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前说明:本章前期因为军制问题,乌鸦被喷得差点自闭。现在对军制做了大改,会导致前面很多小伙伴的评论消失,或者错位,乌鸦在此抱歉。太平军的军制我放在后面,以免意向阅读体验。
----------------------------
话说萧朝贵听了萧云骧的请求,随手招来一个亲兵,低语几句。
那亲兵立刻奔进府衙。不多时,便领着满脸欣喜的陈丕成出来,到了萧云骧跟前。
陈丕成年方十五,萧云骧一十七岁,而罗大纲年已四十八岁。少年人志趣相投,况且此前他与萧云骧交谈甚欢,哪有不来之理?
众人稍等片刻,待东王出了府衙,带着一众亲随仪仗,浩浩荡荡朝着城中一座原城中大户的宅院——如今临时的东王府行去。
萧朝贵与萧云骧说了几句,见他不愿同去西王府,无奈之下,也带着亲随仪仗,前呼后拥地往城南另一座大户宅院——当下临时的西王府而去。
随后是北王、翼王、罗总制等一众天国高官依次离开。
而这临时天王府,自然便是郴州城内最具权威、最为宽敞的郴州府衙。
待天国诸王与高官尽数离去,天色已近黄昏。
萧云骧这才带着陈丕成,与亲随林启荣、叶芸来返回城里太平军的驻地。
回到军营,只见曾水源正在安顿当日招来的新兵。这天竟招到四五千新兵,其中包括那两千矿工,以及一千多郴州本地的天地会会众。算上随军家属,新加入的男女人口多达两万有余。
萧云骧见状,便投身到安置新兵及家属的事务中。
几人忙活到晚上约莫九点,才安置妥当。众人一同用餐,之后便在军营中安歇,暂且不表。
第二日清晨,萧朝贵来到军营。
他与萧云骧、李开芳、林凤祥、曾水源这四位先锋军首领略作商议,旋即安排各项事宜。扩编军队、安置人员、打造修理军器等等事务繁多,忙得众人不可开交。
如此忙碌了三日,整个太平军连同家属,已扩充至八万余人。
萧朝贵所率的先锋军,也扩充到战士一万人。
其中萧云骧、李开芳、林凤祥分别统领前、左、右军,各率两千人。
萧朝贵偕同曾水源统领中军,约四千人。
萧云骧将麾下两千人,按太平军的编制,合为一个师,五个旅。
一、二、三旅每旅三百余人,分别由林启荣、叶芸来和一个名叫吴定彩的广西汉子担任旅帅。
另设攻城旅与亲卫旅,各五百人。
攻城旅全由原郴州煤矿工人组成,由一个叫周磊的湖南汉子担任旅帅。这周磊,便是之前在街上招兵处向萧云骧发问的黑脸汉子。
亲卫旅由二十七岁的猛将刘昌林担任旅帅,陈丕成任卒长。
其余卒长由各旅帅举荐,萧云骧任命。
两司马、伍长则由战士们自行推选作战英勇,且具备团队管理能力的弟兄担任。
太平军在郴州逗留数日,发布《奉天讨满檄文》,大肆宣扬自身行动的正当性,将清廷狠狠臭骂一番。
八月二十一日,萧朝贵点齐先锋军,把家属辎重全留给杨秀清带领的后续部队,在数百名郴州天地会会众引导下,向长沙奔袭而去。
果如萧朝贵所料,沿途清军毫无防备,太平军势如破竹。
两天后的八月二十三日,萧云骧率军攻克永兴,知县投崖自尽。
八月二十五日,萧朝贵所部进逼耒阳,前锋正是萧云骧部。
“将军,耒阳城守军众多,城墙上旗帜飘扬,声势浩大。”前出侦察的陈丕成快马回报。
萧云骧思索片刻,说道:“围住他们。”
“将军,西王有令,我军主要目标是长沙。沿途清妖据点能打则打,不能打就留给后军,切不可耽误行军速度。”陈丕成赶忙劝阻。
