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八月长安金凤楼。
明珠进了屋发现达奚盈盈又是一个人坐在窗前发呆。
自从两年前达奚盈盈满心欢喜的收到碎叶来信以后整个人都变的十分不好,很多时候都是一个人发呆,茶不思饭不想,并且身形也越来消瘦,每次见到少主子李修远也是不停的流泪。
明珠问过达奚盈盈,但是达奚盈盈从来什么都不说。
明珠叹了一口气说道:“小主子!”
达奚盈盈听到明珠的声音,慢慢的转过了头一双忧郁的双眼对着明珠挤出一点笑容。
明珠心痛的说道:“小主子!你不能在这样了!你告诉我碎叶城的来信里面到底写了什么?”
达奚盈盈苦涩的笑了笑说道:“我说过很多次了没什么!”
“我不信!是不是主子说你什么了?”
“没有!”
“如果没有你把信给我!如果不然我就私自给主子写信!”
达奚盈盈说道:“你这是越权!”
“越权就越权!你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你不为你自己想想,你也得为少主子想想。”
达奚盈盈听到明珠说到李修远神情似乎有了松动。
明珠说着扭头就往外走。
达奚盈盈很怕明珠给碎叶写信,于是喊住明珠说道:“明珠你回来!你真是多想了,真的没什么!”
明珠停住身形说道:“除非你把信给我!”
“好!我给你!”
达奚盈盈从回身从桌案的一本书里面翻出一张折叠起来的纸,达奚盈盈将纸递给了明珠。
明珠打开一看发现纸上只有寥寥几个字:切莫参与长安争斗,以免因小失大。
明珠看完然后将纸翻来覆去的看了一遍看着达奚盈盈说道:“就这些吗?”
达奚盈盈叹了一口气说道:“就这些!”
明珠有点懵逼然后说道:“你就为这些茶不思饭不想吗?”
达奚盈盈没有立刻接明珠的话而是走到一边幽幽地说道:“据我所知!杨悦生了一个儿子,石国公主生了一个儿子,修远虽然是长子,但是除了我没有任何依靠,我不想让修远像我一样总是活在人后,我想努力做一些事情,但是大王明显就是责怪我擅自行动。”达奚盈盈说完就低下了头。
明珠没想到达奚盈盈竟然这么敏感,于是劝慰道:“小主子你想多了,大王绝对不是这样的人,都是他的孩子,他不会厚此薄彼的!”
达奚盈盈苦笑了一下说道:“大王是不会但是众臣会,修远是长子,我不想因为我让他失去他所应得。”
明珠总感觉达奚盈盈有点柔柔弱弱的样子,但是没想到达奚盈盈竟然是这样一个争强好胜的人。
明珠叹了一口气说道:“小主子!你听我的别这么执拗了!少主子相比很多人已经是人上人了。”
达奚盈盈说道:“人活一口气,佛挣一柱香,我不会让修远在别人的歧视中生活,我一定要给他最好的,我一定要挣一挣。”
明珠说道:“可是……。”
达奚盈盈看着明珠说道:“修远从小是你看着长大的,你难道忍心看着修远任人欺凌吗?况且你和尤凌和我留在长安,我们不求超过碎叶城的人,但是我们至少也要平起平坐吧!”
明珠想了想点了好说道:“可是大王已经说了不让我们参与长安的争斗!”
达奚盈盈起身说道:“长安已经就这样,我们参与不参与都无所谓了,我们现在做的事是要帮大王回长安。”
明珠叹了一口气说道:“大王回长安难如登天。”
达奚盈盈笑了笑说道:“天下大乱了!大王就能回长安了。”
“天下大乱?就我们在长安的这些人吗?”
“不只是我们!有很多人都希望天下大乱,因为天下乱了所有人才有机会,现在只不过少一个挑头的人而已。”
“那我们该怎么做?”
“你给河北送个信!鼓动安禄山造反!”
