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寺庙正门,段尘终于收起了一路上捉弄杨若溪时的嬉皮笑脸,换上一副庄重严肃且无比虔诚的神情开始参拜起来。只见他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阿弥陀佛,施主如今容光焕发,神采奕奕,想来日后必定会苦尽甘来,诸事顺遂啊!”
此时,不远处正站立着寺庙的主持一封大师。这位德高望重的高僧身披袈裟,慈眉善目地望着他们二人,同样也是双手合十向其行礼,并开口言道:“阿弥陀佛,多谢施主的美言祝福。许久未见,施主风采依旧,且看今日这意气风发之态,想来定是近来遇有诸多喜事吧?”
段尘听闻此言,赶忙再次双手合十,恭恭敬敬地向一封大师回礼道:“多谢一封大师的吉言相赠。的确如您所言,近日小可确实人逢喜事,心情愉悦,往日里心头的那些阴霾也都随之烟消云散啦。”
一封大师微笑着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呵呵,贫僧倒是觉得施主这般精神抖擞、喜气洋洋,更多还是因自身福泽深厚所致呀。不过话说回来,施主若是闲暇之时有空暇,可否前来与老衲一同守檀对弈几局呢?”
段尘闻言,面露欣喜之色,连忙应承下来:“那小生自是恭敬不如从命,待到傍晚时分,我便前往叨扰大师,还望届时大师不吝赐教才好。”
“阿弥陀佛,既然如此,那老衲就在禅房静候施主大驾光临了。哦,对了,此间寺庙中的送子娘娘颇为灵验,施主不妨前去诚心拜上一拜。”说罢,一封大师便轻甩衣袖,迈着缓慢而稳健的步伐缓缓离去。
段尘转头看向身旁的杨若溪,轻咳一声后说道:“咳咳,既然大师如此极力推荐,那咱们也就入乡随俗去试一试吧,切莫辜负了人家的一番好意。”语毕,他轻轻地握住了杨若溪那柔若无骨的小手,向着供奉送子娘娘的殿堂走去。
“殿下……”杨若溪轻启朱唇,语气之中带着些许迟疑。她那双美眸凝视着前方不远处的段尘,似是想要说些什么,但又不知如何开口。
只见段尘步伐稳健,丝毫没有停顿之意,反而加快了前行的速度。他头也不回地说道:“夫人你看,周围前来的那些小夫妻们皆已前去参拜,倘若我们不去,恐怕会引来他人无端的猜忌与议论。”
听到这番话,杨若溪微微颔首,表示认同。的确如此,既然来到这寺庙之中,若是特立独行,难免会引人注目。况且,不过就是简单的参拜而已,倒也并无大碍。想通此节之后,杨若溪便不再出言反对。
二人皆是坚信人定胜天之人,对于神佛之事向来抱持着一种淡然处之的态度。他们只是象征性地向几尊佛像行礼问候,顺便解了一下寺内的布置。
然而,当行至送子观音像前时,段尘却突然停下了脚步。他神情肃穆,恭恭敬敬地对着那座送子观音像深深参拜起来,而且时间之久远超之前对其他佛像的礼数。
站在一旁的杨若溪见状,心中不禁升起一丝疑惑。以她对段尘的了解,他向来不会对这些虚无缥缈的神明如此虔诚。难道说,此番参拜另有深意?思及此处,杨若溪忽然想起那位备受尊崇的一封大师。或许,段尘此举乃是出于对大师的敬重吧!这样一想,杨若溪心头的疑虑顿时消散开来,脸上重新浮现出释然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