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焘待太子坐下后,没有立即开口,而是沉思起来。
拓跋晃识趣,不会打扰父皇思绪。
这二人就是魏国的话事人,尤其是作为皇帝的拓跋焘,本应该一言九鼎,对国事能作出独断决策。
事实是并没这么简单。
魏国的权力体系,来自于鲜卑族部落制。
部落制时代,那时的鲜卑人过着游牧生活,大首领与各部首领共同商议,决定鲜卑族的战争对手。
其它事情,各部落实行长老会议表决制。
当然,部落首领在长老会里有绝对份量。
但进入国家形态后,魏国权力结构有了巨大变化。
最大变化是中央决策层引进了汉人。
因为鲜卑人对“国家”这玩意,实在有些陌生。
让归附于鲜卑人的汉族大儒来搞国家体制设计,方便、轻松得多。
对拓跋焘爷爷拓跋珪、父亲拓跋嗣时代的鲜卑人来说,结束游牧、开始定居生活,确立首都,搭建国家的中央和地方管理框架,任命大小官员…这些事情,都是摸索着来搞。
慢慢地,他们发现捷径:找汉族大儒起草,照搬晋国、宋国体制。
鲜卑贵族权臣对汉儒提出的草案稍加讨论,即批准执行。
从拓跋珪到拓跋嗣,再到现在拓跋焘,其实是一路建设,一路整改,前后变化也不小。
目前,魏国的政权结构是:
1.皇帝高高在上,统率群臣;
太子在东宫有一套模拟皇帝宫廷的体系。作为备用。
2.皇帝之下,置三公、太宰、尚书、仆射、侍中。
这些官员加上皇帝、太子,组成决策机构。
在拓跋焘坚持下,这些官位里都吸纳了汉人。
3.地方分州、郡、县三级管理。与南朝宋差不多。
现任皇帝拓跋焘经过多次实践,深知一点:魏国要统一北方、与南朝宋抗衡,朝廷必须吸纳更多汉人为官,赋予他们更高职位。
因为,对付其它民族政权,尤其是汉族政权,还是汉人的计策最好使。
所以,现在的魏国朝廷里,汉人崔浩位居太傅,成为三公中的第一人、朝廷最高官员。
汉人太傅崔浩、侍中张黎,与鲜卑人中书监穆寿、侍中古弼,这四人组成太子东宫府四大辅臣。
但是,魏国朝廷与其它朝廷一样,并不是表面看起来这么平静,反而是内部权臣斗争不断。
不但有鲜卑势力与汉人势力的明争暗斗,就是鲜卑族权臣之间,也有诸多冲突。
皇宫与东宫的臣子间也是如此。
比如,皇帝拓跋焘身边的宠臣、太监宗爱,与太子身边宠臣、给事中仇尼道盛之间,就结下了很深的梁子。
一想到这些,拓跋焘就头疼。
他看着正襟危坐的太子,换个话题,平静问道:“太子,朕命崔太傅组织人写咱们鲜卑族建国史,进展如何?”
拓跋晃没想到老爹突然提起这档子事。
他稍作沉吟,答道:“回父皇,崔太傅对此事非常上心。儿臣听说他殚精竭虑,常常熬夜,还提醒过他几次。据崔太傅自己说,再检索、补充一些内容,就可结稿了。”
“好、好。”拓跋焘道:“咱们鲜卑人过去骑马游牧,居无定所。得先祖庇佑,如今历经数代人艰苦卓绝奋斗,总算建立了稳固江山。这段历史就该详细记下来,让后世子孙万代铭记,也让其它族人知道。”
他顿了一会,接着道:“修史这件事,是大事。太子请记得叮嘱崔太傅,一定要如实记录咱们的过去,不要学司马迁,据个人好恶避重就轻、胡编乱造。咱们也把这规矩代代薪火相传。这样坚持下去,迟早咱们鲜卑文明能与汉族文明比肩。”
见拓跋晃不停点头,拓跋焘最后道:“朕一想到朕做的每件事,将来都会记在历史书上,朕就不免心生惶恐,做任何决策时就会慎重一些。历史书的最大价值,就是秉笔直书啊!”
拓跋晃一边点头,一边收起心中的一个念头。
因为他刚才想说的是:听说崔太傅在提及拓跋家族先祖时,将父子不失睦、兄弟相残、父纳儿媳、侄收婶娘这样的恶史都详实记下来了。
这种事,在游牧民族中司空见惯,根本不算啥。
但鲜卑族已经脱离游牧习惯,确立了新的文明标准。仍然把那种糗事记录在史书中,是不是不太妥?
