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西风得到莫严师兄提示,可以在建康城内自由走动,于是出门去了一趟原彭城王府。
他在前世与彭城王刘义康有些缘分。
这次去看看,原本也没指望有什么惊喜。只是了结心愿而已。
结局与他自己料想的一样:彭城王落难,王府大院也已破败不堪。
旧时王府堂前燕,早已飞去其他王府家。
彭城王府与宋国皇宫也就几十丈之隔。
萧西风一时好奇,想进去瞧瞧。
结果,他被鬼帅级别的阴修阻拦。
由于违反鬼修规矩,差点吃了挂落。
万幸对方听到肖灵师姐名字后,态度改观了许多。
最后对他网开一面,只是教训几句完事。
否则,还不知要受到怎样处罚。
由这件事,萧西风得到一点提示:凡人皇宫,既有宿卫军守护,防范敌人;也有阴修值班,防范敌鬼。
只是他还没搞清楚,那位值守皇宫的鬼帅前辈属于地府哪个部门。
他想着等下次见到肖师姐时问问她。
萧西风受到这样一次惊吓,感觉自己还是太缺乏独自闯荡江湖的经验。
他便回到紫云道观,潜入地下阴泉,老老实实进入修炼状态。
他决定:除非莫严师兄指令,自己不再到处乱跑。
凶险太难估测了。
*****
萧西风闯皇宫被拦了回来。
如果他没被拦住,就会赶上皇帝刘义隆召开的一次重要御前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题就是“北伐”。
参加会议的人有:
主持人、皇帝刘义隆。
皇帝亲弟弟、太尉、江夏王刘义恭。
皇长子、太子刘劭。
皇二子、始兴王、南徐兖二州刺史刘濬。
皇三子、武陵王刘骏。他刚在三个月前救援悬觚城不力、吃了败仗,被降职为北中郎将。
皇四子、豫州刺史、南平王刘铄。
皇五子、庐陵王、扬州刺史刘绍。
皇六子,广陵王、雍州刺史刘诞。
以上全是皇家骨干、刘宋国大股东。
最年幼的皇六子刘诞刚满18岁。
有幸与会的臣子有:
吏部尚书江湛;
护军将军萧思话;
太子詹事、前军将军、丹阳尹徐湛之;
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
辅国将军府司马、彭城太守王玄谟;
……等等。
由于会议主题明确,一整套礼仪完毕后,各就各位站定。
皇帝刘义隆也不啰嗦,直接宣布讨论“北伐”之事,并要求大伙发表看法,正面、反面都说出来,畅所欲言。
这种会议,会前当然有沟通。浓浓潜规则下,不会冷场。
王玄谟首先出列,抱拳发言:“禀皇上、太子殿下、各位亲王、各位同僚,微臣认为:北伐时机已到,天时地利条件成熟,应该尽快付诸行动。”
“首先,魏军三个月前越境劫掠我国南顿、颖川二郡,围攻悬觚城42天。是他们先挑起战事,道义在我们这边。咱们出兵北伐,是有理伐无道。”
“第二,拓跋焘前阵子屠灭崔浩为首的汉人四大家族,激化了民族矛盾。咱们此时北伐,旗号就是救同胞于水火,势必能得到北地汉人的响应。”
“三,现在是五月,再过两月雨季就到,届时淮河直通黄河的三条水道则全面通畅。是咱们进攻北方的好时机。”
“四,这么多年来,得皇上励精图治,我国实力大增。军队、武器、船只、粮草都有充分准备。”
“微臣认为北伐势在必行、越快越好!”
“多谢皇上,多谢太子殿下、多谢各位亲王、同僚,给机会让微臣一吐胸中块垒。微臣发言完毕。”
在座诸人,王玄谟级别最低。
他却抢先发言,显然是得到提示、有人安排的。
他口若悬河、舌绽莲花,讲得头头是道,很有感染力。
王玄谟说完,回到自己位置。
刘义隆微笑看看众人,道:“朕闻玄谟陈说,顿生封狼居胥之感啊。诸位说说看,王太守的意见如何?”
江湛抱拳出列,接话道:“微臣完全赞成王太守意见。胡人犯我疆域,屠我同胞。是可忍孰不可忍?”
说完,他即归位。
接着是徐湛之。他的意思与江湛一样。
气氛沉静了一息,沈庆之出列,抱拳对着上首皇帝行礼后,又对太子、江夏王拱拱手,然后道:“微臣认为,治国如治家。耕种之事,可问农奴;纺织之事,求教婢女;伐兵之事,可询卫士。我军以步兵为主,魏军几乎全是骑兵。多年前,到彦之、檀道济二位将军,伐北尚不得成。而今吾国之将,谁堪比拟二位将军?王太守一介书生,谈论兵事,吾担心赵括之害啊!”
