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公孙瓒保持沉默,不代表所有人都保持沉默。
经过一番吹嘘之后,十八路诸侯跑到董卓安排的宅邸玩乐去了。
一点也没有将太平道放在眼里。
为什么十八路诸侯没有将太平道放在眼里?
原因可不仅仅只是人员的数量差距。
更大的关键是……
后勤差距。
东汉末年,全国共有5500万人左右。
扬州、益州、荆州、交趾加起来,也才区区1500万人。
可北方九州呢?
答案是4000万人!
换句话说,就算是大汉朝廷发动总攻,一人一口唾沫也足以淹死太平道了。
打仗就是打后勤。
一边是四千万人,一边是1500万人。
相差将近三倍!
更别提双方军队的数量更是天差地别。
太平道才区区18万军队。
而十八路诸侯却有着百万雄兵!
要不是目前粮草还没有运来,这百万军队早就打来了!
远在公安的贾诩当得知十八路诸侯讨伐太平道,却并没有第一时间发动总攻的时候,直接派人出城,去找了太平道。
当天下午,公安城城门洞开,贾诩出门投降。
两日之后,贾诩来到了南郡,并且见到了正在和百姓聊天的方默。
“我记得,你是叫贾诩吧?”方默笑着送走千恩万谢的百姓之后,随口问道。
“降将汉军平津都尉贾诩贾文和,拜见方少天师。”贾诩行礼。
“哈哈,文和来了就好,来人,备座!”
“谢方少天师!”贾诩小心翼翼。
自然有人搬来两把椅子。
方默主动牵起贾诩的手,在贾诩诧异的目光中,笑呵呵地拉着他坐下。
“文和……不敢……”贾诩哽咽着说道。
“哈,行了吧,文和你这小女儿作态还是收收吧。”方默笑着说道:“我原本你还以为你要继续观望呢。”
“文和不敢……”贾诩有些慌了。
最少表面是真的慌了。
“哈,还有你贾文和不敢干的事?”方默笑哈哈地打趣道。
贾诩尴笑。
“我其实挺好奇的,十八路诸侯即将对太平道进攻,太平道风雨飘摇,文和是聪明人,为何此时选择加入太平道?”方默有些好奇。
虽然他对于自己十分有信心,也有很多张牌没有打出去。
但是贾诩竟然能够在这个时候选择投诚,不但让太平道获得了之前5万人的粮草,还获得了公安。
当然,最关键的是,让方默获得了贾诩贾文和这位三国绝对坐二望一的谋士,着实有些让方默感到惊讶。
是的,哪怕后世有着顶级文臣的诸葛武侯,但在方默看来,三国第一谋士,还真的没有诸葛武侯什么事。
诸葛亮厉害就厉害在,他有名义上、实际上的开国之力,却一心只想辅助少主。
但论谋略,诸葛亮未必有多出众。
他擅长的其实是内政。
至于军事,诸葛亮大概率和方默其实差不多。
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诸葛亮还不如方默。
因为方默自己就是武将。
他是可以上战场的。
但是诸葛亮不行。
可贾诩呢?
贾诩的实操其实并不多。
实际战绩也没什么。
无非就是让曹老板一炮害三贤而已。
丢了马、死了儿,折了贴身保镖而已。
真的。
要不是典韦排名三国24将第三,最后以命相抵,曹操早就没了。
而且贾诩早些年是武将入文官。
虽然可能的确没有程昱那么能文能武,但人家是真的上过战场,打过架、杀过人的。
这一点诸葛亮是真的比不了。
如果贾诩和诸葛亮易地而处,贾诩根本不会让马谡去守街亭。
就算是必须守街亭,那也是王平为主。
他才不会在乎什么降将不降将。
他只会如同马岱杀魏延一样,让马谡监督王平。
一旦王平有任何异心,就让马谡杀之。
如果马谡没有杀人,反而被杀,那就让特意安排士兵袭杀王平。
到时候将马谡的死落在王平身上。
从而激发哀兵之气。
换句话说,贾诩这人,道德底线是没有的。
做事谨小慎微,却又算无遗策。
只是贾诩此生唯一一次失策,就是低估了典韦。
在没有武器,不能逃跑的情况下,典韦还能以一己之力,拖住张绣全军,不得不说,真的非人力能够战胜。
但也正是因为这一次失策,才让这位在历史上一直默默无闻的曹魏老臣,展现出这个时代顶级谋士的战略以及谋略能力。
当然,方默对于贾诩如此推崇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贾诩他是典型的面白心黑。
属于十分典型的“奸”臣。
领导者,有些事情总是很棘手的。
就比如在高道德的要求下,方默不可能做出屠城这种举动。
所以哪怕他拥有直接消灭董卓的能力,他也不能直接对着樊襄两城进行屠杀。
但如果继续拉扯下去,不但拖慢统一时间,关键是还会让太平道陷入大汉王朝的僵持战之中。
所以这个时候方默就需要一把刀。
一把可以杀人不沾血的刀。
太平道并不是没有可以做这件事的人。
但是方默可以确定的是,一旦真的这样做了,未来事情曝光,必然会让太平道的内部产生动摇。
偏偏此时此刻的时间点,能够拿的出手的谋士真的不多。
道德感低的更是只有三位。
而能够接触到的,也就只有贾诩一位了。
说实话,如果贾诩还不投降。
那么方默宁愿拼着双线作战,也要先将贾诩拿下。
贾诩是不是活着不重要。
贾诩过往的名声还在,这就足够了。
换句话说……
如果贾诩再晚一些投降,方默可以保证,新“贾诩”绝对能够领兵袭击樊襄二城。
从而趁着十八路诸侯暂时没有粮草而无法移动的时候,将其按死在樊襄二城之中。
然而方默知道归知道。
但是他还是很好奇贾诩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点直接前来投降。
而且是没有半点迟疑。
这就让方默十分奇怪了。
“降臣……”
“文和这是做什么?你既然愿意辅佐我太平道,自然是自己人,不可再如此称呼自己,叫我方默即可。”
“文和见过主公!”贾诩又不是真傻,直接起身正式行礼道。
方默笑呵呵地应下。
两人寒暄落座之后,贾诩继续说了起来。
“文和是这样想的……”贾诩开始解释:“十八路诸侯之间虽然势大,但良莠不齐,龙蛇混居,必然谁也不服谁,以臣对于董大将军的认知,并不认为他会听从这十八路诸侯的话,甚至还会……乐在一旁看戏,关键时刻,甚至还会出卖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