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包子,何雨柱收拾完屋子,又去了后院看看昨晚修过的自行车。他抬脚蹬了一圈,感觉链子运转流畅,前闸也没问题,顿时心里踏实了许多。于是,他走到工具柜前,从里面找出一块长木板,几根旧钉子和锯条。
他想了想,干脆再做一个矮点的凳子。家里那个旧凳子坐着腿都快架空了,每次吃饭都得缩着,吃得心口都不舒服。眼下刚好有些空闲,动手做点东西,也能让日子过得更充实点。
他拉了块旧毯子铺在院中空地上,摆好工具,开始量尺寸,锯木头,打孔,上钉。木屑飞扬间,他的额头也渐渐冒出了汗珠,但脸上却写满了专注和平静。这种踏实的感觉,是他这些年最熟悉不过的,仿佛只要手里有活,心里就不会乱。
正当他打磨凳子边角时,院门吱呀一响,许大茂又探头进来,手里提着个搪瓷壶。
“哟,你这又鼓捣什么新玩意呢?”
何雨柱没抬头,“凳子。”
“家里不是有吗?”
“太高了,吃饭搁不下腿。”
许大茂乐了:“你这人,真是细致得很。我要是你,早就凑合着用了。”
“那你是你,我是我。”何雨柱抬头,眼里闪着一丝倔强。
许大茂摇头叹息:“啧啧,真是命苦的劳模命,哪天你要闲得住,那才是怪事。”
“得了,你说这些,不如帮我拿块砂纸过来。”何雨柱斜眼瞥他一眼。
许大茂嘿嘿一笑:“成嘞,我这就当个学徒,给你打下手!”
每天早晨,娄晓娥总是起得特别早,忙前忙后的,不停地在店里转悠,做菜、接待客人,忙得像个陀螺。即便忙完了,回家后依旧精疲力尽,每晚都早早地睡去,脸色没有往常的红润。
何雨柱其实早就察觉到,饭店的生意似乎开始有些低迷了。以前每天饭店门口总会有不少食客排队,而如今却越来越冷清,甚至有时候等到午后才有人进店。尽管娄晓娥不说,何雨柱心里清楚,她一直不太愿意向外人透露自己的困扰,总是笑着安慰大家,说一切都好。
可是,他知道,娄晓娥并非个不懂得适时调节自己的人,但她也不善于过多表达自己的压力。何雨柱心里一直有些不忍,他知道她承担着太多。
那天早上,何雨柱煮了一锅热粥,放在桌上。娄晓娥像往常一样,匆匆忙忙地洗漱完毕后,低头看了一眼桌上的早餐。她坐下时,略微疲惫的眼神也许是何雨柱最近最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的。他轻轻地把她的碗推了过去,自己倒了一杯茶,沉默了一会儿,终于开口:“晓娥,最近店里生意怎么样?”
娄晓娥一愣,随即掩饰性地笑了笑,低声道:“还行,没啥大问题。”
“是吗?”何雨柱不太相信,眼神中有几分揣测,“你每天都这么忙,累不累?”
娄晓娥看了看他,沉默了一下,放下手中的筷子,叹了口气:“忙是忙的,生意嘛,总有起伏。我能扛得住。”
“我知道你能扛得住,但你每天这么拼,我也不放心。”何雨柱放下茶杯,声音低沉,却带着一丝关切,“你要是有困难,记得告诉我,不用一个人承受。”
娄晓娥笑了笑,撩了下耳边的发丝:“柱子,你就是太关心我了。生意有点起伏很正常,不值得放在心上。你看,这几天不是又多了几个客人嘛。”
她随便挑了几个话题想要转移注意,但何雨柱的眼睛却一直没有从她的脸上移开。
何雨柱忽然感觉到一阵心疼,娄晓娥总是那么坚强,永远不愿意将自己的烦恼暴露在他面前。她一直以为自己可以承受一切,但他知道,她心底的压力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能随便忽略的。
他不再多说,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如果你觉得有需要,咱们可以一起想想办法,看看如何能让饭店的生意好些,毕竟,咱们的日子,还是得过得踏实。”
娄晓娥愣了愣,最后点了点头:“嗯,好吧,你要是有时间,咱们一起想想办法。”她放下碗,抬头看着他,眼神柔和,“谢谢你,柱子。”
何雨柱没有说什么,眼底的关切藏得极深,他从来不善于言辞,但她的每一句话,他都听得心里明白。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何雨柱越来越多地关注着娄晓娥饭店的情况。尽管他自己也是一位不擅长经营的人,但他尽力帮着去了解一些生意上的事情。那天晚上,他没有去修车,也没有去做木工活,而是拿出笔记本,翻看着上面记录的一些经营方法和策略。
“如何提升顾客满意度,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他低声念着那些写在纸上的字,眉头微微皱起。生意这东西,真是比木工活难得多了,做得不好,翻船的可能性大得多。
他想着,想着,手指在桌上轻轻敲了敲。
第二天,他早早起床,在街上绕了几圈,看着附近的饭店生意,他开始留意起那些店铺的特色和经营方法,似乎想从中找到一些灵感。经过一番观察,他发现,附近的一些饭店之所以能有更多回头客,除了味道的因素,还有服务和环境的细节处理。他站在一家小餐馆门前,眼睛扫视着店里忙碌的服务员,心中突然一亮,仿佛想到了什么。
回到家时,娄晓娥正在厨房里忙碌,火炉上煮着粥,食材也都准备好,香味四溢。
“晓娥,我想到了一个办法。”何雨柱走进厨房,眼神里有些兴奋,“你是不是可以考虑下,调整一下店里的就餐环境,再增加一些小的服务细节?比如,在门口放几盆绿植,增加一些小装饰,这样会让顾客的心情好些,也有助于提升回头客的比例。”
娄晓娥正在切菜,听到他的话,抬起头,眼中有些惊讶,“你也开始关注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