沈庆之说完,团团拱手,回到原位。
殿内安静了一会,萧思话出列,行礼后道:“臣以为沈校尉所奏,言之在理。我国伐魏时机尚不成熟。”
说完,他退了回去。
刘义隆皱了皱眉头,道:“当年伐魏不得,乃因到彦之中途生病、檀道济养寇自重。北军擅长骑射,吾军正是要扬长避短,利用雨季、船运、水师等优势,击其弱点。”
他看着太子,平静问道:“太子对沈校尉、萧将军看法,以为如何?”
刘劭知道避不过,于是上前半步,拱手弯腰道:“听了王太守发言,儿臣也有豪情勃发。不过沈太守之论,也很在理。”
众人都听出来了,太子并不赞成立即北伐。
大殿气氛顿时有些诡异。
刘义隆:“江夏王,卿弟意思呢?”
刘义恭就站在皇帝对面。
他拱手笑道:“回皇上,若陛下心中已算计妥当,臣弟愿代陛下出征,赴前线去督战诸将。请陛下恩准。”
“好。不愧是朕的肱骨大臣。”刘义隆大喜:“朕准了。”
刘义恭上前一步,抱拳躬身道:“臣弟多谢皇上!”
刘义隆又看看其他几位皇子。
他们纷纷抱拳弯腰,先后表态:“儿臣听从父皇号令。”
刘义隆满意点点头。
随即,他从龙椅上站起,沉声道:“众人听令!”
所有人立即抱拳,齐声道:“微臣在!”
刘义隆:“此次北伐,朕意已决,无需再议。现在,朕宣布任命书和行动计划。”
众人挺胸,齐声道“喏!”
“北伐大将军、大司马,江夏王刘义恭。持节前线,有便宜赏杀之权 。”
“东路军总都督,武陵王刘骏。领军统帅辅国将军萧斌。王玄谟升宁朔将军担任先锋、沈庆之为副将。”
“东路军战船一万艘,将士20万,由徐州入黄河,先攻碻磝,再沿黄河向西推进。”
“中路军总都督,南平王刘铄。先锋臧质、副将王方回、刘康祖。领步骑十万,进攻许昌、洛阳。”
“西路军总都督,广陵王刘诞。先锋柳元景,副将鲁方平、薛安都。率五万大军出襄阳,攻打弘农,剑指长安。”
“另外,梁、南北秦三州刺史、宁远将军刘秀之率本部3万兵马,自秦梁袭扰汧陇,配合进攻。”
“全体将士,务必同仇敌忾、上下协力,击溃魏军!”
最后一句,刘义隆有些歇斯底里。
“臣弟遵令。”
“儿臣遵旨。”
“微臣遵旨。”
所有人都大声喊道。
皇帝不要太监宣诏,而是亲自当面口谕。
众人既感热血沸腾,也觉得压力山大。
……
刘宋皇帝御前会议,所谓“商议北伐”,其实是没有商量余地的。
刘义隆早就与亲弟弟、太尉、江夏王刘义恭密议了几次,拿定了主意:举全国之力北伐魏国。
御前会议上,皇帝公布的“三路出击、一路袭扰”方案,也是两兄弟商定的结果。
会议结束后,刘宋全国立即进入备战状态。
现在是五月,七月雨季开始后,河水暴涨,各航道通航能力大增,是一年中运输军队、武器、粮草供给等人员物资的最佳时机。
南北朝混战到如今,变成宋、魏两国对峙。它们都想吞并对方,却都不敢轻举妄动。
这是因为两国各有优势、劣势。
僵持也好、决出强弱也好,都受到某些条件制约。
首先是地理条件。
这里不得不提及“中国”这个概念。
“中国”最早出现在西周金文体《尚书》中,那时的“中国”概念,是指夏商周以来,“华夏民族”居住的区域。
这个区域的地理位置,不同历史时期,并不是绝对固定的。
有时更靠西部,有时往东移,有时向南边发展,有时又占了北边一些地盘。
大致上是在后世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区域。
《尚书》里,华夏民族居住地之所以用“中国”概念,是因为东、南、西、北都有其他民族居住。
那就是所谓的“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这四个明显带贬义的概念,是华夏民族对其他民族的称呼。
其实就是指后来的东胡、鲜卑、匈奴、羌、氐、羯…等民族。
也就是东方的越国、南方的楚国、西域各国、北方东胡或匈奴政权。
“中国”不断向东、南、西、北扩大地盘,融合族群,概念代表的区域也不断变大。
但是可以说,一直到很晚,“中国”只是一个“地理+文化”概念。
“中国”正式成为法律概念,要到1869年。
那年,清朝政府与沙俄政府签订《尼布楚条约》。
条约上,两个缔约主体,一方是“沙俄”,一方是“中国”。
这个“中国”,就是清朝政府代表索额图、佟国维,用来代替大清政府的名称。
自此以后,涉及到国家关系时,“中国”才成为这一片区域核心国家的称呼。