“耽误不了。”萧云骧言毕,带着亲卫旅,来到耒阳城外。
耒阳城不过是湘南一座小城,城东虽有耒水,可城北、城西仅有一条浅浅的人工挖掘的护城河。
一旅旅帅林启荣已率部在北城墙外列好阵势。
“阿荣,能拿下不?”萧云骧策马行至林启荣面前。
林启荣望着仅有三四米高的城墙,以及那浅浅的护城河,说道:“护城河与城墙不难逾越,只是城墙上清妖太多,恐怕会有不少伤亡。”
城墙上约有上万人,远超萧云骧部两千余人的数倍,且旗帜招展,鼓噪呐喊,场面颇为热闹。
萧云骧拿起缴获的单筒望远镜,仔细朝城墙上查看。
只见城墙上虽人数不少,但除少量乡勇外,其余多是些乡民,手持旗帜朝着太平军胡乱叫嚷。武器更是杂乱无章,除乡勇手中少量火枪外,基本都是大刀长矛,并无火炮。
萧云骧甚至瞧见一位白发老者,拿着根扁担,在城墙上探头探脑向城下望来。
他又仔细端详乡勇手中的火枪,发现竟是火绳滑膛枪,并非这个时代西方早已淘汰的燧发枪,更别提初露端倪的击针式线膛枪了。
萧云骧心中暗忖:果然和历史记载的一样,就是这家伙在虚张声势。
于是他对林启荣说道:“阿荣,用行军炮轰击,让火枪队靠近,压制住城墙上的敌人,掩护亲卫营登城。”
“丕成,去给叶芸来、吴定彩、周磊传令,让他们把城围好。注意,三四十岁、文士账房打扮的汉子,一个都不许放走。”
陈丕成领命,策马而去传令。
林启荣安排妥当,回转过来,见萧云骧和刘昌林正在准备登城用的抓钩,不禁劝道:“将军,此次就不必亲自上阵了吧?”
萧云骧将一块藤牌系在背上,回应道:“此番我军不可贻误战机,必须一鼓作气拿下。你在城外指挥,我带亲卫营攻城。等我们打开城门,你务必马上率军进城。记得告知众人,不可随意劫掠杀戮。”
林启荣还想再劝,见萧云骧转眼向他瞪来,不免有些气馁。
说来也怪,自从萧朝贵部的老兵们亲眼目睹萧云骧从闪电球中安然无恙地活下来,此后萧云骧每逢战事必定身先士卒。
且与大家同甘共苦。士卒不食他不食,士卒不眠他不眠。在讲究等级享受的太平军军官群体中,堪称异类。
人心都是肉长的,萧云骧的种种举动,众人都看在眼里。
因此,前军将士对萧云骧除了怀有一丝莫名的敬畏,更多了一份钦佩与感动。
林启荣也不例外。
他生性坚毅果敢,见劝不动萧云骧,心中暗自较劲,大声回应道:“只要将军打开城门,我必定率军第一个冲进城里。”
-----------------------
(注1:所谓行军炮,即太平天国初期,用铜或者铁铸造而成的前装火炮,重数百斤到一千斤不等,放在炮架上,用骡马拉着行军,类似西方拿破仑前期的四磅炮。
但因当时并无统一的制式标准,全凭铸造者的经验,所以成品差别甚大。
有兴趣的朋友如果到了南京,可以到太平天国博物馆里去看实物,后面不再专门解释。
注2:太平军的军制,是冯云山从周礼中改编而来,后来又融入历朝历代,小说话本的官职,具体如下。
基础单位:
伍:5人为一伍,由伍长统辖;两:5伍为一两,主官为两司马;卒:4两为一卒,主官为卒长;旅:5卒为一旅,主官为旅帅;师:5旅为一师,主官为师帅;军:5师为一军,主官为军帅。
再往上是监军,总制,王。
另外还有朝内官,非实职,多用于出征或镇守时的临时职权的丞相、检点、指挥、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