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府自中枢至省府,均施行这五条线并举的举措。然而到了州县一级,便不再设有议政明堂,这意味着立法权仅截止到省一级。
且省级所立之法不得与西王府的法律法规相抵触,还必须申报给核心的议政明堂,经审判通过后方可执行。
传统的知府,县令,其立法、司法、行政大权如今仅剩下行政权,再也不能随意派捐、加税,也不能随意审理人犯了。
州府一级,行政长官为知府,司法长官为通判,监察长官为按察使;
县一级,行政长官是县令,司法长官为宪政丞,监察长官则是察政御史。
到了乡、村这样的基层,又有了新的管理模式。西王府废除了满清的保甲制度,建立起乡校议政制。
基层管理分为两层,最基层为村。行政人员包括村掌事、里长、会计三人,以掌事为主导,里长辅助,会计掌管财务,均不脱产。
其中掌事必须是同心会会员,由各村的同心会会员推举产生;若同心会会员数量不足,则由上级直接任命
里长和会计由所辖地所有年满十八岁,且未被剥夺推举权的村民选举产生。
实行亲属回避制,且每人最多只能连任两期,每期六年。
若本村确实没有合适人选,可由乡衙门从外村调剂人员担任。
除了这些行政人员,还有一套由督查局人员组成的独立督查机制。他们不参与行政管理,但有权利和义务监督村级行政人员的行为,收取百姓的上诉,并将违规违纪行为上报。
这部分人员属于村民自治范畴,不在西王府衙门编制内,但相关人员都有一份额外的养廉田,离任时便收回。
若工作政绩突出、在村民中口碑良好,还可酌情参选乡级官员。
每个乡设有一个乡校议政堂,各阶层代表按比例分配,比如农牧渔民代表占比40%,工商业代表占比30%,读书人代表占比30%。
乡校议政堂虽然没有立法权,却有质询权和弹劾权,每年乡掌事、保正都要到议政堂汇报当年的工作总结、下一年的工作计划,并接受代表们的质询。
如果代表们觉得乡的官员不胜任,即可提起弹劾案。
只要乡校议政堂的代表匿名公推超过三之二,即可罢免该官员。但弹劾案一年只能提起一次,且每个官员任期内只能被弹劾一次,不得陷入无谓的内耗中。
每个乡除了乡掌事、保正、会计外,还可适当设置负责调解纷争等其他官员,不过人数最多不得超过七人,且必须为单数。
这些乡官必须实行亲属、区域回避制及任期制。换期推举时,由县衙提名各备选人员,再由乡校议政堂匿名推举产生。
备选人员只能从以下三个渠道选出:
1、西军伤残或正常退伍军人;
2、村级掌事、里长中工作政绩突出、村民中口碑良好者;
3、西军学堂优秀毕业者。
乡官是西王府最基层的管理机构,属于西王府官员编制,会发放对应俸禄,授予九品或从九品官衔。
乡级同样设有监察机构,不干涉行政事务,但有权利和义务监察官员,听取百姓的上诉。
当然,村民赴县衙“鸣冤鼓”检举的传统方式,依旧施行。
左宗棠放下手中的小册子,此时礼堂内培训学员正在热烈讨论,声音此起彼伏,却影响不了他。
他闭目沉思,若西王府这个制度得以落实,仅任期制和亲属、区域回避制这三项,任何一个村庄都很难出现独霸村中权势几十年的人家了。
村里掌事、里长等比普通村民多一份养廉田,这能激发村民竞争这些职务的动力。但养廉田与职务绑定,卸任即转移,又能防止村里出现新的豪强,把持基层政权。
从村乡到中枢的制度都看完后,左宗棠不禁有些惊讶。
这些原本的“泥腿子”,究竟是如何想出这种既赋予做事权力,又相互制衡,避免地方势力坐大、威胁中枢的制度呢?
在第一章的最后,他又看到一条特别条例:
乡级官员有权以密奏的方式,直接给枢务堂或西王本人递交奏折,任何人不得阻拦或拆开,否则严惩。
此外西王及枢务堂根据需要,不定期由军情局选派探员,以临时秘密御史的身份,对地方进行秘密探访,以防地方欺瞒中枢。
这无疑是清廷密折制和明朝锦衣卫的优化版。
下面就到了同心会制度。
同心会每六年召开一次全体代表会议,会议上举行同心会元首、副首的推举,这部分左宗棠听彭玉麟说过,所以并不觉得新鲜。
后面是具体要求,同心会必须全面融入西王府各级各部门。很多部门存在两套头衔、一套人马的情况。
在内政方面,从村级的掌事,到州府的道台、巡抚,都必须是同心会会员;在军队里,团及以上的军师必为同心会会员,团以下的军法官也必须是同心会会员。
且明文规定,基层的同心会会员占比不得少于会员总人数的70%。这七成人员中,农牧民占比40%,工商者、军队、读书人各占比20%,以此保证同心会时刻代表中国最广大群体的共同利益。
第三个是军事体系,除了常规的指挥作战、情报、后勤、训练等工作外,在地方设置独具西军特色的兵备部。
在西王府控制范围内,原则上所有适龄男青年都有服五年兵役的义务,任何人都不得例外。
兵备部的日常工作是统计地方上的适龄青年,在需要时进行征兵,确保公平公正地落实服役制。定期对不脱产的民兵、半脱产的自卫队进行军事训练及管理,对民众进行防务教育等。
必要时,在地方长官的请求下,兵备部派出地方自卫队,协助地方的衙役围剿土匪、山贼等危害地方治安的势力。在需要时,还会抽调自卫队加入西军正规军。
利用自卫队整顿地方治安,西军的正规军就能专心作战,无需再承担地方上的防务工作。
左宗棠看到这里,不禁陷入深思。
这个制度意味着西王府控制范围内的所有人力资源,在必要时都可投入战争。
到此,左宗棠终于将西王府组织制度看完。他看了一眼礼堂,只见礼堂里正在对培训学员进行阶段性考试。
会写字的学员每人有一张卷子,正伏在桌子上答题。不会写字的,萧云骧也一个一个叫到面前,当面出题,要求当面回答。
左宗棠见那一向气势十足的曹老汉,因为回答不出萧云骧的问题,像霜打的茄子一般没了精神。
刚才他看书入了迷,却没人给他发试卷,估计是西王特意嘱咐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