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钱为庶政根本。
自义军入南京城,接受了原南京城的府库,所得纹银六十余万两,铜钱三四百万,但其所得税赋,大都来自于施行仅仅三四个月的盐课,不过十余万两,于总督府庞大的度之而言,杯水车薪。
没有大量的矿藏,没有煤铁,没有工商业,总督府赋税来源,少之又少。
总督府大堂上,朱和垚看着眼前江南士林的捐赠清单,轻声笑了起来。
南京王家,捐银三万两。
南京陆家,捐银三万两。
海宁陈家,捐银三万两。
苏州贝家,捐银五万两。
苏州毛家,捐银三万两。
苏州毕家,捐银三万两。
无锡许家,捐银三万两。
锡山秦家,捐银三万两。
………………
至于后面捐银万两,数千两者密密麻麻,不计其数。
捐银超过了两百万两!
雪中送炭,远胜于锦上添花。
江南士族之富裕,可见一斑。
“李大人,你可真是老奸巨猾啊!”
朱和垚放下清单,哈哈笑了起来。
杭州黄家,捐银五万两,或许是因为黄家人黄锡衮为当朝汉兵部尚书的缘故,也可能是因为黄家已经投诚于南京总督府。
杭州洪家,捐银三万两,黄洪一家,一荣俱荣,藕断丝连。
昆山徐家,一状元二探花,捐银三万两,其中缘由,不言而喻。
昆山顾家,捐银三万两。
昆山顾家,顾炎武的家族,捐银的却是与顾炎武不睦的顾氏家族。
李之芳满面红光,神色中却有不甘:“恩威兼施,报纸上痛斥,下官再敲打敲打。不过只有两百万两,还是比估计的五百万两少上许多。”
江南鱼米之乡,豪族大户数不胜数,一番恩威兼施威逼利诱下,只是诈出了两百万两,实在有些不满意。
“五百万两!”
朱和垚吃惊于“准岳父”的贪婪,笑声立刻中断,随即摇了摇头。
“李大人,我知道你是干吏,但凡事不能太简单粗暴,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他的“岳父”,心狠手辣,精明强干,简直是个——狗官!
舆论之下,江南士林不得不掏银子出来,看似向总督府示好,实则是为了挽回脸面。
人性,果然经不起推敲。
李之芳讪讪一笑,很是满意“女婿”的赞赏。
能被“女婿”称赞,可是不容易。
朱和垚看了看一旁面色尴尬的黄宗羲与顾炎武,心头明白了几分。
“甲申年,崇祯帝欲调吴三桂关宁军禁卫北京,所需军饷仅仅 100万两纹银。崇祯帝囊中羞涩,内帑只存几万两银子。崇祯帝让群臣筹银,只得捐银二十余万两,调兵不得不作罢,大明无力回天。”
“崇祯帝煤山自缢,李自成入京,追赃助饷,仅仅十余日,所得 7000万两。大明士大夫,忠孝节义,为国为民,让人叹为观止。”
朱和垚看着神情黯然的黄顾几人,正色道:“几位先生,如果这两百万两银子,能够助我义军恢复汉家江山,能复我汉家衣冠,便是值得。”
黄顾二人都是肃然,大明亡了天下,士大夫功不可没。如今江南士林只捐了两百万两银子,还是国事,总督府得之,堂堂正正。
“大人,只要能击退来犯的清军,将来发行国债,便会要顺畅许多。”
黄宗羲未雨绸缪。
李之芳却是皱眉:“徐乾学传来消息,玄烨要御驾亲征,到时必会有数万甚至十万兵马。大人可要做好打算啊!”
徐乾学是顾炎武的大外甥,捐银的同时,捎来书信,清廷会挥兵南下。
“李大人所言极是。虽说我江南义军善战,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人还是要早做打算,不可懈怠。”
顾炎武跟着说道。
朱和垚点点头,精神一振。
玄烨御驾亲征,来的正是时候。
自破了南京城,他就一直在厉兵秣马,积蓄力量,一刻不敢怠慢,就是为了应付将来的大战。
只要击溃了玄烨的大军,天下的攻守大势,就朝义军这一方倾斜了。
“大人,由于南京的战事,今年的秋赋还没有征收。地方府县,已经征了少许,不过都没有解运。还要不要继续征收?”
黄宗羲问道。
“不用了,已经征收的退回去,今岁不征赋税,明年再继续征收。”
朱和垚犹豫了一下,做了决断。
义军破了南京城,所获粮草辎重颇丰,撑到明夏没有问题。
今年的秋赋,就当给江南百姓的见面礼吧。
黄宗羲与顾炎武下去,李之芳却留了下来。
“李大人,有事吗?”