但父皇刚才肯定地说:史书的价值在于秉笔直书。
拓跋晃便打消了让崔太傅把那几处改一改的念头。
拓跋晃是这样心思,父子俩便接着闲聊一阵,结束了谈话。
*****
萧西风接到肖师姐通知,随她一起去河套以北的大阴山,在那里的阴泉旁修炼一个月。
这是日游将、卒参与魏国灭佛行动后,阴卒司下拨给日游所的奖励。
萧西风依然表露出淬魂五层的修为。
之前没有对肖师姐说实话,他索性将错就错,隐瞒下去。看看她什么时候发现自己的秘密。
尽管他以淬魂五层修为,单独御风或驾云,穿越阴阳两间已经不成问题。
但肖师姐还是要他与她一起,以淬魂八层修为的速度赶路。
萧西风最近接触的阴修多了些,加上自己的修为也进步很大,他对低阶阴修的直觉也敏感了许多。
他强烈预感到:肖师姐已经达到淬魂八层圆满,只需一点契机,就该突破淬魂九层了。
这次到大阴山,有灵力充沛的高级阴泉助力,肖师姐的突破应该是水到渠成。
二鬼驾云赶路,自然是以魂体状态在云层上面穿梭。
这样的穿行速度,长安城到大阴山,只用几盏茶功夫就抵达 。
大阴山,就是位于黄河以北、大漠之南的那条东西走向的大山系。
它的南边,就是黄河“几”字形区域的前套平原、后套平原、西套平原、河南地。
前套平原即后世以鄂尔多斯为中心的土默川平原,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敕勒川;
后套平原就是巴彦淖尔平原;
西套平原即以银川为中心的宁夏平原。
南北朝时期的河南地,即鄂尔多斯高原。与后世的河南省不是一码事。
秦始皇时期修建的着名“秦直道”,就是由长安城北的甘泉宫出发,一路向正北直行,在鄂尔多斯高原上,经甘泉县、康巴什,到达包头市。
大阴山之北,就是茫茫大沙漠。即后世的蒙古高原。
几千年来,这里总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争夺资源的主战场。
大阴山南北的每一寸土地,都被人类、牲畜鲜血浸透过无数次。
人死魂不灭,魂魄由阴卒司鬼卒、鬼将收走,交判官司判决。
然后,有的下油锅、有的投入忘川湮海沉沦。
绝大多数被轮回司打入轮回,或者重新做人、或者堕入畜牲道。
而人死后还有两样物资:肉身和精血。
精血为人之阳气所凝。人死后被高阶阴修收走,用来炼丹。
肉身为人之阴气所载。人死后肉身与土壤、草木、河川混为一体。
因此,葬尸之地,阴气则重。尸体越多,阴气越盛。
阴山山脉之阴气,在整个蓝星球,少有出其右者。
阴间大修士在这里布置了强大阵法,在阴山山脉之北坡凿通许多阴泉,将浓郁阴气保存在这些泉眼里。
是以这里成为阴修修炼宝地。
非常巧合的是,北魏六大军事重镇,全部设在阴山之北。
它们自东向西排列,分别是:怀荒镇、柔玄镇、抚冥镇、武川镇、怀朔镇、沃野镇。
这里是典型的阴阳交汇区域。
萧西风从肖师姐的闲聊中得知:他和肖师姐等这批阴卒司受奖修士,来阴山之北阴泉修炼的同时,轮回司也来了一批鬼帅、鬼将。
他们来修炼的同时,还担负着一项任务:为特殊魂魄挑选投胎目标。
也就是找特殊孕妇、让特殊魂魄投胎。
这是源于轮回司的一项试验:他们精心挑选、改造了一批魂魄。然后计划在今后的几十年里,将他们陆续投放在合适的胎体中。
轮回司的目的,是看看这些特殊魂魄在人世间的行为量能。
轮回司挑选的投魂地正是阴山之北的六镇。
因此,这批被轮回司打上特殊烙印的魂魄,将于今后几十年中在六镇出世为人。
萧西风和肖师姐所不知道的是:这批人将是未来改变华夏历史的风云人物。
他们的名字,在后来的很长历史时段里,个个都如雷贯耳:尔朱荣、高欢、宇文泰、贺拔岳、独孤信、侯景、杨忠、李虎、……等等,就在这批魂魄里。
熟悉中华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些人正是隋唐盛世的开拓者、中原后世文明的奠基人。
这批人中还有一位,名字叫郦道元。他是历史人物中的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