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府。
“你说什么!”
林惜颜盯着自己的婢女,“你再说一遍!”
她的尖叫声令婢女有些发憷,却还是硬着头皮道:“小姐,嘉林县主将沈家在栗城的粮食献给了边关大军,以弥补朝廷粮草达到前的粮食空缺,皇上下旨赐给了沈家一方‘良商济世’的匾……”
婢女话还未说完,林惜颜便已将手边的茶盏砸在了婢女的头上。
“啊——”茶盏在娇嫩的肌肤上划破一道口子,顷刻间便血流如注。
婢女却顾不上这些,噗通一声跪了下来,不断朝林惜颜磕头,“小姐饶命,小姐饶命啊!”
见她这副样子,林惜颜眉头一蹙,有些嫌恶道:“废物,还不快滚出去,脏了本小姐的眼!”
婢女闻言如蒙大赦,顶着满脸的血慌乱不已地退了下去。
身旁的贴身侍女连忙上前安抚道:“小姐莫要动气,当心气坏了身子。”
林惜颜愤怒拍桌,“本小姐如何能不气,本小姐之前在食鼎楼说沈家开黑店,结果皇上现在赐匾额给沈家,说沈家是良商,这岂不是打本小姐的脸?”
之前那些在食鼎楼听见的食客如今还不得笑死她!
还有沈琼华,如今肯定也在嘲笑她!
侍女一噎,一时间有些失言。
那能怎么办,总不能去找皇上,让皇上收回成命吧?
林惜颜的脾气一向不好,侍女也怕她不发泄出来自己遭了殃。
她看了一眼林惜颜黑沉的脸色,试探道:“那小姐想要如何做?”
难不成要对沈家出手?
林惜颜神色晦暗不明,几度变换,最后嘴角勾起一抹笑,“如何做?我什么都不打算做。”
嗯?
侍女眼中闪过一抹诧异,这可不像是自家小姐的脾气。
林惜颜冷哼一声。
方才是她想差了。
她虽厌恶沈琼华,觉得对方水性杨花,左右逢源,明明傍着瑞王,却还勾着安王,就是个脚踩两条船的贱人。
但论其根本,终究是不足为惧。
沈琼华虽被皇上封为县主,却也改变不了她商户出身的事实,即便是沈家被皇上誉为良商,但那又如何?
商户终究是商户,根本上不了台面。
即便是要进安王府,做个侍妾都是抬举了她。
若沈琼华将来真的有进安王府的心思,那她将来有的是手段惩治沈琼华。
毕竟妾是什么东西?
不过一个身份低贱,可以随意任人转手发卖的玩意。
等安王厌弃了她,到时或送人,或打骂,亦或是无声无息了解了她,还不是自己一句话的事情。
何必急于这一时呢?
眼下,她的注意力不应该放在沈琼华身上,而是应该放在周令宜身上。
周令宜这个贱人,之前几次在她面前挑唆,让她去对付沈琼华,害她在沈琼华面前丢尽了颜面。
就是打着她和沈琼华鹬蚌相争,她自己好渔翁得利的算盘。
而自己被她的表象所迷惑,竟被她耍得团团转,简直是奇耻大辱。
幸好周令宜手段卑劣,所作所为连老天爷都看不过去了,让周令芙揭发了她,让自己看清了她的真面目。
她竟真的觊觎安王殿下。
而安王殿下念及永宁伯府,将周令宜视为亲妹,不想伤了周令宜,甚至还相信周令宜没有害她的心思。
林惜颜才不相信周令宜没有害她之心,说不定周令芙死前说的那些话都是真的。
周令宜想要在她和安王的大婚之夜杀了周令芙,再嫁祸在她身上,如此歹毒的计谋,若非周令芙亲口说出来,恐怕她定会中招。
不止有嘴说不清,甚至连幕后黑手是谁都猜不到,只能自认倒霉。
毕竟谁也想不到周令宜一个闺阁女子,会将手插到王府,甚至亲手害死了自己的亲堂姐,就为了嫁祸她,败坏她的名声。
手段之毒辣,着实令林惜颜胆寒。
再者周令宜与沈琼华不同,沈琼华的出身给个侍妾都是抬举了她,而周令宜背靠镇国公府,又有周贵妃这个亲姑母给她撑腰。
即便是安王只将周令宜当亲妹,将来周令宜也不是没有可能借周贵妃的手入安王府。
难道安王还会忤逆周贵妃不成?
周令宜一旦入府,即便是当不了正妃,侧妃的位置也非她莫属。
虽说她这几次与周令宜交锋,周贵妃大多数都是站在她这边的。
但人心难测,谁知道周贵妃后面会不会变。
万一周贵妃变了,一个姑母是王爷生母的侧妃,可远远比沈琼华一个小小侍妾要有威胁的多。
更甚者……若是安王真有缘那个位置,周令宜就是下一个周贵妃,还有太后撑腰。
如此若是生下来的孩子,岂非还要抢了原本属于她的孩子的位置?
不管怎么看,眼下情形周令宜对她的威胁都比沈琼华要大的多。
况且依着之前的种种,周令宜必定是与沈琼华不对付的,不然也不会几次三番教唆她去找沈琼华的麻烦。
她可不能再犯蠢了,免费做了周令宜手中的刀。
以这两人的关系来看,沈家得了‘良商’的牌匾,只怕周令宜才是真的要气到呕血吧。
林惜颜如何看周令宜那是哪哪都不顺眼,恨不能除之而后快。
只是如今她还尚未嫁给安王,名不正言不顺,周令宜所在的永宁伯府又是安王的母家,这才一直忍耐着,只能小打小闹一番。
如今得了这么个‘好’消息,自然不能放过给周令宜添堵的机会。
林惜颜眼珠一转,姣好的面容上浮上一层恶劣的笑意,她朝侍女勾了勾手。
侍女踌躇着上前。
林惜颜轻声说了些什么。
侍女身形一僵,“小姐?”
“按照本小姐说的做!”林惜颜厉声道。
她目视前方,眉眼间尽是张狂。
周令宜,你耍了本小姐这么久,也终于轮到本小姐看一回你的笑话了。
侍女见她坚持,只能颔首应下,转身便退了下去,回了自己所居住的屋子,而后又去了一趟林惜颜的库房。
一炷香之后,侍女带着两个锦盒出了林府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