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听着有点老生常谈,但我觉得确实有效。”何雨柱把手放在桌子上,“你看,生意好的地方,往往都是从细节入手,逐渐改变的。而且,有些小细节可能比味道更能打动顾客。”
娄晓娥看着他,沉默了片刻,最后轻轻笑了笑:“你说得对,柱子。你都这么关心我,既然你想帮,那咱们就试试看吧。”
他不太喜欢别人关注自己,尤其是在这个小小的院子里,大家都知道他的性格是沉稳、安静的。无论是邻里之间的交往,还是日常的互动,何雨柱始终保持着一种低调的姿态。他觉得,做事不必让所有人都看到,成功与否也不需要得到过多的夸赞或关注。生活就是那么简单,他更愿意守着自己的小世界,不让它被过多的外界因素打扰。
然而,最近随着娄晓娥饭店逐步恢复生意,许多人开始注意到她的变化——有时她会在街坊邻里的聊天中提到何雨柱的建议,这让不少人开始好奇这个平时低调的男人。虽然只是一些无关痛痒的讨论,但这却引发了何雨柱心中的一丝不悦。
每当街坊邻里见面时,都会提到:“雨柱的主意好啊,晓娥能有今天,全靠了你那几个建议。”那种不经意的提及,仿佛每个人都觉得他是个不显山不露水的聪明人,能够一言九鼎。可是何雨柱清楚,那不过是偶然的事情,他并没有做出多么惊天动地的贡献。他更希望,大家看到的是娄晓娥本人的努力和坚持,而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
有几次,他下意识地想回避这些讨论。当他听到别人夸赞自己时,嘴角只是勉强扬起一丝笑意,却总有种不愿让自己被过多聚焦的焦虑在心底蔓延。他尽量表现得不在意,继续保持自己的低调,但内心深处的那份不安依然不曾消散。
那天,许大茂一如既往地来到院子里,打算和何雨柱一起修理那辆看似已经废弃的老自行车。许大茂坐在院子里的凳子上,一边吞咽着包子一边说道:“柱子,最近大家都在说你帮了晓娥不少忙,店里的生意起色可大了,你不打算去试试自己开个店?”
何雨柱闻言,微微愣了愣,手里的工具停顿了一下,他抬起头,看向许大茂的眼睛。许大茂是个口无遮拦的人,嘴巴快,话也多,平时说话时带着几分打趣和玩笑,可何雨柱从许大茂那话里听出了一些不同的意味。
“你是说,让我也试试开个店?”何雨柱笑了笑,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我可不喜欢那么多人的关注。”
“可是,像你这么能干,大家都觉得你不去做点什么可惜了。”许大茂随意地摆了摆手,“你看看晓娥,现在生意多好,大家都夸你为‘饭店的幕后推手’,好多人都说,如果柱子你开个店,肯定也会做得很火。”
何雨柱听着,心中莫名涌上一股不自在的感觉,手里紧握的工具无意识地用力了一些,似乎是在发泄内心的一点小小烦躁。他没有立刻回答,只是低头继续摆弄着车轮。
“你不想做,那也无所谓。”许大茂没有察觉到何雨柱的微妙情绪,继续说道,“不过,这种事情别人说着说着也就算了,不用太放在心上。你这么一沉默,大家就觉得你很高深,实际上我知道你不过是嫌麻烦罢了。”
何雨柱没有再接话,心里反而想着,如果他真的做什么事情,恐怕会招来太多关注和议论。而他并不喜欢自己站在聚光灯下。他喜欢那种在角落里默默付出的感觉,喜欢自己做事时不用太多的言语和表演,只要做好了,自己就满足了。他也不希望娄晓娥因为自己而成为焦点,更不愿看到那种每次生意好些,大家都会把话题转到他身上,仿佛他才是那个关键人物。
不,何雨柱并不想被太多人知道他的存在,他甚至觉得,生活的质量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他能获得多少注意。渐渐地,周围的讨论和赞美反而成了他心里的一种负担。每天都有人问他:“今天怎么样啊?晓娥那边还好吧?”有时候,甚至有些人直接走到他面前,带着好奇的眼神说:“你真是个能干人,要是你愿意,肯定能做得很好。”
每一次听到这些话,何雨柱的心情都会变得沉重些。他知道,自己的低调和独立,可能让大家觉得他是个有“潜力”的人,可对他来说,这种认知就像是一个圈套,越是被别人看重,越是让他感到不自在。他更倾向于保持那份平静和安宁,哪怕它显得无趣,哪怕它显得普通。
晚饭后,娄晓娥准备收拾饭店的餐具时,何雨柱又想起了今天许大茂的话。他放下碗筷,走到娄晓娥身边,低声说道:“晓娥,最近大家好像都在说我帮了不少忙,但我觉得,其实你才是真正的主力。”
娄晓娥转头看了他一眼,嘴角带着微笑,“你不喜欢别人注意你,知道吗?”她一边收拾着碗碟,一边说道,“我倒是觉得,你做得很好,别总是低调到连自己都不愿意承认。你知道吗?大家真的很感激你。”
何雨柱的心头微微一动,他低声回应道:“我知道你心里想的是什么,但我真的不喜欢受到那么多关注。”他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我更愿意让一切都自然发展。”
娄晓娥停下手里的动作,转过身来看着他,眼神中带着一种淡淡的理解:“你有你的想法,我知道。只是,有时候,我也希望你能看到自己做的事情带来的改变,而不是总是把它当成负担。”
何雨柱微微皱了皱眉,心里却感到一丝暖流。娄晓娥的理解让他稍微放松了一些,虽然他不喜欢过多的注意,但娄晓娥对他没有强求,这让他感到一种安慰。她明白他的个性,并没有强迫他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而是尊重他,也理解他内心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