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的合资厂房将会设立在即食面工厂附近,那里已经被划定为轻工业用地。”
老郭笑着补充说:“除了这个关于可乐的合作外,北京方面还提议在那里另外开设一家方便面的合资企业。”
“这件事我已经同意了,地址就选在你们旁边,直接面对面开展竞争。”
“哼!”
何雨柱笑着摇了摇头,不太在意地说:“那家知名可乐牌子就算进入国内,他们的市场部门很快也会意识到,这里的人消费力不是很强,实际上没有多少潜力可以挖掘。”
“除非他们能把价格调到跟咱们这儿普通的汽水一个水平,否则很难打开市场的局面。”
“但要他们为了这个牺牲利润?这显然不太可能。更大的可能性是他们会先观察一阵子,等到时机成熟了再大力推广,抢占领地。”
“国内市场想要成熟起来,至少得等上几年时间。”
“这还是我乐观估计的情况。”
“所以在这期间里,我们必须早早做准备,不能让这家大品牌轻松进来独占优势。”
老郭的脸色很严肃。
这不是夸大其词,而是实实在在的事情。
国内人口众多,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消费能力也随之提升,消费市场越来越成熟。
第一品牌自然不会放弃这样一个全球数一数二的大市场,肯定要千方百计地抢占市场份额。
“那你有什么打算?”老郭认真地问道。
“我的想法其实挺简单的......”
何雨柱说道,“正如你刚才所说,现在的饮料市场非常繁荣,有各种各样的产品可以选择。”
“到时候,就算第一品牌再努力,也只会是市面上多了几种饮料而已,它们能抢走的市场份额是很有限的。”
“你应该也有做过调查,应该知道,除了北冰洋,国内还有很多其他有名的可乐品牌。”
“这些品牌最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二战前由外资投资建立的生产线。”
“战争结束后,国家将这些资产收归国有,然后重新改制上市。”
“就像与京城食品厂的合作一样,如果能够与其他地方的品牌合作建厂,在生产自己的产品的同时,也可以帮助提升他们的品质,促进整个国内饮料市场的多样化发展。”
老郭的表情更显严肃了,他想了好久后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你的想法很好,但可能有些不太实际。”
“这样做的话,前期需要大量投入,并且短时间内看不到收益。”
“不是我们两个人能轻易承担得起的。”
“你也清楚,根据当前的规定,如果我们把所有的资金都投入到国内市场,又不能及时取出来,那海外的业务就会受到影响。”
关于这一点,何雨柱心里十分明白。
目前为了保护外汇储备,外来资本进入比较容易,但要想出去则需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
同样的道理,如果在国内投资获得的收益暂时也只能用于国内,不能马上转出。
如果是小额投资还好办些,因为成本较低,慢慢总能挣回来。
但如果大规模注入资金,重心全部放在国内,无法形成有效的现金流,这对一个大集团来说并不是好事。
“这事儿,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办好的。”
何雨柱解释说:“也不需要一次性全都投进去,可以一步一步来。先试着投入一部分,等有了盈利之后,既然短期内拿不出来也就不用拿出来,就这样像滚雪球一样逐步增加合作建厂数量就可以了。”
听罢此言,老郭想了想,最后点了点头。
“按这样操作也是个可行方案。”
“不过问题在于,规模有点过大。”
老郭叹了口气,语气沉重地说:“除此之外,我还有其他几件事情想和你商量一下。”
“军方那边有意成立一家合资建筑公司,我们可以提供技术和设备,对方负责人力。”
“如果只是代购设备,我倒是乐意接受。”
“但对于合资公司的事儿,我觉得涉及太多层面,不想过多介入。”
“但是,要是你愿意一起参与进来,我会支持你的决定。”
国门开放之后,国外的朋友越来越多地来到咱们这儿,有些国内的宾馆说实话,在很多方面还真比不上外国的。
“羊城那边,打算合作盖一个五星级酒店。”
“地方是羊城出,咱们出资金,并且拿十年经营权,十年后把酒店交还给羊城。”
“不只是羊城,像是魔都、京城这样的大城市也有类似的念头。”
“这种项目的投入太大了,又特别占用资金,考虑到家族祖籍的关系没法儿直接推掉羊城的好意,对于别的城市的提议我就没答应。”
“你要是有兴趣,咱们可以合伙做一串儿连锁五星级宾馆。”
“还有件事儿。”
“我正考虑着要和红粮集团共同成立一家叫金拱门食品的企业。把金拱门这个牌子带进全国各地,这样对推广非常可乐也是有好处的。”
金拱门这牌子在香岛和东南亚特别火,主要是卖炸鸡还有汉堡。
跟肯德基或麦当劳相比,口味更好些,深受食客们的喜爱。
老郭想在国内把它发展起来,何雨柱也是赞同这一想法的。
红粮属于国家背景,主要是管粮食进出买卖的事儿,算得上一个不错的合作伙伴。
与其携手只会带来益处没有坏处。
至于说搞建筑或者是弄五星酒店啥的就免了吧。
头一项涉及的利益太多,掺和进去不太好处理;而后一件太费精神了。
“现在我忙得很呢,还兼职电视台的工作...”
