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了,收到了。”驰蘅飞身自马上一跃而下,随后解开马儿身上挂着的牛皮水袋,“咕咚咕咚”喝了两口,抹了抹嘴,又接着说道:“闪电不是已经回去送信了吗?凭它这速度,这会儿肯定早就飞回大荒了下,指不定嫂夫人接到你的信件,如今已经启程了呢。”
黎戎英挺的剑眉依旧紧紧拧着:“闪电一惯跟着我等在边关,它对大荒的路线不太熟悉。况且,他和秦岭在岭南待了多年,只怕它不适应。“
“别忧心啦,就算闪电不熟悉路线,嫂夫人身边还有冬藏呢。闪电熟悉冬藏,不会出问题的。且冬藏经过严苛的训练,目前是除了你之外战斗最强的,她在嫂夫人跟前,你且放心吧。”
“嫂夫人要是在京都,肯定是我们的一大助力。”驰蘅一边说着,一边忧心忡忡地看了一眼黎戎:“你脸色不好,没事儿吧?”
黎戎微微摇了摇头。
驰蘅拧紧眉头,直言道:“虽说皇上急召少夫人回京,指不定大的什么不好的主意。不过,对咱们来说,倒没太大影响。
南蛮最近愈发不安分了,这几年,耶律无极战死,黎家军震慑,他们算是消停了不少。可如今耶律无极的小儿子耶律隼,杀了耶律齐,成了新的王。耶律隼和耶律齐也可不一样,他好战,心狠手辣,绝不是一个好对付的。赵家军对上耶律隼,可讨不到便宜。最近已经连败两次了。朝廷又兵无将,倒是给了咱们机会。”
黎家军当年的盛况,便是天下有才有智之仕,必入黎家军。
这也是黎家军杀之不尽的缘由。
天下将领,若是凡与黎家军有瓜葛的都杀了,那将无将可用。
此番但凡启用黎戎旧部中的将领,那就是黎家军翻身之日。
其实,以黎戎昔日声望,通敌卖国的罪名也就是忽悠无知百姓,军中无一人信过,但凡黎戎振臂高呼一声,将士们必然跟着他直捣黄龙,可他...算了,不提也罢。
“阿戎,你的身体越来越差,这毒就怕夜长梦多。进京之后旁的事儿还能放一放,取萧远山的血却是迫在眉睫。”
驰蘅说的这些,黎戎心里何尝不清楚?他心中已有成算,只是担心阿暖她们进京,恐不会安生。
如今局势纷乱,和阿暖一起进京的还有国师大人。他们这位国师大人,得罪的人可是不少,从前他武功天下无敌,毒蛊双绝,无人敢惹,可现在他老人家中了毒,和寻常老人家没有区别。若是被人知晓,怕是要出大事儿!
“我到底还是将阿暖卷入了这混乱的局势之中。”
他声音带着几分颤抖,终叹气道。
“卫恪,即刻再调最精锐的一队人马,立刻前往大荒,务必护送阿暖她们平安进京。”
卫恪兀自抱拳:“是。”
驰蘅愣了一下,瞧了一眼即刻去办的卫恪,便是吐气:“这么大动干戈吗?岂不是暴露了嫂夫人的行踪?嫂夫人身边有冬藏呢,能出什么事?冬藏的身手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徒手就能打爆人的脑袋,难道还护不住一个嫂夫人?”
黎戎眉头紧皱,下一秒突然站起身来:“全军听令,两刻钟后出发。”
“阿戎,你的脸色真的不好看,你好生歇歇吧。”驰蘅忧心道。
“我们要抓紧进京,拿到东西后,回头去接应阿暖。”
驰蘅有心想劝,却也知道他这又臭又硬的脾气,只翻了个白眼,拿了一个包子给黎戎。
黎戎推开:“我不饿。”
随后,起身向着马儿走去,只是,才走了两步,高大的身形猛地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旁边的驰蘅瞳孔瞬间一缩,一把扶住黎戎:“阿戎!阿戎!你怎么了?别吓我。”
黎戎晃了晃头,眼前黑雾越发密集。耳边最后一个声音,是驰蘅近乎嘶哑的叫喊。
“来人!赶紧去叫郎中!”
...
清泉村,辽阔的天空突然传来一声鹰啼。那声音尖锐悠长。由远及近。
黎家院子上方,一只巨大苍鹰舒展着宽大的羽翼,在空中盘旋。过了好一会儿,它长鸣一声,猛地俯冲而下。
院子里,冬藏本是手上拿着个糖葫芦,招猫逗狗,闲的无聊的时候,猛地听见声响,骤然抬头。
她眸中精光一闪,下一秒三两下就跃上了房顶,对着头顶苍鹰吹起了响亮的口哨。
下一秒,这只巨大的苍鹰便是回应了一声,而后稳稳地落在了冬藏的胳膊上。
冬藏嘴角勾起来,露出一排大白牙:“好你个闪电,居然还活着呢?这毛溜光水滑的,也不知道是谁给喂的,吃的怪好的。”
苍鹰的脸上带着几分诡异的嫌弃感,扭头不看冬藏,只是一味抖腿。
“嘿!还带了信件回来!是将军的信?”
冬藏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拿了信件,带着苍鹰跳下了屋顶。
一回头,便见临春在盯着她,冬藏顿时瞪眼睛:“看什么看?没见过第一勇士啊?”
临春懒得理她,只伸手:“将军竟然舍得用闪电送信?给我看看!”
冬藏直接将信塞到了怀里:“你算哪根葱?这是将军写给夫人的。夫人现在不在,只等夫人回来再说。”
临春皱眉:“你给我,万一信里有急事呢!”
“不行。”冬藏翻白眼,重复:“这信只能夫人自己回来再看。”
说完,她兀自进屋拿了一大块肉,大摇大摆地提着出去喂闪电了,还笑眯眯的道:“来吧,我的小闪电,给你弄点好吃的。等会儿咱们去山上溜溜,顺便去接夫人回来。夫人瞧见你,肯定开心哈哈。”
说话间,看都没看临春一眼。
临春憋了一肚子气,但想到夫人只是出门去买马车,估计很快就会回来,便不再管冬藏,继续收拾姜暖之的日常用品。
既然要进京任职,短时间内估计是回不来了。
临春按照姜暖之的吩咐,把屋子里的东西能打包的都打包起来。
收拾屋子里头的物件倒没费多大劲,可院子里的这些活物该怎么办?
夫人说,院子里的狗、驴都要带着进京。包括小少爷如今在喂的鸡鸭。
看着这一堆活物,临春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该怎么带。难道都放在马车上一起拉走?这像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