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论水肿生死脉证
- 水肿的成因:水与肾关系密切,肾是人体的根本。肾气充足,水就会归到肾;肾气虚弱,水就会散布到皮肤。此外,三焦堵塞、气血不通、虚实变化等,也会使水随着气的流动而引发水肿病。水肿的症状多样,有的肿在头目、腰脚、四肢或双目,病因也各不相同,有因咳嗽、劳累、气血凝滞、身体虚弱以及五脏六腑的问题导致的,所以很难治疗。
- 水肿的类型:水肿有十种,分别是青水、赤水、黄水、白水、黑水、玄水、风水、石水、暴水、气水。青水由肝引起,先从面部肿起,然后蔓延到全身;赤水源于心,先从胸部肿起;黄水由脾导致,先从腹部肿起;白水与肺有关,先从脚部肿起,伴有气喘咳嗽;黑水由肾引发,先从脚背肿起;玄水的根源在胆,先从面部肿到脚部;风水的根源在胃,先从四肢肿起;石水的根源在膀胱,表现为小腹胀大;暴水的根源在小肠,先腹胀,然后四肢逐渐肿起;气水的根源在肠,症状时有时无,时轻时重。这些都是因为人体上下不通畅,气血不调和造成的。如果水肿患者脉象洪大,说明病情严重,难以治愈。
- 消渴的成因:消渴病是由于吹风受热、饮食不规律、饮酒过量、过度纵欲或长期服药等原因积累而成。
四十三、论淋沥小便不利
- 病因:各种淋证和小便不利,是因为五脏六腑功能失调,三焦堵塞,气血损耗。此外,冒热饮酒、醉酒后行房事、精神过度消耗、色欲过度、情绪不稳定、饮食不规律、憋尿、寒邪入侵膀胱等因素也会导致这些病症。
- 症状类型:淋证有冷、热、气、劳、膏、砂、虚、实等多种类型。冷淋表现为小便次数多,颜色像淘米水一样白;热淋则是小便涩痛,颜色像血一样红;气淋是肚脐腹部胀满,小便不通畅且疼痛;劳淋是小便淋漓不断,像水滴漏一样;膏淋是小便中有像脂肪膏一样的物质;砂淋是肚脐腹部隐隐作痛,小便困难,疼痛难忍,小便中还有砂石,有的像皂角子那么大,颜色红或白不定。砂淋是因为肾气过强,贪于女色,精液闭而不泄或泄而不止,损伤真气,邪热逐渐积聚成砂。
- 脉象与预后:如果脉象盛大而坚实,说明病情可治;如果脉象虚小而濡软,就很难治疗了。虚证是肾与膀胱都虚,表现为遗精、小便失禁;实症是经络堵塞,水道不通,阴茎疼痛、腿部酸痛。
四十四、论古今药饵得失
古代和现代使用的药物,有的有效,有的无效,关键在于是否适合病情。身体强壮的人,使用宣通性质的药物,能延长寿命;身体虚弱的人,使用补益的药物,能增加寿命。如果身体虚弱却用泄药,身体强壮却用补药,就会有生命危险。有些年轻人,自恃有学问,放纵酒色,损伤精神,等到生病时,药物也难以救治。如果能精通医书,根据病情合理用药,就能取得好的疗效。比如,脏不足就补脏,腑有余就泻腑,体表有实邪就治表,体内有虚证就治里等。
四十五、论三痞
金石草木类药物都有可能让人长生不老,但有没有效果,在于人有没有坚定的意志。如果长期服药,药物的热性积聚而不消散,就会出现各种症状。上痞表现为头晕目眩、面红心悸、关节疼痛等;中痞表现为肠胃胀满、四肢疲倦、行走困难等;下痞表现为小便不利、肚脐下方胀满坚硬、说话不利索等。在用药时,要仔细辨别这些症状。
四十六、论各种疗治宜因病而施
疾病有适合用汤药、丸药、散药、攻下、呕吐、发汗、补益、艾灸、针刺、按摩、导引、蒸熨、暖洗、愉悦心情、舒缓情绪、用水、用火等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果医生不精通医术,就容易用错方法,使病情加重甚至导致死亡。汤药能清洁脏腑、疏通经络等;丸药能驱逐风寒、破除结块等;散药能驱散风邪、湿毒等。攻下能疏通闭塞,补益能滋养虚弱,艾灸能使阴阳相通,针刺能使气血运行等。但如果该用某种方法而不用,或者不该用却用了,就会产生不良后果。比如,实证不攻下会导致腹胀,虚证不补会使人气血消散等。在治疗时,要根据脉象和病症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比如,脉象不紧数就不要发汗,脉象不疾数就不要攻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