何雨柱找了个借口搪塞过去,婉转地谢绝了建议,然后转移话题问道:“前不久听闻香岛一群着名的商人都去了首都。”
“商家们个个精明,自然能察觉国内市场的潜力。”
“他们的投资意向怎么样了?”
老郭无奈摇摇头叹息道:“你也知道,商家们总是想着挣钱。”
“哪里有利,就想去哪儿投钱。”
“只是在合资办厂的要求方面,有人觉得条件过于苛刻,想要自个儿开个独立企业罢了。”
“此外,土地政策仅允许租赁不让买卖,让想要从事房地产行业的商贾打起了退堂鼓。”
“现在大部分人还在犹豫不定。”
“而一小部分态度比较友好的投资者虽然有意出资,却也指出了现行规定中的不公之处,希望获得更大一些自主决定的权利。”
“政府承诺会予以考虑调整但具体怎么变尚不清楚。”
“大资本家们保持观望态度,小本商人跟着大鱼的脚步同样采取保守策略不敢贸然行动。”
“因此整体来看招商活动暂时停滞不前。”
稍作停顿,老郭再次感慨道:“之前我去羊城和东瀛的时候遇见了很多当地的企业家们。”
“他们中绝大多数对当前提供的招商引资措施不太满意。”
“很大可能未来的条款会有变动吧,否则吸引外来的资金恐怕很难啊。”
“无论是狮城还是东瀛,在引资时都会提供非常便宜的土地资源。”
“特别是狮城那边,简直是低价甚至是近乎赠送的土地使用权,才吸引了大量企业家前来投资建厂。”
“但是我们这里不愿意放弃过多利益。也不愿意给出其他方面的优惠政策。”
“必须通过合资形式。而且缺少自由控制权,导致收益减半的情况,都是这些投资者所不能接受的。”
从生意人的角度来看,老郭说的确实没错。
站在国家的立场上,这样做也是必要的。
只可惜,整体环境就是这样。
何雨柱也拿不准,这种坚持还能持续多久。
或许就像老郭所说的,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吸引外资,最终可能还是得妥协吧。
第二天,
何雨柱回复了徐主任。
二十万的广告费,让整个电视台都惊呆了。
当时人们月收入大多六七十,一年下来挣不到一千。
这样一个简单的广告竟要价二十万,简直是天方夜谭。
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当天就把这个广告做出来了,在一台上循环播放。
仅仅一张可乐的图片,配的广告词也相当简单:非常可乐,红色国人自己的可乐。
电视节目不多,民众把这则广告当作娱乐看,纷纷好奇询问这款可乐究竟是什么。
广告播放的第二天,友谊商店里咨询这款可乐的人络绎不绝,还卖出去了六百多瓶。
这件事让经商多年的老郭大为震惊。
一瓶非常可乐售价两元,在将来或许很普通,但在这个人均月收入不过百的时代,显然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消费能力。
从一天卖不出几瓶,一下子跃升到日销量突破六百多瓶,显示出了这个市场强大的购买力。
短短三天内,“非常可乐,红色国人自己的可乐”这个广告语就传遍了整个城市,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的新话题。
友谊商店的可乐销售量稳定在了一千多瓶。
喝这款可乐也被视作一种高档的行为,人们觉得能尝到非常可乐是一种值得炫耀的事情。
就连向来淡然处世的冉秋叶,也都好奇地问过好几次这饮料到底好不好喝。
这样出色的广告效果,连何雨柱自己都感到意外,甚至引来了阿姨的电话询问。
次日,《工人日报》的头版刊登了一篇名为《一条广告带给我们的启示》的评论文章,肯定了广告作为一种新事物的意义,像是某种信号一般。
当天,徐主任认真考虑之后,找到了一家外国的手表品牌雷达,想要尝试投放电视广告。
但是涉及到国际关系,没有具体指导方针,徐主任对此犹豫不决。
“何指导,这事能不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