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西军已坐拥一块稳固地盘,萧云骧便打算制作简便利落的西军军装。
起初他想采用后世军警的大盖帽,可大盖帽前的硬质塑料片依赖石油化工业,这在当时的中国,尤其是西军,根本无法生产。
只得退而求其次,转而考虑美国西部牛仔那种耐磨的帆布工装裤,然而这种布料虽在美国已大范围推广,但当时中国仍以手工织布机为主,难以大规模生产。
正当萧云骧无计可施时,重庆府书吏顾闻舟带着他的要求,跑遍重庆城的制衣坊和布料店,向行业熟手多方请教,最终得出一个折中的方案:
用扎染粗麻布加铜线代替工装帆布加铆钉;上衣采用棉布,腰间扎牛皮带,便于挂刺刀;腰旁各配一个牛皮口袋,用以放置火药、枪子等杂物;牛仔帽可用毡帽替代,毡帽制作工艺宋代就已存在,稍作形状改变即可。
四川本就是麻布产地,麻布原料和制作工艺成熟,大规模生产毫无困难。而且,麻布比棉布更耐磨、更便宜,更适合军队大规模装备。
萧云骧收到顾闻舟的建议后,当即批准,并将他擢升为重庆府正八品经历,专门负责重庆军服制作事宜。今日的招标会便由他主持。
萧云骧与左宗棠走进江汇楼,径直上到二楼预定的雅间坐下。楼下大厅里,多余的桌子已被挪开,只留下数排椅子,对着大门的一侧摆着一张长条桌,墙面上挂着横幅,写着“西军军服竞标会(重庆)”。
大厅里此时已坐满了人,又等了一会,顾闻舟带着两个助手匆匆赶来。
他向诸位东家掌柜团团作揖。
“各位,重庆府此次需要五万套军服,用材用料及工艺标准,前几日标书已发给大家,想必各位心中有数。制作工期为半年,大家先想想自己能否承接。”
“此次请大家来,就是当场敲定价格,价低者得。丑话说在前头,质量必须达标,否则违约罚款事小,耽误军务可要坐牢杀头的。”
左宗棠看着下面侃侃而谈的年轻顾闻舟,向萧云骧问道:“这就是你从无品书吏直接提拔到八品经历的人?”萧云骧点头。
也难怪左宗棠惊讶,自隋唐科举实行以来,历代官吏之间存在巨大鸿沟,吏员晋升为有品级的官员难如登天。
以满清为例,官员选拔以科举为“正途”,吏员入仕为“异途”。
吏员即便通过五年服务期后的考试,最高只能担任从九品官职,而科举进士初始授职可达正七品。吏员还有晋升天花板,终生难入中高层官场,如《大清会典》规定,吏员出身者不得担任知府以上职务。
对比刘墉(科举进士)46年升至正一品,整个满清一朝,吏员出身的最高纪录仅为正五品。
此外,吏员实务能力与晋升脱节,他们精于文书、钱粮等具体事务,但晋升考核侧重经学策论,导致“能办事者不善应试”的现象,如四川巴县档案记载,80%的吏员通不过《四书》义理测试。
吏员还俸禄微薄,大部分吏员年俸仅6 - 12两白银,同期湘军普通士兵年俸50两,这迫使他们依赖“陋规”收入,而这种灰色收入又会成为晋升考核的污点。
满清除了上述历代普遍存在的官吏区别外,还有独特制度。
一是对汉人吏员普遍压制,满人吏员可通过“笔帖式”途径快速晋升(平均晋升速度比汉吏快3倍),而汉人吏员多困于地方,如乾隆朝汉吏晋升知府者不足旗人吏员的1\/56。
二是捐纳制度冲击,清中叶后,富商通过捐纳直接获取官职(如500两白银可捐知县候补),挤压吏员晋升空间,道光年间,江浙地区候补官中捐纳出身者占73%,吏员仅占9%。
除了显性压制措施,还有隐形枷锁。
一是连坐制度,吏员若所属衙门发生重大案件,即便个人无过错也会暂停晋升资格,嘉庆朝刑部数据显示,因此受牵连的吏员占考核淘汰者的42%。
二是道德审查严苛,晋升需“同乡官员联保”,但吏员常因“操持贱业”遭士绅阶层排斥,如《官场现形记》描写吏员求取保书时被羞辱:“尔等刀笔吏,安敢望衣冠?”
满清设置这些障碍,本质是维护“科举-士绅”集团特权,使其与满清贵族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统治庞大的满清帝国。
太平天国最大的对手一直是汉人士绅集团。事实上,太平天国就是被汉人士绅集团组建的武装所击败,这才是历史真相。
西王府自建立以来,从制度上废除了官吏不相通的规矩,明文规定西军衙门用人不看出身,只看个人业绩和是否遵守西王府的法规法纪。
所有官吏只要在每年一次的业绩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晋升时就会优先考虑。
同时,大幅上调吏员俸禄,使他们仅靠基本俸禄就能维持中等人家的生活水平,若年底考核成绩为优,还有额外奖金。
当然,若有举人、进士愿意加入西军,起步会比普通吏员稍高,但不再有明确的晋升区别对待。
顾闻舟便是这样的幸运儿。他本是个秀才,西军在重庆招募人员时,他细细研究西军衙门实施的各项政策,颇为犹豫。
待到西军攻下成都,几乎占领整个四川后,他认定清廷的统治很难再回到四川。西王府在重庆发出第三批招募令时,他便参与报名并通过测试,加入西王府重庆衙门,成为一名书吏。
西王提出严苛的军服制作条件,其他同僚皆认为无法完成,他却深入制衣坊,了解布料与制作工艺,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替代方案,得到西王赏识。
职衔直接升至正八品经历,工作也从日常抄抄写写变成负责重庆军服制作、与商家对接及监管的专员,可谓春风得意。
此时,春风得意的顾经历正在江汇楼一楼大厅主持重庆军服的竞标工作。
一套普通军服包括帽子、衣服、裤子、鞋子、内衣、内裤(平角裤)各一件,配三双棉袜,以此为一个计价单位。冬季军服另加棉帽、棉衣、棉裤、棉鞋各一件。
顾闻舟重述了具体的用材用料及说明后,竞标正式开始,大厅里商家们纷纷出价,声音此起彼伏。
左宗棠看着萧云骧:“萧君,你们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军需采购过程中徇私舞弊吧?”
萧云骧点头并补充:“不光如此。”
左宗棠颇感好奇:“还有其他说法?”
萧云骧看着一楼热闹的场景,笑道:“是有一些说法。”
------------------
(注1:四川能大规模生产麻布,并非乌鸦瞎扯,现在还有非遗麻布制作技艺流传下来。
注2:经历。清朝州府衙门的官员,全称为经历司经历。
注3:服装示意图见本文后的作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