朱和垚放下手上的清单,好奇地问道。
李之芳两鬓平添了许多白发,看来公事上辛苦,不知道是不是乐在其中。
“大人,你和若男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李之芳小心翼翼问道。
自从女儿被营救后,李若男多在杭州与苏州,与朱和垚聚少离多。他心里嘀咕着,莫不是二者之间,出了什么隔阂?
反倒是那个高青,整天给朱和垚端茶递水,煮饭洗衣,比朱老夫人还殷勤,做的和妻子做的事情一样。
这样下去,高青岂不是要成妻,女儿为妾?
“大人,我也不知。我与她谈成亲的事情,但她一直推托,让我先与高青成婚。即便我以平妻之礼娶她,她也不愿意。我想,她或许是在南京关押许久,心理上还没有恢复过来。”
朱和垚心烦,轻轻地一声叹息。
现在的李若男,似乎沉默了许多,也生分了许多。
或许,在南京关押月余,给李若男心理上造成了创伤,还没有愈合。
李之芳头疼:“那大人如何应对?”
朱和垚对女儿的情义无需质疑,从挥军北上攻破南京城便知。
现在,就看女儿什么时候能开窍了。
“岳父,放心吧。只要若男心里还有我,她就是我的妻子,我必不会负她。等击退了清军,我自会娶她!”
朱和垚一声“岳父”,李之芳喜笑颜开,连连点头。
“那最好了!那自然是最好!”
现在就看“女婿”能不能击退清军了。
“大人,刘知府带了两个俘虏进来,说是有要事求见大人。”
张世豪进来禀报道。
两个旗人俘虏进来,向朱和垚行礼。
“曹玺(古尔德)见过大人。”
“大人、李大人,本……小人曹玺,原江宁织造,小人有要事,要禀报大人。”
曹玺抢先开口,他习惯了以“本官”自称,差一点就脱口而出。
“大人,小人古尔德,拜见大人!”
古尔德跟着说道,不满地看了一眼曹玺。说好的他先禀报,曹玺抢先一步。
要不是朱和垚在上面,他已经骂曹玺不要脸了。
“曹玺、江宁织造……”
朱和垚愣了片刻,反应过来。
这不是那位《红楼梦》的作者曹大家的祖上吗?
现在天翻地覆,曹李两家还会不会联姻,家族还能不能延续,有没有曹大家,都不好说。
即便有了曹大家,还有没有那个际遇,能不能写出《红楼梦》,尚未可知。
“曹大人、古尔德,你二人有什么要事?”
李之芳指了指曹玺:“曹大人,你来说吧。”
他二人以前都住在京城,多年前就相识,李之芳对曹玺,态度要温和许多。
“是,李大人。”
曹玺赶紧道:“大人,李大人,小人与古尔德前来,是来禀报有关李若男李大小姐的事情。”
“若男?”
李之芳与朱和垚目光一对,李之芳问道:“曹大人,不妨直言!”
曹玺看了看迫不及待的古尔德:“古尔德,还是你来说吧。”
“是是是!大人、李大人,容小人细细讲来。”
古尔德迫不及待,将李若男失陷南京的事情讲了出来。
“邱浩?绍兴知府邱青的儿子?”
朱和垚与李之芳都是吃惊。
“邱浩,这个够杂种在哪里?”
李之芳惊怒之余,怒吼了起来。
原来女儿陷在南京城,都是邱浩在背后兴风作浪。自己差点和朱和垚翻脸,都是邱浩作祟。
抓住了邱浩,他非活剐了这狗贼不可!
“回大人,慕天颜被杀以后,绿营兵投诚,邱浩不知所踪,想必已经逃之夭夭了。”
刘文石禀报道。
“张世豪,让人在报纸上刊登此事,杀了邱浩者,赏银一万两。活捉邱浩到南京者,赏银两万两。”
朱和垚轻轻拍了一下案几,吩咐了下去。
要不是邱浩,李若男不会陷在南京城,他也不会如此急着发兵北上破了南京城。
总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推动了历史的进展。
他看了一眼曹玺古尔德二人,又看了一眼李之芳,略微考虑片刻。
“曹玺、古尔德,你二人要是想回京,悉听尊便。要是想留下来,会安排你二人一个轻松差使。李大人安排一下去留吧。”
朱和垚在李之芳耳边,轻声说了几句。
李之芳心领神会,连连点头,站起身来。
“曹大人,古尔德,跟我走吧。”
女婿心思缜密,反应极快,做事的手段越来越让人叹服了。
以前,自己以为“女婿”只是个胆大包天的亡命徒,现在看来,“女婿”是个很有脑子的亡命徒,实在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