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早饭的长歌,穿好工作服,拿起饭盒,就准备去上班了。
这座四合院是一个五进的院子,只是最后一排的后罩房被划出去了,现如今只剩下前面的四进,分别是:外院,前院,中院和后院。
解放前,这座宅子里的住户不多,后院的聋老太太和许富贵家,中院正房的何大清家,易中海家还有就是贾家,前院有一家李家,这几家都是有房契的。
后来,这里剩下的房产被娄半城买下,成了厂里的职工宿舍,陆续又搬进来了后院的刘海中家,前院的阎埠贵家以及其他的钢厂职工。
解放后,也就是去年,娄半城就把这座宅子捐了出去,现在这座宅子的空房都是属于公家的。
长歌站在院里打量了一下这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虽然没有了往日的辉煌,但那雕梁画栋依稀还能看出来当年的盛景。
现在这里住的人不多,政府还在忙着清理垃圾呢,进城的人也不多,所以,还是有很多空房的。
至少贾家旁边的那两间西厢房还空着,看来有时间要去军管会问问,早点买下来,长歌知道原主可是有三个孩子的,这还是原主死了,要是不死,肯定还会有,这就有些不够住,这年代都讲究多子多福,人少在这个大院里还真活不下去。
要不要把旁边的小耳房也买下来?
中院的东西厢房各有一间小耳房,东厢房的小耳房是烧水的地方,毕竟东厢房那是嫡长子的住处,而西厢房的小耳房原来是洗漱间,西边是次子的住房。
整个院子的房间开间都比较大,改造一下内部结构完全可以隔成两间。
正房是五间,何大清家占了东边的三间,西边的两间空着,东西厢房各三间,在靠近穿堂的位置有一间耳房,长歌打算把整个西厢房都买下来,这样就差不多够住了。
就在长歌打量布局的时候,工人们陆陆续续的都出门了,几乎都是统一标配,穿着工作服,手里拎着一个布袋或者网兜,里面放着饭盒。
“东旭,走了,要上工了。”易中海看见长歌喊道。
“来了,易大爷。”长歌回应着,又跟旁边的人挨个打了招呼,这才跟随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往大门走去。
时隔多年,再一次回到工人状态,长歌有些不习惯,倒也符合他学徒的身份,看着笨笨的。
跟着其他的学徒一起,给大师傅们跑跑腿,搬搬抬抬的,倒也不累。
中午是在食堂吃饭,厂里只有一个食堂,管着全厂2000多人的饭菜,何大清就是这里的主厨。
他不管做大锅饭,只做小灶,是食堂主任。
长歌打了一个炖白菜,冬天的四九城,新鲜菜就只有白菜土豆萝卜这些,至于说青菜?那没有,有些老百姓会在家里种几棵韭菜,包饺子的时候放里,全当闻个味。
厂里的炖白菜油水还是不错的,还能看见指甲盖大小几片肉,不愧是娄半城,家底还是挺厚的。
长歌吃了一半白菜,两个二合面馒头,就不再吃了,留了半盒白菜,一个二合面馒头,打算带回去给贾张氏吃,原主也经常这么干,主要还是他也吃不下去了。
即便是二合面馒头,那也是棒子面掺豆面,白面?想啥呢?资本家就是资本家,能给你放两片肉不错了,还想吃白面?你咋不上天呢?
“东旭,又给你娘留吃食?你这身体能受的住吗?”易中海看长歌还留了那么多说道,其实他是很欣赏这种行为的,孝顺啊。
“我饭量小,这菜有油水,给我娘带点,她都瘦了。”长歌这话说的有点亏心,贾张氏如今的身材,虽赶不上电视剧里那么胖,但也是个富态的人。
易中海的嘴角抽了抽,贾张氏瘦了?原谅他没看出来。
不过,易中海眼里的满意越来越盛,吓了长歌一跳。
卧槽!这易中海看来是想收他为徒了,毕竟孝顺的孩子才是他的首选啊。
长歌并不想给易中海当徒弟,这家伙的控制欲太强,如果只是养老的话,这都无所谓,又不差那点,可这家伙不光想养老,还想让你按着他的想法来,这就有点受不了了。
长歌本就是个强势的人,可受不了让别人左右他的想法,上辈子更是强势了一辈子,你还想管我?还是管你自家的孩子吧。
神识扫描着易中海的身体,主要是下半身那里,发现这家伙的小蝌蚪有点废啊,别说万里挑一了,就是亿中挑一都费劲。
不过这也不叫事,一颗孕育丹而已,自己又不缺。
有了孩子的易中海,才不会整天的算计,想要一个真正有人情味的四合院,第一就是易中海有自己的孩子,第二就是何大清不跑路,第三就是小贾不上墙。
如今,自己来了,这第三肯定是没问题了,前两个努努力也能做到,看来这任务并不难嘛。
这辈子能轻松点就轻松点吧。
回到车间后,长歌主动去给易中海倒了一杯水,里面加了一颗孕育丹,等他有了自己的孩子,也就不会打自己的主意了,如今的易中海还不到40岁呢,三十八九岁的年纪,正是折腾的时候呢。
“易大爷,喝水。”长歌把杯子递给了易中海,换来了易中海慈爱一笑。
吓得长歌差点打哆嗦,这好比自己就像一块肥肉,突然被狼盯上的感觉,太吓人了。
看着易中海把茶缸里的水一饮而尽,长歌放心多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听到好消息了。
下班的铃声响起,工人们陆陆续续的走出车间,还互相打着招呼,一起往城里走去。
穿过东直门,就是内城了,再走上十几分钟也就到了四合院。
阎埠贵正抄着手,站在大门口,他现在不是管事大爷,但军管会给了他一个安全员的活儿,每天负责开关大门,顺便看着是否有陌生人出入,这个时代的敌特可是不少。
四九城之前又不是我军的根据地,对这个城市,可以说一点都不熟悉,为了安全起见,也只好发动群众的力量了,于是就在每个大院里,选了一个安全员,负责看守大门,每个月给3块钱的辛苦费。
95号院里想要这个职位的人很多,3块钱在这个时代也不少了,老百姓居家过日子,一分钱都恨不能掰成两半儿花。
之所以选阎埠贵,主要是因为他识字,可以说,这个院里,除了阎埠贵,也就是许富贵的文化水平高了,剩下的都不行,像是易中海,何大清这样的,都属于脱离文盲的水平。
像刘海中那样的是半文盲,更多的是文盲,不识字的比例,能占到百分之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