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刚顿时来了兴致,赶忙凑到李云龙身旁,和颜悦色地说道:“老李,咱们仔细唠唠?”
李云龙把马克沁轻轻放下,朝着外面大声喊了一嗓子:“让炊事员老张弄个下酒菜,就冲着这马克沁,今儿个必须喝上一杯。”
独立团条件有限,没啥特别丰盛的吃食。炊事员也就炒了盘花生米,切了点咸菜,便端了上来。
赵刚倒也没因为这点事儿跟李云龙强调纪律,他留意到李云龙还是能自我克制的,每次喝酒都能把握好分寸。
喝了两口酒,李云龙打开了话匣子:“老赵,你在兵工厂的这些日子,咱老李也没闲着。先是安排周边的民兵进县城,打着找工作的幌子,去摸排了一下周边县城工厂的情况。”
赵刚知道该自己捧哏了,便顺势问道:“那周边县城的工厂具体是啥情况呢?”
李云龙放下刚夹过花生米的筷子,喝了口酒,把嘴里的食物顺下去后,接着说道:“咱周边的工厂大多是围绕煤矿设立的,像煤矿设备维修厂、汽车修理厂,还有焦炭厂之类的。你说,这些厂里的技术工人咋样?”
“这里面的老师傅、大师傅,可都是兵工厂急需的人才啊。但问题是,这些人拖家带口的,愿意跟着咱们八路军吃苦受累吗?”赵刚心里其实早有采取强硬手段的打算,要是这些人能主动来,兵工厂早就人才济济了。
李云龙也面露愁容,皱着眉头喝了口酒,放下酒碗才缓缓说道:“说句心里话,当年咱老李为啥参加队伍,还不是因为吃不上饭嘛。你说的这些大师傅、老师傅,小鬼子给他们的工资待遇可不低,他们日子过得挺滋润,恐怕不太愿意来。”
赵刚举起酒杯,跟李云龙碰了一下,说道:“在这件事上,咱俩想法还真一致。经历过旧社会的他们,恐怕听不进什么国家大义,不然兵工厂也不至于为了人才头疼。
所以我琢磨着,要不从他们子女入手。年轻人没被社会不良风气沾染,一腔热血,满怀着理想。我相信,子女的选择,能让一些人站到咱们这边来。”
李云龙眼睛一下子瞪大了,难以置信地看着赵刚,试探着问:“老赵,你该不会是说要绑票吧?”
赵刚把筷子往桌上一摔,音调提高了八度:“绑什么票?这像一个八路军战士说的话吗?我的意思是先把这些人请过来,然后再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最好能让这些年轻人去请他们的长辈来工作。”
李云龙一脸鄙夷:“就照你这办法,啥事儿都得耽误喽。依我看,直接把他们全家都带到兵工厂,思想工作之后再慢慢做。”
赵刚没有反驳,其实他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兵工厂现在等不起啊。他主动和李云龙碰了下酒碗,喝了一口后说道:“我现在感觉自己满肚子的想法,却没地儿施展。如今兵工厂缺三样东西:原材料、生产设备,还有技术工人。
原材料方面,主要是咱自己没有优质的矿源,运输能力又有限;
生产设备目前大多依赖进口,咱们没渠道。不过好在已经有了电炉炼钢设备,我相信咱们能自己制造一些替代设备。可现在即便有图纸,没人也造不出来啊;
归根结底,还是缺人才。其实人才不光指这些技术工人,还有工程师,只是这类高知识人才很少在外面漂泊。”
李云龙啐了一口,笑着对赵刚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咱们八路军哪哪儿都缺人才。不过老李我有句话,你可别不爱听,这人才啊,还得靠自己培养。你瞧瞧咱独立团,班长、排长、连长,大多都是咱独立团自己培养出来的。要是光指望上级,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赵刚脸都气黑了,愤愤地回怼道:“难道我不想培养人才吗?关键是这些技术,正经学起来,没个两三年根本入不了门,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不得不说李云龙做事果敢,不到一周,独立团就开始往边区兵工厂一批批地送人,还都是拖家带口的。
赵刚马不停蹄地给大人们安排工作,给孩子们安排上学。八路军无论在哪儿建立根据地,都会开办学校,在这里,不仅教学生识字,更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刚被带到兵工厂的成年人,都要接受思想教育。但这些人显然心有不甘,毕竟这里的吃住条件跟县城相比,差得太远,所以他们在兵工厂开始消极怠工。
赵刚把这些人出工不出力的情况都看在眼里,他把这些人分到了不同的生产小组,还学起了资本家,引入了绩效机制。不过赵刚不搞金钱奖励,而是给表现好的生产小组颁发流动红旗。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人和家里孩子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少,在工作中也逐渐受到排挤。可谓诸事不利,日子过得是越来越难受。
这天,赵刚在生产线上巡查时,技工老张找了过来:“厂长,我现在这个小组排挤我,能不能给我换个班组?”
赵刚佯装不知情,问道:“怎么回事?他们为啥排挤你?别怕,跟我说,我这就批评他们,保证让他们改正。八路军是人民的队伍,你放心,我这个厂长给你做主。”
面对义正言辞的赵刚,老张羞愧地低下了头,不好意思地说:“厂长,是我不好,拖了小组的后腿。您放心,从今往后,我一定端正思想,努力工作。”
赵刚沉吟片刻,看着忐忑不安的老张,安慰道:“知错能改就是好同志,八路军讲究的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我也不是不通人情,这样,我安排一下,给你换个车间。好好干,我相信你还是个好同志,别给我丢人,也别给自己抹黑。”
老张这事只是个开头,吃过午饭,下午类似的事情更多了。一切都和赵刚预想的差不多,华夏的爷们就是这样,既然改变不了家人,改变不了环境,那就改变自己。男人,着实不易啊!
经过这一番调整,赵刚发现兵工厂的生产效率提高了不少。他也顺势开始进一步对兵工厂进行改造,这次,他把目光瞄准了生产工具。
之前缴获了一些电机,原本是煤矿备用的,赵刚打算用它们制造一些电动工具。
很快,一批切割机、鼓风机、台式电钻、砂轮机和搅拌机等陆续投入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兵工厂的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