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到期,日游所五组的阴泉修炼奖励结束。
这里的灵力太丰沛、太难得了,300多鬼卒、鬼将恋恋不舍,但也不得不出关。
这些阴修中的一半以上获得了突破。
赵作义师兄成功突破到凝婴境,成为二境阴修。
这也意味着他获得初级“鬼帅”称号。
淬魂六层之下是鬼卒,七、八、九层是鬼将。
凝婴境统称鬼帅,分初级、中级、高级三阶,对应凝婴境的三层小境。
肖灵师姐如期突破到淬魂九层。
萧西风由星狗压制着,稳定在淬魂七层。
他斟酌之后,将自己境界显露为淬魂六层。算是随大流晋了一级。
出关后,肖灵找到萧西风,告诉他两件事:
1.五组组长方明、副组长赵作义两位师兄,最近都突破到凝婴境了。
方明师兄没来大阴山,他是因另外机缘突破的。
按惯例,他们二位将高升到阴卒司担任其它职务。
肖灵被任命为五组组长。
2.萧西风有新任务:与刚晋级淬魂九层、升为副组长的另一位鬼将莫严一起,去平城驻扎。
肖师姐暗示那里可能会再起一场腥风血雨。
萧西风自然服从安排。
他在肖师姐介绍下,与莫严师兄见了面。然后一起去魏国首都平城。
肖灵等修士也各自回归自己岗位。
*****
平城即后世的大同。
鲜卑族是东胡的一支。
东胡王朝被匈奴冒顿灭国后,他们这支逃到大兴安岭北部鲜卑山一带。
为了避开匈奴人追杀,他们不敢再以东胡遗民自居,对外自称鲜卑族。
从东胡王庭逃出的还有一支。他们逃到大兴安岭南部的乌桓山一带,自称乌桓族。
这一支后来被曹魏所灭。
东汉时,匈奴人被窦宪将军赶到漠北后,阴山以北、杭爱山以南的广袤区域荒无人烟。
鲜卑族便开始西迁、南进,占据匈奴留下的空地。
渐渐地,他们分成三部:慕容部、拓跋部、宇文部。时人称东部鲜卑、中部鲜卑、西部鲜卑。
他们都建立政权,首领自封“可汗”,政权称“汗国”。
公元315年,西晋朝廷封拓跋部首领拓跋漪卢为代王,建立代国,王城在盛乐城。
盛乐城在后世内蒙林格尔县境内。位于呼和浩特市南40公里左右。
公元386年,拓跋珪即代王位,改国号为魏,盛乐城成为首都。
公元398年,拓跋珪将都城南迁600里,至平城,并在那里称帝。自称魏国。
后人为了将其与曹氏魏国区分,称之为北魏。
公元439年,拓跋焘灭了北凉,统一北方,结束北方五胡十六国时代。
到这个时候,北魏境内的民族,主要的就是所谓的“五胡”加上汉族。
而统治阶级是第一位的鲜卑族和第二位的汉族。
鲜卑族以八个部落为主,分别是拓跋氏、纥骨氏、独孤氏、拔拔氏、达奚氏、伊娄氏、丘敦氏、俟亥氏。
西晋“永嘉之乱”后,靠近晋国南部的汉人门阀选择衣冠南渡,比如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颍川庾氏等。
而北部的大族门阀则选择留在原地,比如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
留下的这些门阀都有悠久传承。
家族历史经验证明,外族入侵分两种:抢完即走、占领统治。
对于前者,大家族们只有一条路:联合起来抵抗,争取损失最小。
对于后者,大家族们十分清楚:外来者必须依赖当地大族才能形成有效统治。
南下的鲜卑族各支,显然属于后者。
他们想占据晋国原先地盘,驻军、建国、设置郡县、收税…等等等等,不依靠当地汉人,不仅占领意义严重缩水,而且不可能达到目的。
某种程度上,这些汉人大族甚至可以吊鲜卑族胃口,与这些征服者讨价还价。
这在中原历史,甚至全球历史上,屡见不鲜。
永嘉之乱后,留在北方的汉人士族,最具影响力的是四家: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北魏三代皇帝:拓跋珪、拓跋嗣、拓跋焘,都有入主中原的野心,也有驾武御文的睿智。
他们都深知借助汉人大才的必要性。所以他们三位对这四大家族采取极力拉拢政策。
三位皇帝先后力排众议,强势吸收一些愿意合作的汉人儒硕入朝为官,并扶持他们登上高位。
崔浩就是魏国朝廷汉人官僚的杰出代表。
崔浩生于公元381年。他的先祖崔林为曹魏国大臣,最高做到司空。
而他的父亲崔宏爵封白马公,最高职务是吏部尚书。死后也被追授司空衔。
