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末帝之妹?
妄图复国?
谢宣怀的话,无异于石破天惊。
震惊中的百官,皆朝范氏父女看来。
“可能么?”
宰执南梁十载,范隆之可谓勤勤恳恳,一心为国。
闻谢宣怀之诬告,他本怒极,然而想到:
“他竟然知道阿瑛的身份!”
这是千真万确的,也是他心中最大的秘密。
知此秘者,寥寥数人,且基本是范氏族中耆老。
一个可怕的念头,顿时浮现于范隆之的心中。
“族中竟然出了叛徒!玉牒不会已入谢宣怀之手了吧?”
既然叛徒泄露了范瑛的身份,便有可能窃取铁证玉牒,并送予谢宣怀。
故范隆之一言不发,只是冷冷的看着谢宣怀。
若他握有玉牒,是一定会拿出来的。
而玉牒出,范隆之便是百口莫辩,说不清的。
他心中清楚,谢宣怀选在此时发难,必与主和有关。
范瑛也想到了这一层,故纵有滔天之怒,她同样不便发作。
此刻,最好以静制动,万一谢宣怀并无玉牒呢。
端坐龙椅的梁帝,收敛了怒火,他冷声说道:
“你当知,诬陷皇后,可罪及九族!”
罪及九族,便意味着若是诬陷,兰陵刘氏也要受到牵连。
事涉南梁四大门阀之二,还是必有一伤之局。
不论伤及哪族,南梁朝局势必震荡。
须知当下江淮之间战事胶着,梁帝并不希望朝内生乱。
实际上,梁帝是在警告谢宣怀,小心回话。
若是谢宣怀就此打住,哪怕是谎称听信了谣言,梁帝是不会重罪于他的。
若是执迷不悟,今日这笔账终是要清算的。
届时,他将尝到梁帝手腕之刚猛。
“你应该能听懂朕的意思吧?”
梁帝的心中,默默祈祷着。
然而谢宣怀一副节烈之态,似乎为国而不避生死,当即铿锵回道:
“此前朝皇族玉牒,足以证明臣并非诬陷,请陛下御览。”
他遂将玉牒呈上。
梁帝未看一眼,眸光如刀,冷视着谢宣怀。
他无须去看,因为范瑛早已如实相告。
相告之时,二人刚刚喜结连理,彼时之梁帝仍是前朝之一方封疆。
后来,前朝末帝疑心甚重,竟至大肆屠戮皇族与重臣。
弄得朝野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可谓丧心病狂至极。
官拜前朝尚书令的梁帝长兄,明知难逃一死,却为了不祸及同胞诸弟,甘愿放弃离京避难。
不久,他果然殁于前朝末帝之屠刀。
噩耗传来,梁帝悲愤至极。
同时,梁帝深知长兄本不必死,其死乃是为了他与诸兄弟的活。
遂招募勇士于荆襄,以清君侧之名,梁帝悍然起兵。
范瑛选择了支持梁帝,并主动请缨,领先锋之职,兵进建康。
闻讯,范隆之果断起兵于淮南,呼应梁帝。
若说范瑛父女图谋复国,当初又何必相助梁帝呢。
他们完全可以率军战梁帝,而保前朝。
更关键的是,梁帝御极伊始,便将前朝皇族尽剿,死忠之臣或逐出朝堂,或发配莽荒。
又经十年经营,哪里还有复国的可能。
故梁帝并不怀疑范瑛父女。
然于百官之中,哗然鹊起。
“请陛下治范氏父女之罪!”
兰陵刘氏家主,中书令刘广博出班陈奏。
“臣附议!”
主和派朝臣,纷纷附和。
至此,图穷匕见。
显然,这是针对范氏父女的阴谋。
“请陛下明察,尚书令绝无反心,臣愿保之!”
支持范隆之的主战派朝臣,纷纷挺身而出。
随后,两派朝臣,争斗不休。
明堂之内,混乱不堪,水火之势已成。
梁帝清楚,这是刘广博与谢宣怀策划的逼宫之举。
事态的发展超出了他的想象,已然不是法办二人便能化解的了。
他一旦表态,便意味着大清洗的到来。
朝局大乱,外敌近在咫尺,南梁将有覆国之危,且在旦夕之间。
梁帝纵有刚猛手腕,亦无用武之地。
他满腔愤怒,却只能默然无声。
范隆之看出了梁帝的无奈,与国运的凶险,又充满慈爱的看了女儿一眼。
最终,他毅然挺身而出。
“贤妃确是前朝末帝之妹,然我父女并无复国之念。
为明心迹,臣愿辞去尚书令之职。”
在他看来,斗下去于国不利,未免梁帝为难,只能是他主动退让。
指望刘广博与谢宣怀退让,显然是不可能的。
有了他的表态,主战派朝臣便偃旗息鼓了。
一场劫难,似乎要就此终结。
“阴谋复国,岂是辞官便能了结的?
臣请陛下降旨,斩范氏父女,并诛其族!”
谢宣怀穷追猛打。
“请陛下降旨!”
主和派朝臣,再次附和。
他们是铁了心,要斗到底了。
局势至此,梁帝便不得不表态了,他必须作出妥协。
“范隆之剥夺爵位,罢黜本兼官职,终身监禁。
贤妃幽禁冷宫。
罢黜范雍左游击将军之职,贬为宁远将军,永驻新昌,不得还朝。
罢黜兰陵范氏之门第,分家降品。”
“陛下圣明,臣等拜服!”
刘广博、谢宣怀领衔,主和派朝臣顿起颂扬之声。
二人清楚,让梁帝斩了范氏父女那是不可能的。
请斩,不过是抬价而已。
梁帝给出的圣裁,足以使兰陵范氏没落。
这个结果,是二人能够接受的,还是最好的那种。
事后,范隆之传下话,令主战派朝臣不得为其鸣冤,要以国事为重。
终使南梁朝局未乱。
得报后的梁帝,惭愧不已。
随后,梁宫中便传出消息:贤妃逝于忧思。
其实,这是梁帝对贤妃的一种保护。
贤妃范瑛,随之于梁宫蒸发。
在主和派的恶意传谣下,范瑛的“逝于忧思”变成了“被梁帝赐死”。
而且此谣言,传遍南梁,大伪成真。
远在江淮前线的范雍,不明内情,信以为真。
经此巨变,梁帝意识到:
“看来,朕的典签府已被他们收买了!”
典签府专司刺探,既对外,也对内。
北朝的财政崩溃,乃国之机密,他们能够侦知。
却为何无法侦知,刘广博与谢宣怀之预谋?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随后,梁帝便对典签府展开了大清洗。
典签府只听命于梁帝,不在朝廷各省管辖之内。
故刘广博、谢宣怀有心袒护,却不便出面。
自此以后,才由苏霖之继任典签使,并重整典签府。
《梁书·武帝纪》载曰:
太祖妥协于奸佞,罢范公隆之,禁太后,贬范公雍,屈之。太祖清洗典签府,欲请武道宗师苏霖之出仕,继任典签使,重整典签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