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欢颜一愣,明显没有想到顾倾辞居然会问这种问题,但很快她就反应过来,顾倾辞这么问是因为她不了解自己。
“这个啊,我觉得每天和朋友们住在一起就很开心,不用面对空荡荡的这么大的一个家,说话都能有回声的地方。”
梁欢颜摸了摸鼻子,笑着看着桌面上的香水:“每天过的都很充实啊,很开心,跟这么多同龄人一块儿生活。”
“每天因为那些小事儿而生气,开心,跟朋友们聊聊今天发生的趣事儿什么的,这样的生活不是很美好吗?”
顾玄和顾倾辞对望一眼。
时隔许久的队内语音再度开启——
顾玄:【这就是有钱人的小癖好吗?】
顾倾辞:【别装,别跟我说你不怀念那段日子。】
顾玄:【这么说倒也有理】
顾倾辞:【说明梁欢颜从小就比较孤独,所以才喜欢那种氛围】
顾玄:【你说的对】
队内语音关闭。
“这么说,你毕业后有回去看老师吗?”
顾倾辞问道。
“没有。”梁欢颜尴尬地笑了笑:“我一个人回去也没意思,还是要跟同学们一起回去,那样才好玩。”
“再说了,校长不是抽过顾玄的耳光嘛。”
说这句话的时候梁欢颜先看了一眼顾玄,然后看着顾倾辞的眼睛:“刘水乐举报我俩那次,校长不由分说打了顾玄一顿,虽然我知道那是一种教育方式,但我还是没法接受。”
顾倾辞和梁欢颜对视,见其眸中清朗坦荡,抬了抬眉毛,嘟嘟嘴,心中的猜想并没有成真。
之前梁欢颜“喜欢”顾玄,隐隐有些跟自己对抗的苗头,她对梁欢颜还是比较有戒心的。
但现在梁欢颜居然能在自己面前提出来这件事,就说明梁欢颜已经想通了。
嗯……这应该算是一件好事吧。
“咱们学校那规矩就是谁谈恋爱谁挨打,在那个环境下是很合适的一件事。”
顾玄挠挠脸,翘着二郎腿,在顾倾辞身边接了话:“一群没考上高中的孩子,很大程度上是有问题的,老师也是为了我们能考上大学才这么做的。”
“老师的那种教育方式固然有失偏颇,但谁也不能否认,从那里走出来的学生,走到社会上都很优秀,他们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学会了懂规矩,有操守,这样的品行是放养式的学校教不出来的,这是很珍贵的一段经历。”
顾倾辞点点头,梁欢颜点点头。
这是不争的事实。
有人说这所学校打人,有人说这所学校太严格,也有人说这样的老师就该被闷头打一顿。
但试想一下,在没有考上高中,没机会上大学的那个情况下,要是直接进入社会,大部分人这一辈子过得都不会好。
上了大学,接受教育,有了文凭,学会更高级的技能,这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是极其重要的。
若是为了一时之气,为了争那口名为“尊严”的气而不去学习,去对抗教育,那才是愚蠢。
再就是说,老师也不是神经病,也不会无缘无故地打你一顿。
你在本应认真学习的年纪去谈恋爱,学习搞得一塌糊涂,结果呢?
你说你爱对方,可是你甚至无法保证对方最基本的的生活开销。
都说有情饮水饱,吃不饱的时候就不说这话了。
只有学到了技能,拥有了能力,能在社会上立足,这样才能给对方提供生活的基础,这才是爱。
爱可以是在上课时课桌下偷偷牵手的脸红,可以是离开学校后在大街上你侬我侬的打闹玩笑,但唯独不能是蹲在奶茶店门口问对方要钱买的那杯八块钱的奶茶。
长远的爱,负责的爱,是有要求的,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梁欢颜一样家境优渥,可以什么都不顾虑。
老师也可以选择不管你,大不了今年本科升学率低几个百分比,这都无所谓。
但老师还是要管你,为的就是让你成才,让你有大学上,让你不至于年纪轻轻就进入社会摸爬滚打。
这是责任,这是崇高的品德。
所以所有毕业生都对那所学校里的老师很有感情,每年放假都会有一大波回去看望老师。
“我们说你挨打那事儿呢,你跟我们扯这些干什么?不由分说就打你一顿就是不合适啊?”
顾倾辞找到了顾玄言语间的漏洞,立马问道。
梁欢颜嗯了一声:“是的,你明明跟我没谈恋爱,就因为刘水乐举报了你,你挨的这顿打完全是无妄之灾。”
“所以我才选择不回去,我接受不了。”
她补充道。
顾玄嗤笑一声,苦笑着摇了摇头。
“这世间哪儿有完全的公平?就算是学校这种比较单纯的环境里,也一定是有不公平的事情的。”
“刘水乐举报我跟你谈对象,是有想追你但没追到手的嫉妒因素在,但当时的我真的能算得上完全无辜吗?”
“老师用这种方式治的是所有学生,这是他的规矩,不能在我身上坏了规矩,那以后让别人 知道我‘谈对象’却没被打,你还情有可原,没人敢打你,但我呢?同学们以后会不会觉得谈恋爱也没事儿?”
“如果在我身上开了这个先例,那就会有一大批想谈却不敢挨打的人去谈对象,这只会让更多人难以安心学习。”
“再一点就是,我是个孤儿,我不想让别人觉得我可怜,也不想让别人过多关注我。”
“也别说老师不考虑我是个孤儿这件事,打完老师才准备叫我家长的,结果叫不来,后面老师对我很好很好。”
顾玄说了一长串,最后选择用一段玩笑话结尾,也算是让对话不要就这么冷下去。
梁欢颜想的没错,从个人出发,确实会觉得老师的教育方法太过极端,不够公正。
可是,这世间确实没有绝对的公正,也没有永恒的公正。
能够做到相对公正就已经是奇迹了。
所以从大局出发,顾玄不觉得这有什么。
哪怕被不公正对待的是自己,顾玄也不会觉得委屈。
高中的一切前提,就是为了更好的未来。
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顾玄都要佩服那两位扎根教学前线几十年的老师的前瞻性。
在那种情况下,未来的美好生活,一定要比当时的一时脑热要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