定的部位,也和相应的脏腑有一定的归属关系。
打个比方,如果痈疽疮肿发在喉舌部位,那就是心脏里面蓄积的毒邪导致的;如果发在皮毛部位,就是肺脏的毒邪引起的;发在肌肉部位,是脾脏的毒邪所致;发在骨头和身体内部,就是肾脏的毒邪引发的。如果发在身体下部,说明是阴毒引起的;发在身体上部,就是阳毒引起的;发在身体外部,是六腑的毒邪导致的;发在身体内部,是五脏的毒邪引发的。
所以,发生在身体内部的痈疽,如果病情严重,就叫做“坏”;发生在身体外部的痈疽,如果破溃了,就叫做“溃”。发在身体上部的痈疽,如果病情发展顺利,就叫做“从”;发在身体下部的痈疽,如果病情发展不顺利,就叫做“逆” 。一般来说,发在身体上部的痈疽,发病速度比较快;发在身体下部的痈疽,发病速度相对较慢。如果是感受了六腑的毒邪而引发的痈疽,比较容易治疗;如果是感受了五脏的毒邪而引发的,就很难治愈。
另外,靠近骨骼部位的痈疽,大多属于寒证;靠近人体虚处的痈疽,大多属于热证。如果靠近骨骼的痈疽长时间不愈合,就有可能会转化成血蛊病;如果靠近虚处的痈疽长时间不愈合,就可能会传气形成漏病。形成血蛊病的时候,大多会感觉痒得比较厉害,疼痛相对较少,或者是先感觉到痒,然后才开始疼痛。形成漏病的时候,大多是疼痛比较厉害,痒的感觉比较少,或者是既不痛也不痒。如果痈疽是外面虚、里面实的情况,大多是疼痛比较厉害,痒的感觉比较少。如果痈疽部位出血止不住,那么患者大多会死亡;如果痈疽部位的脓液能够顺利破溃排出,那么患者大多能够存活下来。还有些患者会出现呕吐没有节制,饮食不规律的情况,这些也都是痈疽病导致的。痈疽病的症状各种各样,关键是要仔细地辨别清楚。
四十一、论脚弱状候不同
人们所患的脚气病和气脚病是有区别的。如果是邪毒从身体内部注入到脚部而引起的疾病,就叫做脚气;如果是风寒暑湿等邪毒之气从身体外部侵入到脚和膝盖部位而引起的疾病,就叫做气脚。这两种病都是因为邪毒侵害了人体的正气,使得人出现生病的症状,而且症状看起来还比较相似。不过在治疗的时候,还是有先后顺序和上下之分的,如果不弄清楚其中的道理,就没办法把病治好。
另外,喜怒忧思等情绪变化,以及寒热毒邪之气,会流窜到人的肢节部位,有的会注入到膝盖和脚部。这些症状看起来和各种风病、历节病、身体枯萎病、痈肿病的症状很像,但是如果病邪只是侵入到脚和膝盖部位的,就叫做气脚;如果是从外部先侵入脚部,然后再传入到脏腑里面的,就叫做脚气。
对于脚气病的治疗,要先治疗外部的症状,然后再治疗内部的病症。如果患者身体是实症,就用通利的方法;如果是虚证,就用补益的方法。
那么为什么得脚气病的人比较多呢?这是因为人体的心经和肺经是从手上开始的,而脾经、肾经和肝经是从脚上开始的。手比较容易受到清邪的侵袭,脚则容易受到浊邪的侵害。人的身体中,最辛苦的部位就是手和脚,而脚承担的辛苦又更重一些。所以,风寒暑湿这些邪气,大多会侵入到脚部,因此得脚气病的人就比较多。
然而,脚气病一般都是逐渐形成的,最开始的时候往往因为人们不了解而被忽视。医生如果不把它当作脚气病来诊断,而看成是其他的疾病,治疗方法不正确,病情就会拖延,越来越严重,患者就会陷入危险的境地。脚气病本来是从很轻微的症状开始的,逐渐发展成严重的病症,然后邪气流入到脏腑里面,伤害到四肢。有时候头、项、腹、背等部位的症状还不是很明显,所以患者自己往往还没有察觉到。
脚气病会根据不同的时间和环境而发作,有的症状像得了伤寒病,有的像中暑,有的会感觉腹背疼痛,有的肢体会感觉麻木没有知觉,有的会出现语言错乱,有的精神昏沉迷糊,有的会时常气喘乏力,有的会突然失明或耳聋,有的吃不下东西,有的脏腑功能不通畅,有的肢体挛缩僵硬不能活动,有的肢体松弛无力不能收缩,有的口眼会抽搐,有的手足会颤抖,各种各样的症状很多,很多人都不能准确地判断出来。所以很多不懂医术的人只能眼睁睁地忍受病痛,甚至因为没有得到正确的治疗而死亡。那些有仁爱之心的人看到这种情况,怎么能不感到痛心呢?
