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UU文学 >  合鸣 >   第133章 疲敌之术

“将军,陛下这是何意?”李副将走上前来,声音中带着一丝疑惑和不安。

赵武转头看向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低声道:“军令如山,我必须回去。但你留在这里,守住阵地,等新将领到来。”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北乌国求和来得太突然,我总觉得其中有蹊跷,你要多加小心。”

李副将点了点头,但眉头依然没有松开:“将军,我军连战连捷,基渚城已是囊中之物,为何这时候停战?”

赵武苦笑了一下,拍了拍李副将的肩膀:“我也想不通。但陛下的旨意,我们只能遵从。”他转身走向营帐,步伐沉重,脑海中却翻腾着无数念头。从黑石岭到青石关,再到如今的基渚城,每一步都是将士们用命拼出来的。如今眼看就要攻下北乌国的都城,却要停手,他心中的不甘如潮水般涌来。

走进营帐,赵武将信件扔在桌上,目光落在旁边的地图上。地图上,基渚城被红色的标记圈出,周围的路线和据点都标注得清清楚楚。他伸出手,指尖轻轻划过地图上的城墙,心中暗道:“就差一步,就差一步啊……”

“将军,马已经备好。”一名士兵走进营帐,低声禀报。

赵武回过神,点了点头,提起桌上的佩剑和行囊。他的动作迅速而果断,但眼神中却带着一丝犹豫。他走到营帐门口,最后回头看了一眼地图,然后大步走了出去。

营地外,士兵们已经列队等候。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盔甲反射出点点光芒。赵武扫视众人,高声道:“弟兄们,我奉命返回京都,但战争还没结束。你们听李副将指挥,守住这里,等我回来!”

“将军保重!”士兵们齐声喊道,声音在空旷的营地中回荡。

赵武翻身上马,拉紧缰绳,黑马发出一声低鸣。

赵武骑马疾驰在返回京都的官道上,马蹄踏起一阵尘土,身后基渚城的身影早已被甩得远远的。夜色渐深,天空中繁星点点,寒风吹过,带来一丝刺骨的凉意。他拉紧披风,目光扫视着四周,心中却无法平静。

沿途的景象让他心情愈发沉重。道路两旁的村庄大多已被战火摧毁,房屋只剩残垣断壁,有的还冒着缕缕黑烟。田野里荒草丛生,昔日的农田如今空无一人。偶尔能看到几名逃难的百姓,他们拖着疲惫的身躯,背着简单的包裹,眼神空洞地朝远处走去。赵武放慢马速,目光落在一个小女孩身上。她不过五六岁,衣衫褴褛,手里抱着一个破布娃娃,踉踉跄跄地跟在一个老妇人身后。老妇人回头看了她一眼,低声催促着什么,眼眶却红了。

赵武的喉咙有些发紧,他握紧缰绳,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他想起了自己的儿子,小时候也曾这样依赖地看着他。如今,他在京都等着自己回去,可这些边疆的百姓却连家都没了。

“将军,救救我们吧!”一声喊叫打断了他的思绪。一个衣衫破烂的中年男子带着几名难民跑了过来,跪在路边,声音颤抖,“北乌国的兵把我们的村子烧了,粮食抢了,我们无处可去啊!”

赵武停下马,皱眉道:“我军粮有限,救不了你们。你们去别处求助吧。”

男子哭着磕头:“将军,求您给点吃的吧,孩子们都饿了好几天了!”

赵武沉默片刻,从马鞍旁取下一袋干粮,扔了过去:“拿去吧,能撑几天是几天。”

男子接过干粮,连声道谢,眼泪混着尘土流下。赵武没再多说,策马继续前行。他知道,这点干粮不过是杯水车薪,救不了多少人。可他身为将军,能做的也只有这些。

夜深了,赵武在一片树林旁停下,扎了个简单的营地。他点起一堆篝火,坐在火边,望着跳动的火焰发呆。火光映在他脸上,刀疤显得更加深刻。他取出水囊喝了一口,脑海中却回想着信使的话:“北乌国求和,陛下同意。”这求和来得太蹊跷,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北乌国明明已被逼到绝境,为何这时候妥协?皇帝又为何这么快就应允?

