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质是不锈钢的,用来当蒸锅完全没问题,可惜勺壁比较薄,就怕放在火堆上烧的时间长会烧漏掉。
但用来给海参过边水完全没问题。
我把昨天收集来的一瓶淡水倒入,随后放在火上烧开,把海参丢进去蒸煮。
这种新鲜海参如果按照平时的正确处理方法,需要先过一次水煮个十五分钟,这时煮好的海参基本已经熟了可以食用,但口感特别硬,老人跟小孩完全咬不动,所以需要二次蒸煮一个小时,然后再放到水里泡发一个礼拜,这样做出来的海参才是酒店里那种软烂口感。
这时候没那么多讲究,在水开蒸煮十几分钟后就将海参从里面捞出,煮好的海参再次缩水,显得很是萎靡不振、雄风不在,正常来说十斤新鲜海参处理后能有一斤就算不错了,这也是市面上海参价格贵的主要原因。
我嚼了一根,感觉像是在吃很硬的牛皮糖,没有调料的情况下这海参难吃的不行,但它特别有营养高蛋白的同时还富含丰富的各种氨基酸,能增强免疫力。
嚼了三四根,把汤勺放在沙滩上降温,里面盛的淡水可不能浪费掉。
这时大虾也早就熟透,刚刚被我放在一边此时已经凉下来。
烤足火候的虾皮酥脆十足,根本不需要扒皮,并且经过炙烤虾表面渗出一层橘黄色虾油,看上去非常有食欲。
我像撸串一样直接啃下一只,在嘴里嚼的“咯吱咯吱”响,嗯,这烤的虾虽说没放调料,却鲜香味十足,并且自带咸味,越嚼越香。
两串虾吃完意犹未尽,现在我才知道以前在烧烤店吃的烤大虾,根本没必要刷那么多调料,想来要么老板不会做,要么就是那些冷冻大虾不新鲜,没有这种香甜味。
那条鱼烤完后失去好看外表,身上鲜艳的颜色被烤成焦黄,两只鱼眼白白的有点吓人。
但这完全不影响它本身美妙的口感跟味道,我用手横拿木棍,轻轻吹了吹一口咬下外酥里嫩,这是我第一次吃到烤完后还保留软嫩口感的食物。
尤其是鱼腹靠近主骨的部位,里面居然还锁着丰富的汁水,鱼肉浓香、汁水清甜,萦绕着舌尖的味蕾交织缠绕,让人欲罢不能。
一条鱼除去鱼刺被吃了个干干净净,这时才想起放在炭里的海螺,用木棍一顿扒拉从里面找出几个坚硬的碳球,任它皮再厚也经不住这么长时间烤。
看上去完全没法吃了,我暗道可惜,尽管此时已经吃的饱嗝连连。
吃饱过后脱掉上衣躺在沙滩上晒着日光浴,惬意无比。
经常听到有人说饭后不能躺着,对消化不好,可我总觉得饭后躺着是件很舒服的事情,并且腹部也没有因此不适,前提是平躺,而不是腹部朝下的趴着。
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耳边传来潮水轻轻拍打海岸的声音,还有远处天上时不时海鸥鸣叫,淡淡困意涌上来,感觉惬意无比。
就这样,没一会儿我居然躺在沙滩上睡着了。
.........
“嗷吼!”
“哗啦啦!”
不知道过了多久,突然一阵嚎叫声将我从暇寐中猛然惊醒。
我瞪着眼睛呼啦坐起来,下意识把枪紧紧握在手里。
不远处林子里传来野兽嘶吼声,还有翻腾在树林里打斗的沙沙声,那里有两只动物在撕咬!而且听这动静那两头生物体型肯定不小。
我竖耳仔细听,其中有道声音很像狗在撕斗发出的叫声,但这声音更低沉、凶猛,我第一时间就知道那肯定是狼。
另外的声音则有些奇怪,总之肯定不是两头狼在争斗,我心里疑问:狼不都是成群出没吗?
尽管好奇,但此时此刻离开这里才是最正确的,免得那两只生物翻滚到我这里,打急眼不分青红皂白咬我一口,或者把狼群给招惹过来。
我将汤勺里煮海参剩下的汤一饮而尽,味道很腥,随后赶忙把装备都收拾好,快速绕开这里朝北面赶去,就是远处的那条淡水河方向。
从这里已经能看到那条河的入海口。
拖着沉重装备三步一回头的赶路,好在那两只野兽并没有从林子里翻出来,我在下午三点的时候顺利来到这条淡水河入海口位置。
身上装的两瓶淡水已经喝完,中午赶路使得口感舌燥,于是趴下身子痛饮一口河水。
“噗!”
没想到入口又咸又涩,这才反应过来,此时涨潮海水也混入河里,这里的水属于半咸半淡。
皱着眉头把嘴里的水全部吐干净,顺着这条河流方向打量过去。
这河很宽,尤其是沙滩这段,可能是因为海水倒灌或者沙子松散的原因,这里河道有四五米宽,远处越来越窄一直蔓延到林子深处,再远大概一两百米外的样子被林子遮盖,看不清楚。
我拎着装备往那个方向走去,经历过刚才的事情我走的非常小心谨慎,把长枪保险打开拿在手里,要是有猛兽钻出方便第一时间开枪。
直到走到沙滩尽头,靠近林子时,这条河两岸生长着旺盛的青草,我看了看周围确定没有危险后,用瓶子装了些水品尝。
是淡水没错,但这水喝起来跟山顶石缝里的泉水相比,明显有一股土腥跟腐朽的烂木头味。
我没觉得奇怪,从山顶上看这河流弯绕的很长,并且在半山腰平原上形成湖泊,而沙滩这里的水经过那些地方后最终排向大海,途中必然会冲刷受到污染。
不过烧开后饮用还是很安全的。
看了眼太阳,我赶紧再次收集干柴,准备在阳光还算充足时升起篝火,成功引燃柴火后,再次穿梭在林子里用消防斧砍来很多粗壮的木材,今晚就准备在此过夜了。
“噼里啪啦...”
蹲坐在篝火旁,柴火上架着汤勺,这汤勺的柄足有一米多长,不管携带还是烹饪都非常麻烦,于是刚才我用斧头把多余的勺柄砍掉,只保留下二十公分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