“小主子这能行吗?万一……。”
“现在天下人都在后面推安禄山,安禄山不得不往前走。”
其实安禄山也挺悲催的,不管谁提起他都是安禄山要造反,等于是所有人把安禄山架在火上烤。
高尚认识李倓的时候,李倓还是个无权无势的皇孙,高尚当时也不过是个户曹参军,他知道自己无权无势,户曹参军可能就是自己终点,他之所以和李倓走到一起,就是因为李倓说敢不敢和他赌一把。
他不知道当时是怎么鬼迷心窍了就中了李倓的激将法,然后就和李倓演了一出反间计。
高尚没想到自己到了安禄山身边就被安禄山重用,而李倓却一直默默无闻,当时高尚都有点后悔了,但是后来李倓的异军突起裂土封王又让他看到了希望,同时也对李倓的高瞻远瞩惊为天人,他不知道李倓是如何在十年前就预见了今天的局面。
上一次高尚在夷拔海见过李倓一次,李倓承诺内阁有他一席之地,这让高尚欣喜若狂,只不过高尚此时此刻并不满足于小唐国的内阁,况且没什么功绩他去做了内阁如何服众?
其次李倓势大但是李倓却被困在了河中地区,如果没有天时李倓绝对进不了中原,自己入阁则遥遥无期。
前一段长安送来了一封密信,信的内容是让他鼓动安禄山造反。
虽然高尚不知道是不是李倓的意思,但是高尚却认为长安的人和自己的想法一样,因为他们这些外面的人以后想有一席之地必须有点拿的出手的功绩才行。
对于安禄山高尚还是很了解的,别看安禄山外表傻不愣登的,其实安禄山精明的很,河北士族鼓动他造反,都被他拒绝了,他知道河北士族在拿他当枪使,甚至私底下安禄山曾经说过早晚要宰了这群人。
其实天下的形势都看的很清楚,只要李隆基还活着,谁跳出来蹦哒谁就会先死。
高尚正想着怎么鼓动安禄山造反,这时门外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高尚收回心神问道:“何事?”
“主人!太仆丞严庄求见!”
高尚一听眉头瞬间皱了起来,他和严庄一直不和,这严庄怎么会上门来拜访自己呢?
“先把客人带到正堂,我马上就来!”
“遵命!”
安禄山最近心情很不好,主要是杨国忠不停的李隆基面前挑唆,他很怕李隆基会下旨收了他的兵权,到时候他为了自保将不得不起兵造反。
安禄山现在对杨国忠的恨已经远远超过了李倓,有时候他挺羡慕李倓可以裂土封王,不过安禄山也只是想想,毕竟自己只是杂胡怎么可能裂土封王!
安禄山只想保持这种拥兵不朝的状态,等将来天下大乱自己最少可以割据河北。
只不过安禄山有一件事想不明白,天下那么多节度使手里都有兵,为什么所有人都要针对自己呢?哥舒翰手里的兵不比自己少,王忠嗣担任四镇节度使都没人说他拥兵自重。并且不管是文官或者武将自己也没和他们有多少仇怨,自己还都巴结他们,他们为什么就不放过自己呢?特别是杨国忠除了互相看不顺眼之外,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得罪他的?但是这个王八蛋一直的针对自己,就是想把自己整死。如果说到恩怨,只有李倓是自己主动招惹的恩怨,但是李倓也没针对过自己啊!这人到底是怎么了?
安禄山想不明白,但是对于自己目前的处境感到十分的担忧,于是他只能找严庄和高尚给自己想想办法,接下来自己到底该怎么做。
严庄和高尚进了安禄山卧室就看到安禄山肥胖的身躯这个压在坐榻之上。
“拜见大帅!”
安禄山艰难的起身然后看了看严庄和高尚说道:“圣人给我儿庆宗办婚事!让我去长安观礼!你们觉得我该不该去?”
严庄一听连忙劝阻道:“大帅万万不可呀!大帅去了恐怕将性命不保。”
高尚接着说道:“属下赞同太仆丞所言,长安城内所有人视大帅为死敌,大帅如果回了长安绝对是入了狼窝,所以大帅万不可回长安。”
安禄山忍不住骂道:“你们说长安这些人为什么就盯着我不放呢?”
严庄和高尚互相看了一眼严庄说道:“大帅属下有一言说出来怕大帅生气,大帅恕臣无罪属下才敢说。”
安禄山说道:“你说就是!我不会怪你的!”
严庄沉思了一下说道:“大帅在他们眼里就是个不入流的杂胡,所有的升迁不过是靠献媚圣人,最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是大帅竟然给贵妃做儿子……”
“严庄!”