在此以前,秦、汉、晋、南北朝国家、唐宋元明清,都是以自己的政权名称代表自己国家名称。
正因如此,东周时期的那些国家名称,在历史上反复出现。
比如,曹丕夺汉,他建立的政权是“魏国”,这个“魏国”,也就是春秋晚期,“三国分晋”产生的那个“魏国”的名称。
曹丕自称“魏国”,也是复辟东周魏国的意思。
同样地,拓跋珪将自己的国家名称,由“代国”改为“魏国”,也是想表明:自己的道统来自“东周魏国→曹氏魏国”。
同理,司马炎篡魏,将国号改成“晋”,也是要表明:自己就是春秋霸主“晋国”的继承者。
刘裕将国号定为“宋”,也是用春秋时期的宋国定位自己,表明自己是有道统传承的。
后来出现的“齐”、“周”、“陈”…等等,都是同样原理。
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无论这片区域的政权名称怎么变,其地理格局变化却不大。
具体来说,这片区域的地理格局有两道明显分界线:东西分界线、南北分界线。
东西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山脉—雪峰山脉。
这几座东北—西南走向的山系,将这片区域的地界分成两部:东部地势低、整体平坦;西部地势高、整体是山系连绵且多崎岖。
而这片区域的南北分界线是秦岭—淮河。
秦岭西起陇南(甘肃南部),东至南豫州大别山,东西长3200里,南北最宽200里、最窄20里,海拔高度在2000—2800米之间。
淮河发源地正是秦岭的东部终点,大别山系中的桐柏山。
它向东而去,一路吸收许多支流水系,穿州过郡直达东海。
淮河流域东西全长2000里左右。
在秦岭—淮河以南,相距大约平均500里,是南方的母亲河长江。
秦岭—淮河以北,相距大约平均700里,是北方的母亲河黄河。
淮河是南方刘义隆宋国的生命线。黄河是北方拓跋焘魏国生命线。
长江—淮河—黄河中间这片宽约1200里、长约2000里的区域,就是双方经常发生争夺战的地方。
对于南方刘宋国来说,长江是腹地。一方面,它是天险,不需花太多心思去守。另一方面,不可能全线防守长江:守不起也守不住。
因为长江多数处于平原地带,要过江太容易了。
所以刘宋国的北部边防是守淮。
若干年后的1949年1月,当淮海战役结束,北方胜出时,国际上预测中国局势,出现几个版本。
其中一个是“划江而治”:以长江为分界线分南、北两个国家。
这纯粹是不懂中国地理的扯淡。
南方政权没守住淮河,中国则不可能南北分治。
只会出现两种可能:一方吞掉另一方、或成立联合政府。
联合政府这玩意,正是交战双方在苏联操纵下,于20年前共同推翻的东西。怎么可能再去成立它?
那就只剩一种选择、一个可能:死磕,一方胜出独享政权。
结果是北方胜利。
时间回到1500年前,南方政权刘宋国决意北伐,军事部署正是由长江沿线出发,在秦岭—淮河一线集结,分几个点同时向黄河推进。
南方宋国在秦岭—淮河一线的三大军事要地分别是:东部淮北第一重镇彭城(徐州)、中部淮南第一重镇寿阳、西部秦岭\/淮河衔接处第一重镇襄阳。
这三处都是水陆交通发达枢纽。
反观北方:魏国军队优势是擅长陆战、阵地战;劣势是不擅长水战、攻城战。
刘义隆选择七月攻打拓跋焘,正是想避开魏军优势,发挥己军优势,利用雨季、以水师出击,攻打黄河沿岸要塞,然后坚守据点、巩固并逐步扩大战果。
可以说,刘义隆的想法是非常好的。
正如彭城太守王玄谟所言:天时地利都在宋国。
王玄谟不敢提“人和”;
参军沈庆之则明确指出刘宋国缺乏“人和”:昔日到彦之、檀道济那样的大将军,北伐都以失败告终。何况宋军如今的将领,没一个比得上到、檀二位。
不过,刘义隆则对王玄谟抱以厚望:他觉得王玄谟就是自己的白起、韩信,一定能取得北伐胜利。
刘义隆也是一位聪明绝伦的君主。他岂不知大兴战事,“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他已与王玄谟讨论过多次,对后者的军事素养十分欣赏。
在他的心中,王玄谟就是自己此次北伐的“人和”。
至于到底是不是,只有等事实来检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