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大什么大人?”
“大人,不好了,隔壁张将军那边遭到了敌袭!”
“又不是我们遭到敌袭。”
“可……可我们不该去帮把手吗?咱们就跟几公里距离,要是朝廷知道咱们不帮忙,不得降罪于您老人家。”
“没说不帮,三炷香时间后再去吧。”
“……喳。”
赵清廉有自己要忙的当务之急。
他招人过来。
把折子递了过去。
“这也军情折子,火速递到京城去。”
“大人……军情折子?这军情刚刚开始,就有结果了?”
“废什么话,三百里加急送过去!”
赵清廉长袖一甩,背着手来到军帐外,自己这边的人马已经按照战时惯例,集合了起来,准备随时摩拳擦掌过去。
就等赵大人一声令下了。
赵清廉站到高处,眺望过去几公里外的张一家军营部。
正火光冲天呢。
“大人,三炷香的时间,到了!”
士兵们跃跃欲试。
赵清廉在人的帮扶下,慢悠悠跨上战马。
整个队伍就配合赵清廉的缓慢速度前行着。
等来到张一甲这边的时候,敌人留给他们的只有屁。
张一甲从战场拔马回来,看到姗姗来迟的赵清廉,自然心里明白怎么回事,这小小子就是故意的,看着他被人袭扰。
“姓赵的,我要参你!
完全不配合!
坐视友军遭袭!
你和那戏剧里面的潘仁美有什么两样!”
赵清廉倒是一本正经:“我的张大人,您自己部署不利,被偷袭了,倒是埋怨起我来了?这是什么道理?!你我都驻扎不远,为什么你受袭,我没有?”
“你……你,奸险之徒,本大人不屑与你为伍!”
张一甲甩动马鞭离开,所幸这次伤亡才几十人,并不算大,所以他并没有过多计较。
自个是没计较,但是有人计较。
赵清廉发过去的折子,三日后成功递交到了军机处。
身为首辅军机大臣的和珅,看到赵清廉送过来的折子,再看到折子上的内容,只是一眼就知道,该自个表演的时候了。
他拿着折子,第一时间去找养心殿歇息的乾隆爷。
“万岁爷,不好啦,不好啦啊!”
乾隆听到这句话,还以为发生了是什么大事,他的心里并没有任何准备,因为这次派遣的是张一甲这个身经百战的之人,所以心里从来想的都是大捷大胜。
和珅的一句话,把乾隆告的一激灵,从床榻上坐起身来。
“怎么了?怎么了?”
和珅把折子递过去。
乾隆还没展开折子,和珅这边就已经夸大其词起来。
“万岁爷,咱们首战都失败,这是个不好的兆头啊。
张将军一队人马,赵大人一队人马,怎么偏偏他就受到袭扰,死了几十人?
两军未正式交战,就已经露出了弊病,这分明就是布置不力,指挥不力,对叛军的警惕性不够,臣真的担心,这张一甲,能够挑起这次重担吗?”
乾隆刚刚被和珅这进门的架势给搞紧张了。
展开折子,通篇读下来,也就是一件遭袭的小事。
“万岁爷,赵大人的部队就没有遭到袭击,这说明什么?说明赵清廉还是有能力的。”
这边和珅还在说。
另外一边。
由李玉呈过来的张一甲的秘折,也递到了乾隆的手里。
展开。
上面是斥责身为副将,驻扎在防线右翼的赵清廉没有及时增援的言论。
乾隆不由得眉头紧紧皱起。
和珅也大概猜到了是什么,当即火上浇油道:
这点小事就搞的火花四溅?这不是让外人看大清笑话吗?主将副将这般互相推诿。不过问题主要还是这个主将张一甲。
身为主将,问题推给副将,成何体统?
这不是没有担当的表现吗?
自己院子着火了,救火不及,不能怪邻居没有来帮忙。
和珅这句话可谓形容的贴切。
乾隆觉得有道理。
所以他并没有理会张一甲的折子,把他扔在了一旁。
这个时候,门外一声声的嘈杂声。
不用听就知道是该死的纪晓岚刘墉两个老东西。
两人也是不厌其烦,连续几天过来,话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拨款,让前线的将士伙食标准改善改善。
张一甲和两人交好,言论中提及到了军队伙食问题。
是啊。
整个军队一天两顿饭,顿顿黑面窝头一个,配上一碗稀饭,这样的伙食若是放在平时,都够勉强的,毕竟都是年轻小伙子,干的都是力气活。
如今都到了战场上,随时都要打仗了还是这个标准怎么行?
赵清廉军队伙食好,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如今两军到了一起,以前是没有对比没有伤害,现在是天天对比,还不得难受死张一甲手下的士兵们?
对于这一点,刘墉纪晓岚二人还是有清晰认知的,当初赵清廉训练队伍,他们不是没有过去观看,最为惊叹的就是伙食,伙食太好了,一天两顿饭,顿顿都是白面馒头,最重要的是,管够,管饱!
三天开一顿荤!
而后,他们一个半月前又去了张一甲的部队,同样惊叹,惊叹的是伙食,伙食太差了。
黑面窝头……狗吻了都摇头。
就配上一碗稀饭。
士兵们一个个皮包骨。
虽然精气神是饱满的。
可……可看到让人揪心。
想着也许训练时期差一点,到了战场就好了,没想到兵部给予张一甲部队的配额还是没有任何改变。
兵部尚书如就是赵清廉,军机处是和珅,户部赵忠卿,这三个王八蛋是一伙的,互相踢皮球,就是不肯增加预算。
现如今张一甲麾下士兵的配额都是最低标准,你说他不符合标准吧,他是最低,士兵至少饿不死。
你说它符合标准吧,士兵又吃不饱,尤其是和赵清廉的人马一对比,简直就是乞丐与地主的伙食标准。
这还是同属于一个国家的军队?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