安禄山大怒,气的嘴唇发抖,安禄山暴怒,严庄一看连忙跪下说道:“大帅说过不会怪属下的!”
安禄山胸膛起伏了半天才缓过神来,然后坐下面无表情的说道:“你继续说!”
严庄知道安禄山平时喜怒无常,没想到这次竟然忍了下来。
严庄擦了擦汗说道:“长安的权贵和那些士大夫他们就是妒忌大帅,因为他们做不到大帅的忍辱负重,和低三下四,他们看着大帅步步高升就是眼红。”
安禄山听严庄说完“哈哈哈”大笑起来,接着说道:“严庄你起来!”
严庄说道:“谢大帅!”
安禄山接着说道:“严庄你说的对!他们就是嫉妒、就是眼红。”
高尚接着着说道:“大帅!属下认为不把大帅整死他们是不会罢休的,特别是杨国忠。”
安禄山听到杨国忠的名字立刻骂道:“杨国忠这个王八蛋也是靠裙带关系爬上去的,他凭什么就容不下本帅。”
高尚接着说道:“大帅有句话叫防不胜防,您如果一退再退,将来将无路可退。”
“无路可退!老子就反了!”
严庄立刻说道:“大帅!早反晚反都是反,我们为何不早反呢!”
安禄山一听小眼睛转了转说道:“太仆丞!不可轻言造反啊!一旦反了就是撕破脸,我们怎么会是朝廷大军的对手?我们不可能取胜的!”
严庄一听说道:“大帅你太高看现在的大唐了,现在的大唐就像一个被酒色掏空的大汉,只要轻轻一推就会轰然倒塌,将来大帅必然可以荣登九五。”
其他的不重要但是这个荣登九五却让安禄山心动,不过安禄山还是拿不定主意。
高尚看安禄山犹豫于是说道:“大帅我们对长安有三胜!”
安禄山一听连忙问道:“哪三胜?”
高尚说道:“首先杨国忠屡征南诏死伤无数,河南、河北以及两京民怨四起,并且天下士大夫对杨国忠独揽大权怨恨已久,只要我们以征讨杨国忠的名义出兵,各州县必然开门以迎大帅;其二李隆基沉迷女色,不理政事,任用李林甫、杨国忠排除异己、门阀士族怨气冲天,而朝中全是些蝇营狗苟、酒囊饭袋、争权夺利之徒;其三大唐外重内轻,境内根本无可战之兵,如何能地方挡我河北之兵,况且各镇节度使岂能没有私心?”
安禄山听高尚说完心动了,于是转向严庄说道:“太仆丞有什么要说的吗?”
严庄接道:“我们一定要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洛阳和长安,只要我们扼住大唐的咽喉和心脏,大事定矣!”
“好!就按你们说的办!”
根据历史记载:公元755年十一月九日安禄山发所部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凡十五万众,号二十万,反于范阳。命范阳节度副使贾循守范阳,平卢节度副使吕知诲守平卢,别将高秀岩守大同;诸将皆引兵夜发。
禄山出蓟城南,大阅誓众,以讨杨国忠为名,榜军中曰:“有异议扇动军人者,斩及三族!”于是引兵而南。禄山乘铁舆,步骑精锐,烟尘千里,鼓噪震地。时海内久承平,百姓累世不识兵革,猝闻范阳兵起,远近震骇。河北皆禄山统内,所过州县,望风瓦解。守令或开门出迎,或弃城窜匿,或为所擒戮,无敢拒之者。禄山先遣将军何千年、高邈将奚骑二十,声言献射生手,乘驿诣太原。乙丑,北京副留守杨光翙出迎,因劫之以去。太原具言其状。东受降城亦奏禄山反。
李隆基得到安禄山造反的消息时还正陪着杨贵妃在清华池小住,开始的时候李隆基根本不相信安禄山会反,因为安禄山造反根本就没有胜利的可能性,安禄山最多是拥兵不朝。
但是当安禄山造反的消息像雪花一样多的从各地飞到长安的时候,李隆基才知道安禄山真的造反了。
李隆基在确认安禄山造反以后沉思了半晌默默的说了一句:“傻胡儿!为他人做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