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因为刘太妃的哭声,还是因为这诗句,墨兰只觉得格外的头疼,这英王妃的弟弟也该好好管管了。
刘太妃抽抽噎噎的继续说道,“妾,出身低微,并非娘娘这般的出身官宦人家,没什么远见,字都不识几个。蒙先皇不弃,纳入府中为妾,后来有幸登临妃位,又有了永儿。在这深宫里,日子枯燥乏味,琴棋书画臣妾一窍不通,就想着让内侍去汴京街巷搜罗些精巧物件,可谁能料到……”
“太妃娘娘放心,本宫定会给你一个交代。”
“那便有劳皇后了。”刘太妃微微欠身。
“还请太妃娘娘去侧殿稍作梳洗,再离开吧。”墨兰的声音柔和了几分。
“皇后娘娘是在妥帖不过的了。”刘太妃微微躬身朝着殿外走去。
墨兰望着刘太妃离去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向左右吩咐,“去请英王妃进宫一叙。过一盏茶时间,再去请平宁郡主入宫。”
墨兰见裙子腰带处有一段明显的比其他地方厚,伸手在珍珠裙腰带那里摸了摸。
琴心见状赶紧用剪刀将腰带挑开,从里面取出一纸状词。
这状子是状告右侍禁杨羡调戏民女,威胁讹诈,逼良为妾。又说,整个开封府上下竟无人敢接这个状子。
“去和官家知会一声,让官家也知道知道,这开封府养着的这群尸位素餐之辈。”
墨兰看着状子,似笑非笑,“呵,收好,一会儿也给英王妃看看。”
英王妃祖父也算是个能干的臣子,只是去的早了些,可惜后代儿孙实在不成器,空顶着祖上的荫蔽,无所作为。
唯有英王妃杨玥娘,在杨家太夫人的悉心教养下,颇具祖父的风范,行事果敢,聪慧过人。
“臣妇英王妃杨氏,见过皇后娘娘!愿皇后娘娘长乐未央,圣体万安。”
“赐座。”墨兰笑容温婉,抬手示意。
“谢娘娘。”英王妃欠身谢恩,仪态优雅地落座。
墨兰笑意盈盈,目光投向一旁的罗裙:“你瞧瞧这条裙子,觉得如何?”
琴心捧了罗裙,立在杨玥娘身侧,
杨玥娘看了裙子,见裙子腰带处破损,但单看裙子的刺绣,还很是精美。她不知皇后是何意,便温婉笑着说:“回娘娘,这裙子精美万分,想来定是出自名家之手。”
墨兰笑意不减,继续说道:“那你再仔细看看。”
杨玥娘心中一怔,一时摸不透皇后的用意。抬眼望去,只见皇后神色平和,并无其他异样。
琴心见状,再次将罗裙缓缓展开,更凑近了些,方便英王妃查看。
杨玥娘不敢懈怠,逐寸审视,终于在裙带上发现了一首露骨隐晦的诗,旁边赫然写着弟弟的题名,字也的确是她弟弟的字迹。
杨玥娘脸色骤变,赶忙起身,走到殿中,跪下行礼,“臣妇疏忽,未曾约束好内弟,请娘娘恕罪。”
“你看得还不够仔细。”墨兰语调依旧温和,伸手示意,将王内侍招供的供词,递给杨玥娘,“这是刚刚刘太妃拿过来的。”
“这,是这腰带里藏着的。”琴心又将那状子递给杨玥娘。
牵扯到宫中太妃,这件事就不能轻易了了,杨玥娘再看到状子脸色瞬间变的苍白,赶紧磕头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