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淮水这边风景独好
以萧绍瑜和李东阳的亲密程度,他自然熟知李家的情况。
就像知道李婉儿,人长得水灵。
李景轩的才华出众,他也是知道的。
“虽说本王,正值用人之际。
然景轩兄秋闱在即,怎忍心误他前程呢。”
李景轩,是早晚要入萧绍瑜幕府的人。
萧绍瑜还指望着他,在今科秋闱中一鸣惊人呢。
从而,借此扩大南康一系,在清流中的影响力。
萧绍瑜确实不想,影响到他的课业。
李东阳对长子的才学,同样有着十足的自信。
他颇为自豪地说:
“无妨,犬子今科必中。
能为殿下分劳,是他的荣幸。
何况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多加历练,于他有益无害。”
见李东阳如是说,萧绍瑜也不好再拒。
他笑着说:
“那便请转告景轩兄,明日来郡衙听用吧。”
应对富户南迁的策略,就此敲定。
心中的压力稍有缓解,李东阳忽然想起一事。
他从怀中取出,一本封面泛黄的本子,对萧绍瑜说:
“殿下,这是李年呈上的‘黄沙百战掌’秘籍。
近日下官政务繁忙,一时忘了转呈殿下。”
闻言,萧绍瑜不禁想起,和柳文菲之前的锦绣斋之行。
李年留给他的印象是:这是一个精明圆滑的商人。
此时,见李年将故主家传武学,主动呈上来。
在萧绍瑜看来,这就是向组织靠拢的表现。
“本王对他印象不错,纳入重点考察吧。”
对于黄沙百战掌,萧绍瑜曾闻叶清玄对其赞不绝口。
称此掌,刚劲雄浑,颇具气势,极为适合战阵厮杀。
萧绍瑜知道,在反劫州粮时,叶清玄就是以此掌击伤的刘虹。
动心的他,便向叶清玄索要此掌秘籍。
可惜,叶清玄仅是凭江湖传闻,自行钻研的。
用他的话说,就是空有其形。
骗骗刘虹尚可,实战的价值不大。
此时,黄沙百战掌真本就在眼前,萧绍瑜一双明眸顿时亮了。
他一边翻看着,一边在心里想着:
“这套掌法,应该纳入卫队和中兵的操典。”
初至睢陵的王府卫队,和隐匿在幽湖谷的王府中兵。
这两支人马,日后势必合二为一,并作为萧绍瑜的近卫。
他自然要着眼,如何提升近卫的战力。
现在的两支人马,所修武学极为繁杂。
出身士族的卫队兵卒,各有家学渊源。
出身江湖的叶清玄旧部,多无固定的武学功法。
相对而言,范氏私兵要好上很多,皆以范氏武学为基。
统一操典武学,便于快速提升战力,已是势在必行。
萧绍瑜并不缺,适合战阵的武学。
只是他练的那些,太过高端,不是什么人都能练成的。
而黄沙百战掌,就不同了。
简单易学,上手容易。
只要勤学苦练,几乎没有进阶瓶颈。
再配上叶清玄介绍的那些优点,它确实适合纳入操典。
而且它也符合,萧绍瑜想把近卫打造成的样子。
“文菲,你也看看。
本王拟将此掌,纳入卫队操典。
你是侍卫长,传功与操练事宜,都交给你了。”
萧绍瑜递过秘籍,将任务布置给了柳文菲。
幽湖谷的中兵那边,他准备交给叶清玄去办。
凡武道奇才,必痴于武学。
柳文菲对萧郎交代的任务,欣然接受。
“殿下的卫队,确实应该好生操练。”
她手捧秘籍,便研读起来,神情极为专注。
不愧是武痴。
“秘籍又不是本王,用看得那么认真么?”
萧绍瑜无奈苦笑,却也不想打扰他的柳妹。
他转头看看李东阳,索性说道:
“东阳先生,随本王去军营走走。”
除了想亲眼看看军营那边的情形,有些事他要当面交代周盛。
周盛在郡兵重组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毕竟是济阴本地将领。
对军中可能出现的阻力,他应有所预判。
......
自履新济阴司马,周盛便勤勉有加。
他身上的干劲,比之以往明显更足了。
他近乎寸步不离军营,也许回家的路都忘记了。
因为他的心里清楚,自己的升迁与萧绍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为了不辜负这份信任,他暗暗鞭策自己:
“一定要把郡兵,替殿下管好。”
今日的他,照旧在军营里挥洒汗水。
早年受范雍的影响,多年来他不曾远离过麾下兵卒。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平日不朝夕与共,上了战场又怎能同生共死呢。
正是因此,他在原本统率的一营人马中,拥有很高的威望。
即使如今已然高升,老规矩还是不变的。
“周司马,九殿下到辕门了!”
一名亲兵急匆匆奔来,躬身禀告。
周盛将槊丢给亲兵,摸了一把布满脸庞的汗水,大呼道:
“传本将令,即刻列队迎驾!”
他也顾不上换官服了,撒腿就朝辕门方向疾奔而去。
一同操练的部下,有样学样。
他们跟着就跑,执行军令当真干脆。
不是每一座军营,都是周亚夫的细柳营。
也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汉景帝的胸襟。
周盛治军法自范雍,严格、严谨、严厉那是标配。
不同于周亚夫,他对部下早有言明:
“九殿下来营,任何人不得阻拦!”
此时,萧绍瑜仍在辕门之外,与李东阳聊着天。
他没有直接步入军营,而是在那里等着周盛。
“周司马,时常与兵卒一同操练。
一会若是仪容有失,请殿下勿要介意。”
共守睢陵之后,李东阳对周盛便有所了解。
他似乎已经看到了,一会现身的周盛会是什么样子。
萧绍瑜自非迂腐之人,空洞的虚礼他并未放在心上。
“与兵卒同甘共苦,是好事。
这样的将领,本王求之不得。”
忽然,军营内刮起一阵尘土。
百余兵卒,正朝辕门处奔来。
当先一人,赤膊袒胸,大汗淋漓,正是周盛。
“标下迎驾来迟,请九殿下治罪!”
仍隔着十数米的距离,周盛就高声喊了起来。
“够热情的啊。”
萧绍瑜心中想着,俊面始终挂着浅笑。
很快,兵卒于辕门两侧列队完毕。
仪容虽是不整,精气神却是十足。
“周司马,兵带得不错啊。”
萧绍瑜的当众夸赞,替周盛解了仪容不整的尴尬。
这句话,也为他赢得了兵卒的好感。
“九殿下,可真够平易近人的。”
这百名兵卒,都是平民出身。
除了周盛,他们可是见惯了士族将领的一身傲气。
尊如萧绍瑜,却能如此随和。
想不收获一波好感,那都是不能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