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三年的寒冬来得格外早,
十二月的北风呼啸着掠过西南边陲,卷起阵阵黄沙。
昆明城外的校场上,三万勇卫军精锐肃立如松,黑压压的阵列一眼望不到尽头。
军阵前方,一面绣着\"秦\"字的大纛在风中猎猎作响。
大纛之下,秦良玉身披铁甲,腰佩锰钢打造的崇祯剑,目光如炬地扫视着眼前的军队。
这位年近六旬的女将军鬓角已见斑白,但眉宇间的英气丝毫不减当年。
她身后,南部战区副司令黄得功和海军统领施琅分列左右,神情肃穆。
“郑司令那里已经攻占了吕宋岛,即将以吕宋岛为基地,向南进攻。”
“黄副司令,看来我们要抓紧时间了!”
“秦司令,看来郑司令那里进展顺利呀!如今我军装备精良,外国军队对我们的新式武器知之甚少。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报——\"
一名传令兵飞奔而来,单膝跪地,
\"启禀将军,蒸汽战船已在红河上游集结完毕,随时可以启航!\"
秦良玉微微颔首,转向身旁的施琅:
\"施将军,十六艘蒸汽战船的火炮可都调试妥当?\"
施琅抱拳答道:
\"回秦司令,最新战舰每船配备红衣大炮三十六门,迫击炮二十门,其中还有二门刚刚研制出来的巨型迫击炮,弹药充足。水兵们日夜操练,已熟练掌握新式火器。\"
\"很好。\"
秦良玉目光转向黄得功,
\"黄副司令,陆军的新式武器操练如何?\"
黄得功挺直腰板:
\"全军燧发枪手已达三万之众,每日实弹射击,百步之内可穿重甲。钢刀与铠甲也已分发完毕,将士们士气高昂!\"
“勇卫军三万更是装备精良。宣义使以营级为单元已经进行了多次动员!”
秦良玉满意地点点头,迈步走向校场中央的高台。
她深吸一口气,声音洪亮如钟:
\"诸位将士!越南郑氏屡犯我边境,屠戮我子民。今奉圣命,我等将挥师南下,讨伐不臣!\"
“那里,从秦汉之时,就是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在我命令你们去夺下它!去彻底征服它!”
三万勇卫军将士和三万辅兵齐声高呼:
\"将军威武!皇上万岁!大明万岁!\"
声浪震天,惊起远处山林中的飞鸟。
秦良玉抬手示意安静:
\"此次南征,我军将兵分三路。本将亲率中军两万,直取谅山;
黄副司令率右翼两万,攻高平;
施将军率海军两万及战船二百艘,沿红河而下,三路合围河内!\"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张坚毅的面孔:
\"记住,我等乃王师,不扰民,不滥杀。但遇抵抗,必以雷霆之势灭之!准备好七日军粮,三日后,全军开拔!\"
\"遵命!\"
众将齐声应和。
三日后黎明,昆明城外号角齐鸣。
秦良玉跨上战马,身后是整齐的军阵。
燧发枪兵方阵、炮兵队伍、骑兵部队依次排列,钢刀在晨光中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更引人注目的是几个巨大的热气球,已经充气完毕,随时可以升空侦察。
\"出发!\"
秦良玉一声令下,大军如洪流般向南涌去。
与此同时,红河上游,施琅站在\"镇南\"号蒸汽战船的甲板上,看着烟囱中喷出的滚滚黑烟。
这艘钢铁巨兽长三十丈,宽六丈,两侧各装有十八门红衣大炮,船首还有一门可旋转的巨型迫击炮。
\"传令各船,保持队形,顺流而下!\"
施琅下令道。十六艘蒸汽战船和百余艘传统战船组成的舰队开始缓缓移动,红河水面被犁开道道白浪。
七日后,明军抵达中越边境。
秦良玉命令全军在边境线以北十里扎营,同时派出热气球侦察敌情。
中军大帐内,秦良玉与诸将正在研究沙盘。
热气球的观察员刚刚回报:
\"禀将军,越军在谅山一带集结约五万人,其中象兵千余,骑兵三千,其余多为步兵。高平守军约八千,河内守军两万。\"
黄得功皱眉道:
\"郑梉这老狐狸把主力放在谅山,是想在此与我军决战啊。\"
秦良玉微微一笑:
\"正合我意。他们应该还不知道我军的新式武器。传令,明日拂晓,按原计划三路并进。”
“黄副司令,你部务必在三日内拿下高平,然后迅速南下,切断谅山退路。\"
\"遵命!\"
黄得功抱拳,大声的说道。
\"施将军,你部沿红河疾进,务必在五日内抵达河内外围,制造声势但不必强攻,待我中军击破谅山守军后,再合力攻取河内。\"
施琅肃然应诺:
\"末将明白!\"
秦良玉最后看向众将:
\"记住,我军装备精良,但不可轻敌。越南丛林密布,地形复杂,各营务必保持电报联络,随时互通消息。\"
次日拂晓,三路大军同时开拔。
秦良玉亲率中军向谅山挺进,沿途派出斥候和热气球密切监视越军动向。
第二天中午,前锋部队遭遇越军伏击。
约两千越军弓箭手埋伏在道路两侧的密林中,箭如雨下。
\"列阵!\"
秦良玉沉着下令。
燧发枪兵迅速组成三排队列,前排蹲下,中排半跪,后排站立。
“迫击炮,自由射击!”
\"燧发枪,放!\"
随着命令,几十门迫击炮和数百支燧发枪同时开火,白烟弥漫中,密林中的越军惨叫声此起彼伏。
三轮齐射后,越军伏兵死伤过半,余部仓皇逃窜。
\"迫击炮准备,前方八百米,覆盖射击!\"
秦良玉继续下令。
一百多门迫击炮发出沉闷的轰鸣,炮弹划出高高的弧线,落在逃窜的越军队伍中,爆炸掀起漫天尘土。
战斗很快结束。
秦良玉命令救治伤员,同时派出一支小队追击残敌。
她走到几名受伤被俘的越军军官面前,用流利的越南语问道:
\"郑梉在谅山布置了多少兵力?你只有一次机会!\"
那军官咬牙不答。
秦良玉冷笑一声:
\"拖出去砍了。你来说!\"
“我说-----”
另一名越军军官,立马跪地,竹筒倒豆般把自己知道的全部说了出来。
她转身对副官说:
\"传令热气球升空,我要知道谅山的确切布防情况。\"
“如果他所言有误,砍了喂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