现在把脚气病和气脚病的前因后果讲述出来,简单地给后来学习医术的人做个提示。比如在喝醉了酒之后就进入房室,吃饱了饭在露天睡觉,对着风乘凉,对着月亮贪图欢乐,刚洗完澡还没擦干就熟睡,刚行完房事就吹风,长时间站在潮湿低洼的地方,长时间站在有水的地方,冒着雨走路,在寒冷的地方睡觉,过度劳累而出汗,吃饭的时候心里悲伤,做一些医生禁止的事情,这些都可能会导致患上脚气病或气脚病。
那些不正的邪气,如果侵入到身体上部,就会伤害到头部和眼睛;侵入到身体中部,就会侵蚀到心脏和腹部;表现在身体下部,就会使腰部和脚部失去正常功能;影响到身体旁边,就会妨碍到肢节的活动。各种各样的症状,都属于气脚病的范畴。如果病症是从脚和膝盖部位开始发作的,那就叫做脚气病。这些病症的表现和其中的道理,都需要仔细地了解和分辨清楚。
从脉象来看,如果脉象是浮而弦的,说明病是由风邪引起的;如果脉象是濡而弱的,说明病是由湿邪引起的;要是脉象又洪大又快,那就说明这个病是被热邪给引起来的。如果脉象是迟而涩的,说明病是由寒邪引起的;如果脉象是滑而微的,说明病是由虚证引起的;如果脉象是紧而坚的,说明病是由实症引起的。病邪在身体上部,病症就会在身体上部发作;病邪在身体下部,病症就会在身体下部发作;病邪在身体中部,病症就会在身体中部发作。如果脉象是结脉,说明是因为气郁引起的;如果脉象是散脉,说明是因为忧愁引起的;如果脉象是聚脉,说明是因为愤怒引起的;如果脉象是细脉,说明是因为悲伤引起的。
对于由风邪引起的病,通过发汗的方法就可以治愈;对于由湿邪引起的病,通过温阳的方法就可以治愈;对于由热邪引起的病,通过清热的方法就可以治愈;对于由寒邪引起的病,通过热敷的方法就可以治愈。对于虚证,就用补益的方法;对于实症,就用泻下的方法。对于气郁的情况,就用疏导气机的方法;对于忧愁的情况,就用宽解心情的方法;对于愤怒的情况,就用让患者心情愉悦的方法;对于悲伤的情况,就用调和情绪的方法。如果医生能够掌握这些治疗方法,那就能被称为好医生了。
如果脚气病传到了心脏和肝脏,那么十个患者中就很难有能治好的。如果病邪传入到心脏,患者就会出现精神恍惚、胡言乱语、呕吐、吃不下东西、睡眠不安稳的症状,左手寸口部位的脉象会一会儿大一会儿小,一会儿有一会儿没有。如果病邪传入到肾脏,患者就会出现腰部和脚部都肿胀,小便不通,不停地呻吟,眼睛和额头的颜色都是黑色的,有时候还会向上冲击到胸部和腹部,导致气喘。这时候,患者左尺部位的脉象就会消失。所以在诊断和治疗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地观察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