他叹了口气,心中暗道:“或许京都的朝堂上,有人比我更清楚答案。”

天刚亮,赵武的马蹄声便踏进了京都的城门。晨雾还未散去,街道上已经有了早起的人群。商贩们摆开摊子,吆喝声此起彼伏,路边的茶肆里传出茶客的笑声。京都的繁华与边疆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赵武骑马穿过人群,心中却没有一丝轻松。他知道,这份繁华背后,是无数将士的鲜血换来的。

他径直来到皇宫前,守卫一眼认出他,立刻放行。赵武翻身下马,将缰绳递给侍卫,大步走进宫门。宫殿内,金碧辉煌,宫女和太监来往忙碌,却都低着头不敢多看他一眼。他穿过长长的走廊,来到大殿前,太监高声喊道:“赵武将军到!”

赵武迈进大殿,殿内气氛肃穆。皇帝赵恺渚坐在龙椅上,脸色平静却带着一丝威严。太子赵治站在一旁,他虽显稚嫩,但眼中却有股沉稳。五王爷赵德宗则站在另一侧,双手抱胸,目光锐利。朝臣们分列两旁,低声议论着什么。

赵武上前跪地,抱拳道:“臣赵武,参见陛下!”

皇帝微微一笑,挥手道:“赵将军平身。一路辛苦了。”

赵武起身,站得笔直:“谢陛下。臣奉命前来,不知陛下召臣有何要事?”

皇帝放下手中的奏折,缓缓道:“北乌国求和,朕已应允,但具体条件还未定。赵将军,你在前线作战,对北乌国的情况最了解,朕想听听你的看法。”

赵武心中一震,没想到皇帝会这么直接。他沉思片刻,抱拳道:“陛下,臣以为,北乌国求和来得太突然,恐怕有诈。我军已兵临基渚城下,他们理应拼死抵抗,为何却选择妥协?臣担心其中有阴谋。”

皇帝点了点头,目光转向太子:“赵治,你来说说。”

太子赵治上前一步,声音清朗:“父皇,孩儿以为,北乌国求和,是因为他们已无力再战。我军连战连捷,他们国力耗尽,此时求和不过是苟延残喘。我们应趁机提出条件,让他们付出代价。”

五王爷赵德宗冷哼一声,打断道:“太子说得轻巧。既然他们无力再战,为何不直接灭了他们?还提什么条件,浪费时间!”

赵武站在一旁,静静听着,心中却有些认同五王爷的话。他作为武将,自然希望一鼓作气打下去,可皇帝和太子的态度似乎另有打算。他抬头看向皇帝,等待接下来的旨意。

朝堂上的气氛渐渐紧张起来。赵武站在一旁,目光扫视着殿内的众人。皇帝赵恺渚靠在龙椅上,手指轻轻敲着扶手,似乎在思考什么。太子赵治上前一步,声音坚定而清晰:“父皇,孩儿以为,我们应允北乌国求和,但必须提出以下条件:第一,借地,北乌国租借部分领土给我朝;第二,驻军,我朝可在他们境内驻扎军队;第三,赔款,他们要赔偿我朝的战争损失;第四,裁军,北乌国必须削减兵力;第五,交出挑起战争的元凶;第六,加税,他们需向我朝缴纳重税;第七,纳捐,北乌国必须进贡,以示臣服。”

殿内顿时响起一片低语。有的朝臣点头赞同,认为这些条件既能削弱北乌国,又能让弼麟国获利;有的则皱眉摇头,觉得条件太苛刻,怕北乌国不会轻易答应。

赵武听后,心中暗自掂量。这些条件听起来不错,但执行起来恐怕没那么简单。比如驻军和裁军,北乌国若不甘心,可能会暗中反抗,甚至引发新的冲突。他看向太子,见他虽年轻,却一脸自信,显然是深思熟虑过的。

五王爷赵德宗冷笑一声,打破了殿内的议论:“太子,这些条件花里胡哨,听着好听,可你想过北乌国会答应吗?他们若拒绝,我们还不是得接着打?”

太子赵治不慌不忙,回道:“皇叔,北乌国现在是强弩之末,他们没得选。如果拒绝,我们就继续攻打,直到他们屈服。”

皇帝赵恺渚看向赵武,问道:“赵将军,你觉得如何?”