太尉、司徒、司空,就是所谓的“三公”,基本上就是朝官的天花板。
西晋司马炎篡位时,因为出力的大人物太多,朝廷现有职务不够分配。
于是,司马炎另辟蹊径,在三公之上,又叠床架屋,设立了太宰、太傅、太保三个官职,称三上公。
而崔浩的职务,正是三公之一的司徒。比他父亲和先祖的司空,排序更前一位。
早年,崔浩被拓跋珪赏识,担任其秘书郎,后转着作郎。
拓跋嗣时代,他被提拔为博士祭酒,封武城子爵位。
在皇帝向他征询太子人选事宜时,崔浩极力举荐长子拓跋焘。
拓跋焘得立太子后,崔浩成为东宫太子府辅臣,太子太傅。
太子太傅不是三上公的太傅。
不过,朝中许多人都直呼崔浩为“太傅”,以示尊崇。
拓跋焘继位后,崔浩作为拓跋嗣遗命的六大辅臣之一,是唯一的汉人。
他得到拓跋焘更大重用,官拜太长卿,晋爵东郡公。
在皇帝拓跋焘看来,这位比自己年长近30岁的老臣,是爷爷、老爹留给自己的良擘。
有据可查的是,他有几次力排众议的建言,对国家命运起了关键作用。
第一次是在“迁都之争”时。
从东汉到东晋、南北朝时代,在气候学上,是北半球“小冰河期”。
小冰河期的特点是:气温比正常年份,平均要低几十度。
最极端情况时,渤海湾都会结冰封冻。
面对这样严酷的自然条件,北方民族、部落,会拼了命地尽量南下。
明元帝时,415年,朝廷太史令于亮、苏坦等人,引经据典,联合一帮大臣,劝说皇帝迁都邺城。即后世河北邯郸。
崔浩则与成德侯、特进太医令周澹二人极力劝阻。
最终皇帝没有选择迁都。
后来事实证明,那次不迁都是正确的。
因为,当时魏国南部的许多民族部落,表面臣服于拓跋鲜卑部,但实际上还是持观望态度,有各种备选方案。
如果魏国那次选择南迁首都,便会在南部各族人面前暴露拓跋鲜卑部军队人数并不太多的底细,有可能引致各族、尤其是汉族人生出反叛之心。
而且,魏国首都南迁后,北部防御减弱,北方柔然大军必然趁机拼死南侵,魏国在北方难以组织有效反击,北方很可能落入柔然人之手。
那样一来,魏国能否守住新都邺城也难说。
公元416年,南朝宋国皇帝刘裕攻打后秦,准备进取关中时,向魏国借道黄河行军。
魏国满朝反对,只有崔浩表示应该同意。他认为:刘宋与后秦交战,对魏国是好事。
魏国最好先支持刘宋国拿下关中,然后去刘宋国手中抢夺关中。这比从后秦手中取关中要容易得多。
因为关中是后秦命根子,而对刘宋国来说只是偏远故土。
前者会为了关中拼命,后者则不然。
皇帝拓跋嗣没有采纳崔浩等人意见,而是出兵阻扰刘裕进军。
结果,魏军遭到刘宋军“却月阵”重创,并没阻挡刘宋军计划。
后来,关中被刘宋国攻克。
不久,匈奴胡夏国发兵争抢关中,果然没费太大劲就得手。
仅仅这点即可证明,崔浩的判断非常正确:从刘宋手中取关中,难度小得多。
公元424年,拓跋焘刚继位不久,刘宋国与胡夏国联合起来,从南面、西面进攻魏国。
在确定重点打击对象上,魏国朝臣一面倒,都表示要全力对付南方刘宋国。
又是崔浩独树一帜,分析利弊得出结论:对南防御、对西强攻策略最佳。
拓跋焘采纳崔浩建议,率大军亲征,攻下胡夏都城“统万城”,占领了胡夏国大片国土。
刘宋军却没作出太大反应。
这次崔浩又判断对了。
之后,崔浩坚持的几件事,也非常正确,而且都是拓跋焘亲眼见证的:
公元429年,在痛揍柔然或胡夏选择上,崔浩选柔然。
皇帝采纳崔浩建议,大军出征柔然,结果大胜。
柔然被赶到漠北深处。从此再不能对魏国形成大的威胁。
最公元439年,在是否讨伐北凉问题上,崔浩与中书侍郎李顺针锋相对,坚决主张收拾北凉。
拓跋焘采纳崔浩建议,出兵一举覆灭北凉。
后来审讯俘虏得知:李顺早已被北凉收买了,成为内奸,一直在魏国与北凉间玩无间道。
至此,北方统一,五胡十六国时代结束。
只剩南朝宋国与北朝魏国对峙。
……
凡此种种,从拓跋珪到拓跋嗣、再到拓跋焘时代,崔浩的功勋不断积累,地位越来越高。直至仅次于录尚书事的太子拓跋晃、成为次宰。
只不过,崔浩老来放松警惕性,冒险主持编撰“国史”。
并且,他在谄媚小人撺掇下,沽名之心泛滥,将“国史”刻于石碑,置诸公道之旁,供世人观瞻。
他的这一举动,给自己招来灭族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