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阁老低头想了想,好像的确是这么回事,但是又总觉得这个事情怕是没那么简单。
“君无戏言,朕贵为天子,岂能欺骗众人乎?如果谁要是不信那是太祖爷教朕的,可以去当面问太祖爷!”
殿中众人都瞪大了眼,看向高高在上的皇帝。
这么邪乎吗?皇帝是不是邪魔附身了?
一言不合,就要送去太祖洪武爷那里。你是太祖的后裔,所以你去了又回来了,我们要是去了,太祖爷能告诉我回来的路吗?
群臣一肚子话,都憋在了肚子里。
憋的很难受,但是想到太祖爷,好像又不那么难受了。
“如果内阁没有意见,那就拟旨吧!”
崇祯得意的看了看下面站着的群臣,内心乐开了花,太祖洪武也真是好人呀,二百多年了,还在一直庇佑大明的江山。
“另外,朕还有一件事要说下。”
崇祯清了清嗓子:
“朕欲在京师建立一所医学院,赐名:大明皇家医学院。新成立的大明皇家医学院,朕希望可以网罗天下医学人才,专门针对各种疑难杂症进行研究,同时培养大量的医护人员。朕希望在有生之年,在我大明的每个州县都建立一所医馆,为天下百姓免费诊治,让大明的百姓不再忍受病痛折磨。在医学院成立之后,太医院的各个医师都要去医学院任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让大明的穷苦老百姓都享受到医疗的好处。朕已经安排人去请吴有性,张景岳和方国梁了。如果各位臣工有良医名医,也都要推荐到医学院。届时也方便各位臣工也可以去医学院检查身体,是不是?”
“陛下圣明,真乃尧舜再世耶!”
“陛下真乃千古未见之明君。”
“陛下心怀天下苍生,真乃仁君耶!”
崇祯刚说完,就听闻下面一片马屁声音,内心有点小得意。
“朕准备从宫中选派一千名宫女进入医学院学习,学成之后,派往各地医馆任职,宫里面------”
“陛下,万万不可呀。自古以来就没有女子抛头露面,行医走学的。”
“陛下,此举有违祖训,断不可施行。”
“陛下,此乃取乱之道也。女子历来讲究三从四德,岂有外出给他人看病的道理呀!”
-------
崇祯话音未落,殿里已经炸开了锅,吵吵嚷嚷,甚过菜市场。刚刚还在夸赞皇帝的大臣们,现在都在争先恐后的劝阻皇帝。
“都给朕闭嘴!”
崇祯不等王承恩张嘴,就自己先叫了起来:
“你们为啥反对医学院?”
“臣反对的不是医学院,而是陛下让宫中女子进入医学院学习,并等学成之后派驻各地医馆。我朝至今尚未有此先例,我朝推崇儒家理学,对女子一直是讲究三从四德,怎可外出给他人看病,更何况病人中还有很多是成年男子!此举有违祖训,有违圣人之道,望陛下收回此言。”
黄立极站了出来。这个时候身为首辅,必须站出来带这个头,否则下面的官僚绝不会再认可他这个首辅,天下的文人也会耻笑。
“自古以来?三从四德?有违祖训?有违圣人之道?”
崇祯明显生气了,语气也不再友好了。
“哪里来的自古以来,你们说说,汉朝时候,义妁是不是女人?义妁是不是医师?黄阁老,你来和众位说说义妁的事迹呢!”
“易安居士是不是女人?武则天是不是女人?施爱卿,你来和大家说说这二位的事迹呢?”
“你们不好小看了女子。就如我大明的秦良玉秦将军来说,秦将军也是女人,可是提双刀战建奴,起骏马平流寇,坐军中定西南。请诸君自问,能做到否?秦将军是不是女子呀?”
崇祯想起身边一个现成的例子,白杆兵秦良玉。
“我太祖洪武皇帝起兵凤阳,征战不已。诸军中后勤事宜皆赖太祖老奶奶马皇后掌持,建元之后,亦是多次匡谏得失,辅佐太祖爷理政,请问诸君,请问诸君太祖奶奶马皇后是不是女子呀?”
“我仁宗张皇后,辅佐热宗皇帝处理政务,后更是建国理政,请问诸君仁宗祖奶奶张皇后世是不是女子呀?”
“说道女医,我朝代宗英宗期间,谈允贤悬壶救市,名闻于世,请问诸君谈医师世女子否?”
崇祯张口就怼的朝臣开启了自闭模式。
黄立极和施凤来对视了一眼,保持沉默。
“朕在接受太祖爷面授机宜的时候,太祖爷说女人能顶半边天。朕觉得太祖爷的话,是不可能有错的。如果不相信,就请各位去和太祖爷当面请教。”
我尼玛,又来了,谁敢去找太祖爷问呀?回得来吗?
肚子里憋的更难受了,但是想到太祖爷,肚子好像也不是那么难受了。
崇祯这个时候觉得自己爱上明太祖那个老头子了,真好使,说啥就是啥。
孙承宗和孙传庭低头憋着笑,憋的实在难受。
英国公还是老神在在的,眯着眼,不管不问,但也是憋着,否则容易笑出来。
下了朝之后的崇祯,让王承恩把田尓耕叫了过来。
“你叫几个得力的手下,去一趟福建。把这三样东西找到并带回来。”
说完,递过去一张纸,上面画了三样植物,并各自标注了名字:红薯,玉米,土豆。
“有可能名字会有差异,但是样子就是这个样子。都是从南洋传过来的。尽可能多的带回来,但是不能用抢用抢。记住了,要客客气气的。如果当地有人会种植这三样作物的,也一并带回来。记住了,是让你去买的,不是去抢的,记住了吗?”
崇祯盯着田尓耕。盯得田尓耕后背直冒冷汗。
“臣记住了,请陛下放心,出了问题,臣提头来见!”
田尓耕下了决心。新帝登基以来,对自己不冷不热,一直让自己难以安心。好不容易皇上交代了事情,如果办砸了,自己都不能原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