赵武上前一步,抱拳道:“陛下,臣以为太子的条件可行,但执行起来有难度。比如驻军和裁军,北乌国可能会阳奉阴违,我们得做好应对的准备。”

太子点点头,补充道:“赵将军说得对,所以我们可以分步实施,先从割地和赔款入手,再慢慢推进其他条件。”

皇帝微微颔首:“嗯,有道理。赵将军,你觉得北乌国会不会铤而走险?”

赵武想了想,道:“陛下,北乌国现在士气低落,国力衰竭,铤而走险的可能性不大。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皇帝听完,俨然一副沉思的样子,大家都发表了看法,皇帝心中正在权衡众人的观点。

五王爷赵德宗突然站出来,大声道:“陛下,臣反对!北乌国既然求和,我们为何不直接灭了他们?这样既能永绝后患,又能扩我朝疆土,何必搞这些复杂的条件?想这些花里胡哨的计谋,有什么用。”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五王爷。他的声音中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强势,目光直直盯着皇帝。

皇帝皱眉道:“五弟,你有何看法,一一说来朕听听?”

赵德宗抱拳道:“陛下,北乌国屡次挑衅,边疆百姓深受其害。如今我军势如破竹,他们国力耗尽,正是灭国的大好时机。如果现在停战,他们缓过气来,必定卷土重来,到时又是一场血战。不如一举灭之,以绝后患!”

有几个武将出身的朝臣点头附和,低声道:“五王爷说得有理,斩草不除根,后患无穷。”

太子赵治却上前反驳:“皇叔,灭国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北乌国虽弱,但人口众多,若强行灭国,他们拼死反抗,我军损失会更大。而且新占的领土如何治理,如何安抚百姓,都是难题。如今正值冬天,北乌国本来就人口多,粮食依赖与诸国商贸,供应本来就不足,所以儿臣建议不如用计削弱他们,徐徐图之。”

赵德宗冷笑道:“太子,你这是妇人之仁。战争就是胜者为王,哪来那么多顾虑?直接灭了,省事!”

太子沉声道:“皇叔,我不是妇人之仁,而是长远考虑。灭国容易,治理难。如果民心不稳,反而会拖累我朝。”

赵武站在一旁,心中有些动摇。他作为武将,自然倾向于五王爷的看法,想一鼓作气打下去。可太子的分析也不无道理,灭国后的麻烦确实不少。他看向皇帝,等待最终的决断。

见皇帝犹豫,太子赵治上前一步,继续说道:“父皇,孩儿以为,疲敌之计才是上策。北乌国虽求和,但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如果我们强行灭国,他们拼死一搏,我军伤亡会很大。而且北乌国地广人多,治理不易。不如通过对和议,提出苛刻条件,让他们割地赔款、裁军纳贡,慢慢削弱他们的国力。等他们彻底无力反抗时,再吞并也不迟。”

五王爷赵德宗不屑道:“太子,你这是纸上谈兵。北乌国凭什么老老实实听我们的?他们一旦恢复元气,肯定又来挑衅!”

太子冷静回道:“皇叔,前面的计策中有一条,我们可以在北乌国驻军,监督他们执行条约。同时扶持亲我朝的势力,控制他们的朝政。这样,他们就翻不起浪来。”

赵武听后,心中暗自佩服。太子的计策确实高明,既能避免硬拼,又能长远布局。他看向皇帝,见他微微点头,显然也觉得有道理。

皇帝问道:“赵将军,你觉得太子的计策如何?”

UU文学推荐阅读: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时空搅屎棍汉末:帝国宏图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抗日之铁血狂兵虚构三国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璜台志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应如妖似魔大明商业帝国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大国相我本秀才:开局入赘江南门阀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三国:争霸天下,我在江东崛起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白山黑水:我乃十二当家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我在古代当土匪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女帝帝师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公子出巡完了,我是吴三桂的私生子!抗战之铁血兵锋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红楼:进京暴打宝二爷从屯田开始鬼子你好,我们是天灾无双大夏:儿啊,父皇求你继位吧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乱世三国志大明1617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
UU文学最新小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十国风华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堪破三千世相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