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日天刚亮,三架日军九七式重爆击机就飞临五寨县城,再次对五寨县城展开狂轰滥炸。
李宏现在城楼上,看着头顶上不断盘旋投弹的日军飞机,心里恨得咬牙切齿。这些日军飞机很狡猾,他们全都在 500 米以上高度投弹,使得李宏连夜安排的防空阵地失去了作用。部队中的马克沁重机枪、捷克式轻机枪虽然理论上说可以打到 500 米高,但是面对高速飞行的飞机,在这个高度上,重机枪还能起到点微弱作用,轻机枪就完全是浪费子弹。因此,李宏只能眼睁睁看着日军飞机耀武扬威。好在城内百姓已经连夜疏散,虽然不少房屋起了大火,但伤亡并不大。
与此同时,在县城东面 5 公里处的老牛坡,驻扎于此的千田联队已经整队完毕,开始沿着原路返回。千田联队的头顶上,日军飞机不断向四周盘旋侦察,一旦发现可疑目标,就会俯冲攻击。与此同时,飞机上的飞行员在发现敌情之后,会向千田联队投下一个纸筒,里面是具体的敌情内容。
千田联队行动很迅速,为了提防被袭击,他们派出一个中队担任前锋,对前方 3 公里的地形进行仔细侦察,并且公路两侧的制高点事先派人占领,确保大部队可以安全通过。在两翼,日军各有一个小队担任警戒,并对公路两侧可疑地形搜索警戒,避免大部队行进时遭到袭击。
上午 9 时,李宏派出去的侦察兵返回县城,带回了日军的最新情报。
李继贤听完侦察兵报告后,佩服地说道:“旅长,还真和您说的一样,小鬼子果然撤兵了。”
李宏的脸上却没有多少喜悦,不甘心地说道:“继贤,小鬼子是撤兵了,可他们的警惕性却非常高,从他们的布置来看,我们几乎没有任何偷袭的机会。”
李继贤听出了李宏的意思,劝道:“旅长,不必过于在意,总归来说小鬼子撤兵对我们是一件好事。就算这次没有办法痛打他们,也不代表以后不能,我们下次找机会再收拾他们就行,不必执着于一时得失。”
李宏自然明白这些道理,于是他迅速调整好心态,下令道:“继贤,马上通知副旅长,让他率领城外的部队倾巢追击敌军,寻找机会偷袭。切记不可强求,若敌人防备严密,不可强行出击,以保全部队为主。部队尾随敌军,可向神池县境内追击,若敌军主力撤出神池县,我军可相机收复。”
“是。”李继贤立刻下去传令。
随后李宏又命令城内的 785 团做好救火准备,等日军飞机离开,立即扑灭城中大火,并巡查全城,若发现伤员,立刻送出城外抢救。
与此同时,八路军各部化整为零,一路尾随日军,沿途不断设置障碍、陷阱,埋设地雷,给日军造成不小麻烦。不过摄于头顶上的飞机,始终无法对日军大部队展开袭击,只能眼睁睁看着日军撤退。
小河头镇,李宏率一部兵力进城后,留下大半兵力由罗大山指挥,本来是让其在日军攻城时在城外机动作战,袭扰日军,配合守军防御。如今日军撤兵,原先的部署失效,于是李宏果断下令他们追击敌军,趁机收复失地。
罗大山接到命令后,当即集结部队,向东南方向的李家坪乡疾行。大军以旅直属骑兵连为前锋,抛弃大部分辎重,只携带武器弹药和三天粮食,轻装前行,一路上风驰电掣,马不停蹄。
入夜之后,日军停止了撤退,开始原地修筑工事,抱团防御。日军休整的地点是一处荒村,村里的百姓早就尽数逃难,日军占领这里的时候已是空无一人。这里南北两面各有一座山头,东西都是开阔地,日军在两个山头上分别布置了一个步兵中队,东西村口各布置一个机枪小队配属两门九二式步兵炮警戒,防御十分森严。
当天半夜,罗大山追击到此地,试探性的对日军发起夜袭,但是由于日军控制了山头,部队还未靠近就发现,夜袭以失败告终。罗大山见状,立即改变策略,命令主力趁夜绕到日军前方,在路上埋设地雷、设置路障,同时以炮兵原地修筑阵地,对日军村庄实施骚扰式炮击,干扰日军休息。
于是,整个后半夜,日军所在的荒村不断遭到炮火袭击。炮声隆隆,连绵不断,面对突如其来的炮击,日军自然不甘示弱,立马进行了强有力的反击。敌我双方的这场炮战一直持续到凌晨五点,村庄的大部分建筑被毁,日军损失 2 门九二式步兵炮,阵亡士兵 14 人,398 旅这边由于采取分散射击且不断机动,只有一门炮在转移时不幸被日军炮弹击中,炮架被毁,阵亡 4 人。同时,这场炮战严重影响了日军睡眠,使得所有日军在第二天早上都是无精打采,眼睛红的像兔子。
天亮后,千田联队再度出发,有了飞机的掩护,千田联队的撤退速度非常快,一个小时差不多 5 公里。尽管前方不断遇到地雷,但是在日军工兵的努力下,大多数地雷都被排除,并没有给日军造成多少伤亡。相比之下,反倒是八路军的自制土地雷起到的作用更大,他们制作工艺虽然落后,但是却令日军的探雷器难以发觉,炸死炸伤了不少日军。
28 日晚上,日军成功撤回神池县城。29 日一大早,黑田重德旅团长重整队伍,大摇大摆地往朔县方向撤退,未在神池县留下一兵一卒。
罗大山一路尾随日军,始终没有机会偷袭,在千田联队和神池日军会合后,便放弃了偷袭的想法,驻兵在神池县城西北方向,监视日军。日军撤出神池县后,罗大山于当天下午派补充 2 营收复县城,主力继续尾随监视日军,直到日军彻底退出神池境内才返回。
至此,这场驻蒙兵团对晋西北的进攻彻底结束。前后历时一周左右,日军集结上万人,不仅未能达到目标,反而损兵折将,可谓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