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卿,你安排得力人手秘密专门调查天主教和耶稣会的事情,派一部分人加入里面,朕要知道关于天主教和耶稣会的一切。朕接下来的几个月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过问正事,你有事就请示懿安皇后。”
散朝后,崇祯交代刘兴祚,天主教和耶稣会实在是心里的一根刺,扎的难受,一定要拔掉。
“皇嫂,接下来的一段,朕估计绝大多数时间都在科学院那边,这边早出晚归,估计很少有时间过来了,朝廷政务就全部交由你裁决了。建奴叩关在即,朕这次要让建奴叩头。朕要五年之内彻底解决建奴之祸,所以接下来朕要做点有用的事情了。”
“陛下放心,臣妾定为你守好这万里江山,臣妾静待陛下的好消息!”
几个月下来,张嫣越来越像个政治家了!本来就是极其聪明之人,又做了七年的皇后,早就具备相当的政治智慧了,加之最近几个月崇祯的言传身教,还有几个忠心耿耿的大臣辅佐,应该没什么问题。
在京城东面单独建一个军事堡垒一样的科学院,在勇卫军旁边建一个超大的养殖场,在内阁旁边建一个专门的印刷厂做报社的办公地点,抽调宫女去医学院学习,南方筹粮及时运往陕西交给孙传庭,在京城加建一个粮仓,还有那个猫儿房的事情,还有蜂窝煤的事情------ 崇祯在纸上写了一堆待办或者正在办理的事项,交给张嫣。自己还是做回自己的理工男,自己只是占了历史的便宜,否则十个自己拍马都追不上张嫣。
第二日天边微亮,崇祯就骑着马在方正化的护卫下直奔科学院。
“臣等恭迎陛下!”
徐光启带着毕懋康、宋应星、孙元化三个站在大门口恭候皇帝。
“众卿免礼,接下来这段时间,朕基本上就在这里和你们一起,研究科学。朕将政务全权委托给懿安皇后了,搞研究才是朕的真爱呀”
崇祯下马和众人一起走入科学院。
“现在锰钢产量如何?燧发枪研制的进度怎么样了?火药的研发怎么样了?”
崇祯直接问起了最关心的三样东西,随手丢给徐光启一张纸。
“按照这个样子,用玻璃给朕每样做十个出来!”
“陛下,现在六个平炉,平均下来锰钢每天能生产一万斤左右,”
徐光启回复皇帝后立马安排匠人去做皇帝要的东西。
玻璃产业现在越来越成熟,玻璃杯玻璃瓶已经做过很多了,所以做几个玻璃管没有任何问题。
“燧发枪已经试做了好几把,现在微臣正在挨个测试,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办法提高准度。”
毕懋康上前答复崇祯。
几个壮汉在不停的拉着风箱,在风箱的带动下,炉内的火也在持续的燃烧,虽是寒冬,但是室内的温度却很高。崇祯带着众人用泥做出一堆钻刀的模型。等到计时的二炷香烧完后,徐光启让人把炉罩吊了起来。透过燃烧的火焰,大致可以看见甘锅里面的锰土和钢水已经融化成一体的汁水。旁边一个工匠拿起一个钢棒插到里面搅动了一会,然后工匠们上前利用祖传的炒钢方法对汁水进行去碳处理。现在没有精密的仪器检测,只能依靠匠人的感觉和经验。
炒钢的工匠刚退下,过来六个工匠用铁钳夹起坩埚,倒入钻刀模具中。
在连续损坏了二十多个模具后,终于有一个模具没有坏裂。锰合金液体逐步变成黑色。崇祯把刀具夹出丢入菜油中,把完好的模具仔细放置到一边。油淬比水淬温和,应力小一些,可以有效减少器胚的变形和开裂风险。在菜油冷却下来,崇祯用钳子捞起钻刀,黑色的钻刀表面还有一些不是很平整的多余部分。崇祯拿起钻刀对着旁边的铁块使劲划了一下,刺耳的摩擦声后,铁块上面留下一道清晰可见的划痕。
“找个匠人,将表面打磨平整!”崇祯把钻刀丢给徐光启。
有了钻刀,该琢磨一下制造带有膛线的枪管了,更别说制造带膛线的火炮了。
崇祯想了想,拿来纸笔开始画机床—钻床,一个夹具,一个固定工件的夹具,加一套传动机构,最简单原始的钻床就这个问世了。
“陛下真神人也!”徐光启和毕懋康宋应星孙元化看过之后,一直认为皇帝是谪仙人!
“固定好夹具,就可以钻出大小一致的洞。如果调整一下方向或者刀刃式样,就可以在器胚内部做不同的加工。”
徐光启拿起笔在纸上画图,想一想,画一画,画一画,想一想,然后一个简单的车床就跃然纸上。
牛逼格拉斯!
“这种钻床和车床还可以这样改进------”徐光启顺着崇祯,就叫其为钻床车床吧。
徐光启宋应星毕懋康还有孙元化都是理工男思想,当着皇帝的面讨论起来,把皇帝扔到了一边。
制造钻床和车床的事情,交给徐光启后就是他的事情了,自己就不管了。然后拿起完好的模具,仔细和之前坏掉的模具挨个对比,厚度?温度?角度?找了几个匠人,重新按照完好的模具再制作的三十个模具。不停的烧钢汁,不停的浇筑。第二锅钢汁做好了六个钻刀,第三锅钢汁做好了十一个钻刀,第四锅的钢汁做出了二十三个钻刀,后面连续几锅,都停留在二十来个。崇祯才放弃继续浇筑,现在已经到了当时工艺的极限。只能指望后面工艺材料的进步了。但是也足够加工枪管了,质量不够,数量来凑。二十个钻刀换一个枪管,自己也承受的起。科学嘛,就是拿钱试错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