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是多彩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
崇祯、张嫣带着袁可立李邦华张福臻三位阁臣还有卢象升等人来到城西的皇庄。
今年皇庄全部种植了红薯土豆玉米,其他作物几乎没有种植。
由于之前抄家得来的田地全部划入皇庄,现在的京畿附近的皇田已经接近十五万顷。
一眼望不到边的皇田里面,到处都是正在辛勤劳作的农民。
“皇爷,这是您随机挑选出来的地,算是比较好的地。”
皇庄总管太监川建国给皇帝和随行大臣作着介绍。
“按照皇爷的吩咐,今年的皇庄全部种植上了红薯土豆玉米,现在已经可以收了。”
“就在这里面,随机挑选一块田,朕看看究竟产量如何?”
皇帝在地上捡起一个碎石子,闭着眼向着未知的方向扔了出去。
“就那块田了。”
皇帝指着碎石子落下的地方说道。
随着众人的劳作,不到半个时辰,就将地里的红薯全部刨了出来,堆放在田中央。
“称一下,看看具体的产量如何?”
一大群雇农和太监开始逐筐逐筐的称重。
“禀皇爷,经过统计,现在亩产已经算出来了。这块地的红薯亩产八千四百七十斤。”
崇祯又挑选了几块田,经过称重统计之后亩产都出来了。
多的万余斤,少的四五千斤,平均下来亩产六千四百多斤。
“恭喜皇上,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停停停。丰收个鬼哦。这里面是皇庄,这里的下等田几乎也等于外面的中等田了。甚至还有很多贫民流民没有土地。虽说摊丁入亩政策推行之后,土地集中的现象开始减缓,但还是有很多贫民百姓没有土地。”
崇祯打断郭允厚的恭喜说道:
“今年皇庄收获了不少红薯土豆玉米,全部用来给明年育种,你后面着重安排一下,明年朕要看到山西河南山西三地大面积开始种植这三样作物。今年皇庄里面的粮食,留下足够的种子,其余的全部转运到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皇庄里面的雇农的粮食就有户部提供。皇庄送出去多少良种,户部就提供三分之一的粮食给予补偿。是否可行?”
崇祯询问张福臻和郭允厚。
“陛下,皇庄接近十五万顷,产量又这么高,户部一时半会也弄不出来那么多粮食呀!”
张福臻心里默算了一下,说道:
“臣建议按照二十一交换,户部可以勉强承受。”
沃妮马,你这是抢劫你知道吗?
算了,抢劫就抢劫吧,谁让手心手背都是肉呢。
“就按照你的意见做吧,今年皇庄不用交租了,全部留给雇农吧。”
“皇庄里面的雇农,现在有多少人?”
“启禀陛下,目前皇庄内部有雇农八万四千余户,加上原有的三万七千余户,目前总数超过了十二万一千户。”
“每户发二两银子,就当是补助吧。由内帑支取。”
“这个红薯的茎叶呀,是个好东西。可以做成猪饲料,剁碎了直接投喂就可以了。千万不要浪费了。后面要教导种植这个作物的老百姓说清楚,只要不是过分的收取茎叶,是不影响红薯的正常生长的。”
“种植这个作物的农户家里,可以养头猪,逢年过节杀了自己吃,朕看是可以的。”
“养猪厂那边,要大量收取这个茎叶,一方面减轻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农户的收入。”
“臣遵旨。臣回去就安排此事。”
张福臻现在具体负责全国农业的事情,所以该由他来负责。
“你们几个看见了吧,最近让将士们加强训练,吃好喝好,很快就会有战事。”
“不要担心吃不饱,肉食也要跟上,一个本月的时间,把将士的体能再提高一截。”
现在已经九月了,下个月就要打仗了。崇祯希望自己的将士都是以一当十的存在。
回到养心殿,崇祯把之前制定的围剿计划又拿出来仔细看了一遍。
这是自己穿越以来的第一仗,也是决定自己后面的新政能否彻底实行的关键所在,所以不得不慎重再慎重。
“传刘兴祚到养心殿。”
崇祯对着门口叫了一声,王承恩立马安排人去找刘兴祚。
等了近二个时辰,刘兴祚才到养心殿。
“参见陛下,参见娘娘。”
“怎么这么久?朕找你有事安排。”
“回陛下,臣安排去科学院参加电报机学习的人刚回来,所以臣给他们安排了具体任务之后才后来。请陛下恕罪。”
“安排去辽东垛颜部的探子安排好了吗?电报机会不会使用了?”
“回陛下,臣已经安排妥当,他们现在可以熟练的使用电报机。为避人耳目,他们会在今天夜里出发。”
“你安排的都是什么样的人呀?”
张嫣在旁边说道:
“要安排有家室的人过去执行任务,上有老下有小的人过去。去之前要和他们说清楚,如果出现紧急情况,要炸毁电报机!”
“回娘娘的话,臣安排的都是有家室的人。和他们说了,特殊情况,一定要炸毁电报机。否则,全家处斩。”
“好,刘卿考虑的周到。”
张嫣不是崇祯,心里还有一点现代人的思维,该狠的时候,绝不会心软。
“和科学院那边的发报接报时间都约定好了吧,千万不能出现问题。”
崇祯担心科学院那边不能及时接到电报。
“陛下放心,臣已经和科学院那边约定好了时间。孙同知为了确保万一,过几天还要在燕山北麓建立一个中继站,防止出现意外。另外,为了确保万一,臣还交代了发完电报,另有二人会快马赶回来。”
“大伴,你去你一份圣旨,让郑芝龙秘密带领全部战船到天津港待命!”
崇祯觉得要让郑芝龙统一指挥海军,在辽东半岛盖州地区登陆。
不管皇太极来不来喜峰口,自己都要去盖州。
攻占辽东半岛,就可以和毛文龙的皮岛连成一体,就会让整个建奴如芒在背,不得安生。
自己穿越而来,会不会改变皇太极的行军路线,崇祯心里也没底。
如果皇太极不来,那自己就要拿辽东半岛立功。
第二天下午,圣旨还没有发出。
崇祯盼着这一天终于盼到了。
“大伴,你是怎么做事的?军情紧急,圣旨还没有发出去,真是笑话。”
“启禀皇爷,六科给事中说没有征兆的情况下,贸然调动军队,而且陛下调兵也没有给出任何理由。所以给驳回了。”
“几位阁老,你们看看,这个效率。万一真的遇到突发情况,怎么得了?”
“朕建议以后在国家处于战争状态的情况下,取消圣旨内阁和六科给事中的封驳权。战争一结束立马恢复封驳权。”
“事急从权,这个特殊状态下的特事特办,不能成为常例。你们觉得如何?”
“臣等无异议!”
战争状态下的临时举措,不影响大局。
几名阁臣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这只是特事特办,不是常态。
“那就明旨诏发天下,战时状态下,皇帝的圣旨特权。”
崇祯心里乐开了花,战时吗?只要有战争就是战时,没有战争就创造战争好咯。
“朕的第一道旨意发给秦良玉,让她率军进京。”
崇祯觉得萨尔浒之战,白杆兵和戚家军损失严重,现在是让秦良玉收一点利息的时候了。
晚上回到仁寿宫,喜不自禁的崇祯和张嫣一起表演了一段双人舞蹈。
张嫣是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进进出出全方位的展示了自己身体的柔韧性和动作的高难度。
仁寿宫的宫女只盼着早点天亮。
就是有点奇怪,娘娘一直催着皇帝杀了她,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