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芝龙停顿一下,给皇帝和娘娘以时间消化自己说话的信息,然后继续说道:
“目前荷兰东印度公司基本上占领了渤泥国,西班牙咋开始在原属我大明的旧港宣慰司地区展开军事行动。目前整个东南亚荷兰的舰队大概有战船三百余艘,西班牙有二百余艘,葡萄牙由于之前被我大明二次击败,所以目前的力量最小。在舰队的武器方面,目前欧罗巴诸国比我们的火炮要稍微好一些,其他的基本差不多。其舰队的主力是之前一些海盗和退役士兵组成,还有一些流浪汉和冒险家。”
“为了争夺利益,彼此之间常有战斗。他们都曾找过臣,拉拢微臣。所以臣知道一些。另外就是日本,日本目前处于战乱时期,目前日本主要有十九个大名,其中北条、武田、岛津、耭田和德川五个大名的实力最为强大,但是彼此之间都没绝对的碾压性的优势。日本的石见银山就处于毛利大名的属地之内。”
郑成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崇祯干脆拉着郑芝龙一起用膳,像个虚心求教的好学生,静听郑芝龙的描述。
自从理政以来,张嫣的眼光和格局是越来越高,在旁边也是听的津津有味。
如果不是天色太晚,崇祯还想继续听下去。
“一官,明天是开年大朝,需要早期,朕本应该体谅你的一路舟车劳顿,但是朕实在忍不住想多了解一些。所以明天还要辛苦早期,明天下朝后,朕还要找你详聊!”
送别郑芝龙,崇祯开始计划怎么彻底收服郑芝龙。
“收服郑芝龙,朝廷相当于增加十万勇卫军。”
崇祯对张嫣说道:
“不是十万,而是大明走向海洋的钥匙!”
正月十六,开年大朝!
“朕前期有些事情太忙,所以没有时间政务,请了懿安皇后监国。”
崇祯开头第一个说话:
“今天是崇祯元年第一次大朝,众臣工畅所欲言。今天我们就好好计划一下今年要做的事情,列入清单以备年底考校!”
“在众臣工提报计划之前,朕有一个人要介绍给大家认识!”
崇祯看了一眼王承恩。
“宣郑芝龙觐见!”
“臣郑芝龙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参见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郑芝龙因为是第一次参加朝会,所以行跪拜大礼。
“免礼!一官远道而来,朕甚是欣喜,不用多礼!”
崇祯虚托一下,说道:
“众臣工,这就是朕要介绍给大家的人,郑芝龙,子一官。”
朝臣里面,几乎所有人都知道郑芝龙,但都是第一次看见本人。
“下官郑芝龙见过各位大人!”
郑芝龙连忙对着朝臣行礼问候。
“郑大人客气!”
嘴上说着郑大人,很多私底下心里却在想一个海贼居然也可以登堂入室,真是纲常败坏。
“朕之前已经和内阁商议过,封郑芝龙为镇海伯,帮朝廷永镇大海!”
崇祯看了一眼王承恩。
“郑芝龙接旨:奉 天承运皇帝 制曰:-----”
(作者这里就不水字了,明朝任命官员爵位,一半采用制,诏一半用于举国大师,比如册立太子,皇后,迁都等等)
“臣领旨谢恩!”
郑芝龙在王承恩念完圣旨之后,赶紧跪下谢恩。
“朕欲拜镇海伯为我大明海军的总督,节制天下所有海军,诸位阁臣如果没有异议就尽快起草圣旨,加印下发。”
“陛下,此举非同小可,请陛下三思!”
兵部左侍郎杨嗣昌站了出来,说道:
“自太祖洪武皇帝建国以来,尚未由一人节制天下兵马。镇海伯归顺朝廷不久,陡然之间授予节制大权,恐有不测。请陛下三思!”
“朕相信一官绝不是朝秦暮楚之人。欧罗巴诸国的军舰已经驶入我国沿海,更是占据南洋大片领土,这几年在我国台湾筑城移民。现在已经进入了海洋时代。朕问诸位,你们中间是懂海军?谁指挥过海战?有几人看过大海?”
“子微所言,朕已深思再三,朕相信镇海伯可以开启海洋的时代,目前也唯有镇海伯可以开启大明的海洋时代。”
“一官,你说呢?朕可以相信你吗?”
“启禀陛下,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郑芝龙已经麻了,镇海伯是可以承袭的爵位,更是节制天下海军,赢麻了。
“目前朝廷国库空虚,还无力支持大规模的海军建设,但是朕还是咬牙拨付款项交予江南造船厂,再苦不能苦海军啊!”
“臣略有家资,臣愿意捐献白银一百万两用以支持朝廷建设海军!”
郑芝龙赶紧表态,钱嘛,都是小意思。关键是海军建好了,还是归属自己节制。
杨嗣昌看见郑芝龙自掏腰包建设海军,也不好再说什么。
因为他自己是没有这么大方的,这是傻子行为。
撇开朝堂的事先不说,先说郑芝龙这条线,下朝之后,崇祯带着郑芝龙一路来到勇卫军训练基地。
恩要是给足的,威也要给足,以免将来出现意外。
卢象升、徐光启、宋应星等人早已在此等候。
“参见陛下,参见娘娘,恭喜镇海伯!”
“各位大人,同喜同喜!”
“一官,朕今天带你来看的是我大明的绝密。你看看,你了解海战,提点意见。”
给了徐光启几人一个眼神,崇祯说道。
“陛下,娘娘,镇海伯:这是科学院最新研制的迫击炮。最大射程一千八百米,杀伤半径十五米;这是最新研发的燧发枪,采用定量火药填装,有效杀伤距离一百一十米;这是最新研制的单兵手雷,有效杀伤半径三米;这是最新研制的红衣大炮,有效射击距离二千四百米;这是最新研制的军用望远镜。这个是孟钢制作的剑,按照陛下指示,科学院共制作了二十把崇祯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