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炉钢水从电炉中缓缓流出的那一刻,兵工厂的技术骨干中有人忍不住欢呼起来:“这颜色对啦,虽说量是少了点,但跟太原钢铁厂电炉炼出的钢水颜色一模一样。”
这人以前在太原钢铁厂工作过,赵刚把他招来后,一直让他担任技术员,指导大家炼钢。有了这位技术员的肯定,众人顿时信心倍增。
待浇铸的钢锭冷却后,大家立刻展开测试。很快,一份份报告汇总到赵刚手中。
随后,赵刚当众宣布结论:“同志们,咱们边区兵工厂炼制的钢铁,已经不逊色于太原兵工厂的了。大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赵刚环顾四周,只见周围的技术骨干们一个个兴奋得面红耳赤,似乎有话想说,却又都有所顾虑。于是,他替大家说道:“这意味着,太原兵工厂能制造的武器,咱们边区兵工厂也具备制造条件了。”
“哗啦啦!”此言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兵工厂逐步走上正轨,可赵刚却一脸愁容地回到了独立团。
李云龙回到团部时,瞧见赵刚正就着炒黄豆喝酒,还不时唉声叹气。于是,他主动坐到赵刚对面,拿起酒碗给自己倒了一碗,与赵刚碰了一下,喝了一口。
放下酒碗,李云龙往嘴里丢了两颗炒黄豆,问道:“我的大政委,究竟啥事把你愁成这样?”
赵刚喝了一口酒,放下酒碗,叹了口气说:“老李啊,你是有所不知,现在兵工厂万事俱备,就差东风了。”
李云龙来了兴致:“老赵,你详细说说?”
“唉,你是真不知道啊!”赵刚开始倒苦水,“自打有了发电机,经过不懈努力,边区兵工厂如今已能生产合格的钢铁。可就在打算大力生产枪械的时候,我才发现兵工厂实在是没有技术工人了。我现在算是深切体会到,啥叫求贤若渴了。”
李云龙反应迅速,一下子就察觉这是赵刚的套路,于是佯装生气道:“天天喊着要人才,我都给你找了这么多,你也没造出一挺马克沁来。”
赵刚把筷子往桌上一摔,提高音量说道:“老李,你还别不服气。你知道太原兵工厂吗?”
见李云龙认真听着,赵刚决定给他科普一番:“那可是个超级工厂,巅峰时期月产轻重炮35门、迫击炮100门、步枪3000支。
虽说他们仿制的重机枪是小鬼子的三八式气冷重机枪,但你说的马克沁,也就是民二四式重机枪,对太原兵工厂来说,制造难度并不大。”
李云龙眼中流露出热切的光芒,待赵刚说完,他愤愤不平地说道:“这晋绥军简直就是败家子,这么好的兵工厂就这么轻易地拱手让给小鬼子了。”
这难道是晋绥军愿不愿意的问题吗?还不是因为打不过小鬼子,不然谁会把自己的老巢让给别人呢?
赵刚趁热打铁:“所以说,兵工厂太需要技术工人了。老李,你是不知道,就我老赵这双手,干不了技术活,不然我早就拿着锉刀上一线了。”
李云龙一脸不信:“你可别在这忽悠我,你画图纸比谁都厉害,就你这手还干不了技术活?”
“老李,你还别不信。你自己琢磨琢磨,那些画地图的就一定会打仗吗?”赵刚开始在独立团里给李云龙举例,“就说咱独立团,图上作业比你李云龙厉害的,一只手都能数过来,为啥你李云龙能当团长?”
“那当然是老子能带着弟兄们打胜仗啊!”
见李云龙上钩,赵刚开始讲道理:“你看咱独立团,有能指挥作战的,有枪法精准的,有擅长骑兵作战的,还有优秀的机枪手。方方面面的人才汇聚在一起,才能战无不胜。
兵工厂也是同样的道理,每一个优秀的工人,都得经过十年以上的学习才能出师,这样的人才,就跟魏和尚一样难得。”
见李云龙听得认真,赵刚便跟他讲讲学手艺的规矩:“现在的技术传承,讲究的是三年学徒,三年学艺,三年效力。
学徒这三年是考察期,徒弟得给师傅端茶递水;接下来三年跟师傅学艺,师傅会传授一门谋生的手艺;最后还得用这门手艺,免费给师傅干三年活。
一门手艺要学成,起码得小十年。要是想学到精髓,成为大师傅或者高级技工,那就得看师傅愿不愿意把压箱底的本事传给你。要是碰不上这样的师傅,那就只能靠自己的悟性和努力了。”
李云龙咂了咂舌:“这跟学武还真挺像,确实不容易。不过,这样的技术工人应该很难找吧?”
赵刚突然笑了:“要是搁以前,确实不好找,可小鬼子一来,时代变了。小鬼子的工厂缺技术工人,拿刺刀一逼,很多学徒就快速学到手艺了。”
“你是说小鬼子的工厂?”李云龙喝了一口酒,重重地放下酒碗,“虽说小鬼子的工厂都在城里,但我会想想办法。”
第二天,李云龙便派人乔装到周边县城打探情况。
赵刚见状,回到兵工厂,立刻组建了一个攻坚小队。这次的图纸就是民二四式重机枪,完全没改,毕竟这只是一款过渡产品。
兵工厂的高级工们早已习惯这种突击攻坚模式,很快就拿出了民二四式重机枪。
这时,张万和看到了,便问赵刚:“看来边区兵工厂又要有新产品了,不知道马克沁的产量怎么样?”
赵刚也不藏着掖着:“马克沁目前还没量产,要是想量产,就得减少捷克造的产量,毕竟都是同一批工人。边区兵工厂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技术工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赵刚自然是要两头下注,张万和这边的人才,一直按部就班地寻找着。
可李云龙的路子可就野多了,只要是能为己所用的人才,他都不介意用些极端手段,比如绑票。赵刚现在也是急得没办法了,自然也就顾不上那么多。
看到张万和似乎对这挺马克沁感兴趣,赵刚赶忙拦住他:“老张,这挺马克沁可不行,这是我找李云龙要人的底气,也是给李云龙这头倔驴的诱饵。”
当马克沁被放到独立团指挥部的桌子上时,李云龙第一反应就是质疑:“老赵,这马克沁你就造了一挺?”
赵刚露出一脸真诚的笑容:“这已经很不容易了,要是再找不到技术工人,这可能就是我能给独立团的最后一挺马克沁了。”
李云龙当场就急了:“别呀,老赵!你可是独立团的政委,有好东西可得想着咱独立团啊。”
赵刚无奈地抱怨道:“这话你别跟我说,你跟张万和说去,他才是129师的大管家。我吃他的,用他的,生产的武器自然也该归他才对。”
“老赵,你可不能这么说,你要找的人才,咱这边已经有眉目了。”
果然,胡萝卜加大棒这招,在李云龙这头犟驴身上同样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