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绍瑜的视线,穿过城楼、垛口,审视着左卫军枪阵。
他凝思计算,心中品评着:
“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长1米,直角边就是0.7米。
加上重盾1.5米的高度,便是2.2米,足以覆盖骑兵上身要害。
左卫军操练得不错,有点门道。”
通常,这种整齐划一的枪阵,必经过严格训练。
至于长枪伸出重盾的长度、角度,大概率是来源于经验的积累。
而萧绍瑜却想到了一个人、一本书。
祖冲之离世不过二十二年,《隋书》记载其着算经《缀术》:
“学官莫能究其深奥,故废而不理”。
目前,《缀术》仍是祖氏家学。
另据《隋书》记载,《缀术》在唐朝始受重视。
被收入《算经十书》,成为国子监算学课本,学之需四年。
想及此处,萧绍瑜明眸焕发神采,产生了一个伟大的想法:
“《缀术》当兴于梁!”
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领先世界一千年。
萧绍欲将算学发扬光大,保持住世界领先地位,并开拓新的领域。
同时,算学的发展必能促进科技的进步。
只须将算学、科技应用到生产领域,便能大幅提高生产力。
他的心中,已然欢呼起来:
“没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本王要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地位!”
科技工作者?
祖冲之后,南梁还有么?
“本王记得太府卿祖暅之乃其子,继家学,同样是伟大的数学家。
此等人才用于管理皇家金帛财帑,太浪费了。
本王必须挖父皇的墙角!”
在历史上,祖暅之于算学同样成果斐然。
他解决了球体积公式,领先世界一千余年。
当世,他绝对是算学领域的头号大咖,没有之一。
心中确定了算学发展大计,萧绍瑜重新关注战事本身。
鲜卑部落骑兵果然名不虚传,战斗作风极为剽悍。
寒光烁烁的长枪,如铜墙铁壁的重盾,无法动摇其冲锋意志。
他们毅然冲撞枪盾。
借马疾势大,他们撞翻了重盾,却也殁于长枪。
很快,圆阵外围便横七竖八、层层叠叠地布满了,鲜卑勇士与草原烈马的残骸,极度血腥。
当然,那里也有左卫军将士的鲜血。
见惯了血腥的左卫军将士,不为所动,他们已然重新列好盾阵。
陷于阵外的枪兵、盾兵,则与魏军短兵相接,奋勇厮杀起来。
“放箭!”
阵中的谢宣怀亲自指挥着。
此存亡危急之时,他是不会放任谢韬胡乱指挥的。
闻令,阵中弓箭手以都为单位,发起了弓箭潮。
五都弓箭手轮番射击,重盾阵外魏军纷纷落马。
此战法,既保持了对魏军的持续打击,又可利用发射间隙恢复臂力。
确有可取之处,萧绍瑜默默记在心中。
应用于实战的战法,远比兵书战策所载更形象化,亦更具实用性。
它适用于当世,也是以无数将士的牺牲为代价,摸索而得。
经过第一轮交锋,魏军伤亡不亚于梁军,梁军则暂时守住了防线。
左卫军将士目光冷峻,他们等待着下一轮攻击的到来,并做好了接战的准备。
穆烈虽是复仇心切,却并非傻子。
在他心里,部落骑兵的命远比梁军精贵,不能再对耗下去了。
其实,于梁军大营被伏击后,他麾下骑兵便减员近三分之一。
此轮冲锋,又折损不下五百骑。
合计减员已达半数,突破了他的承受底线。
同时,部落骑兵的兵员补充,明显劣于梁军,补充周期要更长。
而麾下精锐的锐减,势必动摇他于魏军中的地位。
眼见硬撼无法奏效,他当即改冲锋为骑射。
“游击之!”
穆烈一声大喝。
随即,犹在冲锋途中的千余鲜卑部族骑兵,于梁军阵前华丽转弯。
他们绕着梁军圆阵疾驰,纷纷张弓搭箭,朝阵内抛射。
“骑术精湛。”
萧绍瑜由衷暗赞。
从物理学的视角分析,骑兵疾速冲锋时,动能极大。
人、甲、马的质量,冲锋的爆炸速度,决定之。
此时强行转弯,危险类似于立交桥、盘山道的急转弯。
此类情况,后世通常限速三十。
偶有时速七八十公里者,也不一定出事。
然而时速飙到一百公里以上,大概率冲出弯道,跌落山涧。
也就是说,疾速冲锋的骑兵,是很难改变方向的。
这不仅对骑兵的骑术要求极高,对战马的要求同样极高。
那一瞬间,骑兵必须立刻作出转弯指示,战马则需心意相通,且拥有足够的力量。
在这一点上,部落骑兵具有着天然优势。
他们自幼长于马背,战马已是他们身体的一部分,如臂使指。
于爆发力、耐力、负重力等方面,草原马也完胜江南马。
故北魏多重骑,南梁多轻骑。
想想后世成吉思汗征服世界的蒙古骑兵,就能体会到鲜卑部族骑兵的强悍。
实际上,鲜卑元氏(拓跋氏)与蒙古孛儿只斤氏,皆起源于东部草原。
北魏建国后,那些仍然留在东部草原的鲜卑人,可能就是后世蒙古人的祖先。
当然,细究起来蒙古人要更强悍,因为他们掌握的科技更先进。
传统方面则多有相似,比如他们行军可以不带军粮,备好马奶酒就好。
他们的军粮来自于掠夺,甚至可以食人肉、喝人血。
据此可知,元沐敢于南下决战的信心中,以此法弥补军粮不足,必是其中之一。
当然,草料不足的问题不会得到彻底解决。
在食量上,草原马要大于江南马,而淮南草场有限,无处可抢。
日后,这也将成为萧绍瑜,放弃优先发展骑兵理念的重要考量。
须知草场多了,便意味着农田少了。
而农田的减少,必动摇农业经济体系,可以安置的百姓数量亦必随之下降。
粮米是地里长出来的,织布的棉花亦然,织锦(绢)的蚕丝则离不开桑叶。
须知南梁调、租是征收实物的。
《隋书·食货志》有载:
“其课,丁男调布绢各二丈,丝三两,棉八两,禄绢八尺,禄棉三两二分,租米五石,禄米二石。丁女并半之......”
粮米、绢布产量的下降,可动摇南梁的调、租体系。
同时,市面上商品粮、绢布的减少,相关商业势必凋敝。
故若大面积开辟草场,将动摇南梁的经济优势。
萧绍瑜的理念是,优先发展优势领域。
他不可能为了发展骑兵,弱化优势领域。
何况纵有草场,优质战马,人的因素也很难改善。
南梁人可以长在马背上么?
不可能的。
淮河以南,多江河,舟船才是南梁常用的交通工具。
《梁书·武帝纪》载曰:
帝欲兴算学,以之发展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