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此行获银二千四百万两,本阁佩服!”
看见魏忠贤归来,孙承宗上前拱手行礼,说道。
以前,他受过阉党的迫害,文人的清高让他一直看不起残缺之人。
这次扬州收盐税,让他大开眼界,居然可以这么玩?
不要脸到一定的境界,就是无敌于天下。
“阁老谬赞了,这些都是上不了台面的伎俩。当不得阁老缪赞!”
“毕竟这些伎俩都是治标不治本,不可能每次都是这个办法,否则迟早生变,还是需要从规制加以改变才行。但是那些需要陛下,娘娘和众位大人商议才行。”
魏忠贤总体上还是忠于皇权的。
现在苏州和松江在丈量田亩,核定人口,阻力很大。孙承宗从魏忠贤扬州之行看见了解决的办法:强推!
“阁老要注意苏州府和松江府,根据咱家下面的番子报告,他们在串联造势,另外他们还有很多私兵,地方的锦衣卫和卫所这些年基本上也都被他们渗透成筛子了。不排除他们狗急跳墙,再来一次抗税事变。”
魏忠贤知道之前苏州抗税事件,朝廷派的钦差被活活打死了,而主犯葛贤居然没有审判,最后以年纪大为由释放了。所以他自己弄权期间,都不敢随便对江南加税。
“本阁接到锦衣卫的密报,所以前日本阁密调张之极驻军溧阳,以备不测。”
孙承宗想起懿安皇后给他的密信,阴晦之事可以交给魏忠贤去做。走之前,皇帝告诫自己,对待江南士绅阶层,下手要狠。
历史上的江南士绅集团,抱团对抗朝廷,搞得大明鸡飞狗跳。但是到了辫子朝,尤其到了雍正年间推行摊丁入亩的时候,被杀的人头滚滚,然后就老老实实的听话了。
“如果真的发生民变,本阁不介意杀他个血流成河!”
孙承宗主政辽东的时候,就和建奴拿刀对砍过,所以杀人没有心理负担。
“孙阁老,咱家多说一句,一个军不够。咱家建议请旨增加一个军,届时万一生变,就以雷霆之势,将常州松江苏州三府一次性全部解决。”
魏忠贤觉得江南抱团,不可能只是一地之乱。
“那就依公公所言,本阁现在就给陛下写信!”
想了想,孙承宗觉得魏忠贤说的有道理。
苏湖熟,天下足。
从唐开始,太湖周边就已经开始崛起,到了明朝,更是成了天下经济的中心。
鹊春楼三楼,今天被江南商会包场了。
在座的都是苏州湖州常州松江四府的商会成员,讨论朝廷收取商税的事情。
“朝廷这是明目张胆的与民争利,敲骨吸髓,苛政猛于虎矣!再这么下去,我们都要破产去要饭了。”
松江徐家号称徐半城,表示说徐家拥有松江一半的土地。此事徐家当家家主是前嘉靖隆庆朝首辅徐阶的孙子徐云春。
“我们应该还是和之前一样,组织工人罢工罢市,必要的时候,钦差又不是没死过!”
徐云春看看周边的商会成员,说道:
“另外会员每家都要把家丁派出来,就不信朝廷敢大开杀戒,以前万历皇帝做不到的事情,今圣上更不敢!”
“大明从洪武皇帝开始,一直就是轻商税重地税的,今天皇帝的做法就是违背祖训,倒反天罡!”
“官府那边已经说好了,到时候以剿匪的名义把卫所士兵调往太湖剿灭水匪,等到朝廷派兵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到时候安排几人在收税的时候死去,以此来组织罢工罢市,让家丁带头冲击府衙!”
“到时候花点银子,多叫一些工头组织一些流民------”
“还有太湖里面的水匪,也要花点钱,------”
“这二天让那些秀才士子写点文章------”
“复兴社张子,在士林中影响颇大,也一起请他在士林中说说此事,这样就更稳妥一些------”
“我们的地,都是祖上辛苦挣来的,岂能官府说清丈就清丈,所以那些佃农也要交代好,否则就撵滚蛋,我们给了他们地种,养着他们,这个时候他们就要知恩图报------”
“在这个事情上,我们必须共进退,谁若投靠朝廷,余者共伐之!”
最后众人达成一致,暴力抗税,然后回头自己准备。
头可断,血可流,税不能交。
第二天开始,苏州府、松江府、湖州府和常州府的大街小巷陆续开始出现了异常。
正在营业的商铺突然打烊;工人也都放弃工作回家;文人士子集结宣讲朝廷与民争利,增加赋税;佃农接到东家通知,清丈的时候就说自己是自耕农------
这些都在锦衣卫和东厂番子的眼里,情报像雪花一样飞往南京和北京。
在接到孙承宗的来信之后,张嫣找到崇祯商量是否需要派兵前往江南。
“就按照孙师说的,再加派一个军去江南。”
崇祯略微思考一下,就决定派军前往镇压暴动:
“江南士绅集团,看起来是个利益集团,其实就是一盘散沙。那些人,其实都是欺软爬硬之人。杀掉一些带头的,余下的就会乖乖的配合朝廷的政策。一旦朝廷退步,他们就会像一群饿狼一样扑上来。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是刻在骨子里的,永远都变不了。”
“资产阶级是什么意思?”
对于这个新名词,张嫣表示不是很懂。
“呃~ 日后再说!”
“先说松江府的事情,松江府后面朕有一个规划。所以这次松江的徐家要除掉,徐家的土地资产要全部收归朝廷,归入皇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