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属官封赏
透过这批云锦乃锦署压库,萧绍瑜就猜到急于用钱的不是萧碧婷,而是梁帝。
他也不点破这层窗户纸,索性以孝敬萧碧婷的名义报答梁帝的一片苦心。
圣旨中除了对萧绍瑜擢升,对其幕下属官也有不同程度的封赏。
首当其冲的便是李东阳,除了仍任南康王长史,他荣任新昌太守,晋明威将军,位列将号十三班。
原任新昌太守范雍,则调任钟离太守,晋镇朔将军。
十年前旧案未翻,范雍仍是朝廷忌讳之将,调任钟离属于平职调防,将号倒是从十三班升到了十四班,但军权并未增加,朝中自然没有异议。
梁帝用范雍镇守钟离之意,萧绍瑜是理解的。
随着北徐州治迁至济阴,柳世权又赋闲了,军事重镇钟离必择一大将镇守,萧绍瑜幕下首推范雍。
而范雍空出来的新昌太守之位,也不是什么人都能继任的,南康系位在其上的只有徐温和李东阳,徐温刚经贬谪肯定不适合,李东阳自然成了唯一人选。
以李东阳对萧绍瑜的忠心,范雍也会认可他接替自己的。
钟离、新昌两郡驻军方面,作为核心战力的追云骑自然要随范雍移驻燕城,州军则须移驻睢陵。
屯田之政自然要在两郡推广,将士族之外的土地、人口集中起来,以屯堡形式对其加强管理。
济阴太守仍由萧绍瑜兼领,一州刺史兼领州治太守属正常操作,原本柳世权也是兼领钟离太守的。
北徐州别驾、从事等职未定,估计梁帝应该是给徐温等“罪臣”留着的,北徐司马一职则给了薛子都,并授其振远将军号,位列将号十三班。
睢陵城下破营之战,声东击西晨袭魏军偏师,此二战薛子都皆为萧绍瑜之前部先锋,功勋卓着。
在范雍无法升任州司马的前提下,他便是最适合的人选。
此外,梁帝也是考虑到他北国猛将的身份,希望藉此升迁,使其辅佐萧绍瑜。
按照朝廷规制,王国设有左右二卫,主官是左右卫司马。
叶清玄以斩将之功,擢升左卫司马,他的升迁并不寻常,按照正常情况,以其寒门出身他是很难升迁到这么重要的位子上的。
“父皇应该是考虑了我对叶清玄的器重。”
萧绍瑜心如明镜,这几乎就是唯一的答案,因为梁帝除了在报功名录中见过叶清玄这个名字,再无从听闻。
周盛则以协守睢陵之功,擢升右卫司马,他出身士族,因功升任此职属正常操作,但也离不开萧绍瑜对他的器重。
此二人是济阴军两个主力团的团长,考虑到这层因素,再看二人的升迁,还不是一目了然么。
于叶清玄而言,此番升迁还有另外一层意义,无论他的中直兵参军之职,还是近卫第1团团长之职,都是萧绍瑜封的,这个左卫司马则是朝廷承认的,属于正式官职。
随着叶清玄的升迁,中直兵参军这个位子就空出来了,范伯勋以护驾得力之功,升任此职。
他原本就是统领王府卫队的郎将,等同于萧绍瑜的侍卫长,随着萧绍瑜就藩建军,统领中军的中直兵参军就应该由他出任。
州军与济阴、钟离、新昌三郡郡兵的整编,亦将提上日程,现在的萧绍瑜,可以名正言顺的改革州内军事,这是为了适应诸将官职的变迁。
此外,精兵路线的选择和对州内所有军队绝对领导的需要,遍布北徐的军事改革也是势在必行的。
出乎萧绍瑜意料的是,薛子都升任北徐司马后空出来的济阴司马,梁帝竟然委任给了冯国栋。
冯国栋原本是南兖州司马,因其违抗萧锋调令,梁帝将其贬为济阴司马。
为什么会是济阴司马呢?南梁有郡过百,能安置冯国栋的地方太多了。
返京前,御营御帐。
梁帝单独召见了冯国栋,并严厉训斥:“汝父豫宁伯,奉上能忠,有功不伐,抚人留爱,守边难犯,冯异、李牧不能过也。
可是,你都做了些什么?不明是非,违抗萧护军军令,险些致睢陵连同南康王陷于虏手,你对得起汝父的教诲么?!”
冯国栋是已故豫宁伯冯道根庶子,而冯道根乃梁帝倚重之大将,为人谨慎木讷、清贫淡泊,处事进退有度,治军严毅,为政清明,受举朝敬重。
梁帝是念在冯道根以往的功绩,才将冯国栋叫来训斥的,换作旁人,见不到梁帝不说,可不会仅是贬官这么简单,须知违抗军令是要论斩的。
而梁帝将其贬至萧绍瑜麾下,是希望他改过自新,像他父亲一样成长为南梁名将,辅佐萧绍瑜。
“若非南康王上疏力保于你,你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此去济阴,汝当发奋效父,朕将九郎的安危托付于你了。”
梁帝恩威并用,将活命之情算在了萧绍瑜的头上,如遭当头棒喝的冯国栋,知道自己之前走错了路,幡然悔悟。
“臣必洗心革面,不负陛下期许,不辱先父威名!”
军事改革兹事体大,屯田之政亦牵连甚广,萧绍瑜遂召集幕下重臣商议,广开言路,群策群力。
出席会议的除了李东阳和范雍,还有徐温、薛子都和随萧碧婷来到睢陵的周刚峰、厉维钧,新封的燕城伯柳世权也来了。
因为柳世权爵位高于诸人,且身负赞襄南康王军事之虚职,自然居于武将之首,范雍次之,薛子都再次之。
文官之首自然是南康王师徐温,李东阳次之,周刚峰、厉维钧再次之。
萧绍瑜首先开场:“蒙父皇厚望,本王领北徐一州,州内军政两务繁杂,千头万绪,还望诸位鼎力相助。”
诸官纷纷表态责无旁贷,萧绍瑜继续说道:“本王拟效济阴,整编州内所有军队,诸位有何良策?”
话音甫落,萧绍瑜便将目光集中到柳世权的身上,他想听听这位久镇北徐的边帅的意见。
《梁书·武帝纪》载曰:
高祖封赏帝幕下文官武将,帝召集幕下重臣议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