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又有一位年迈的大臣站了出来,忧心忡忡地说道:“太师,即便我等能成功挑拨西凉各部内乱,可一旦中原其他诸侯趁我等攻打西凉之时,挥师关中,我等又该如何应对?”
刘浪不慌不忙地回答道:“大人不必担忧,正如我之前所说,如今袁曹相争于官渡,短时间内难以分出胜负,且双方都损耗巨大,自顾不暇。而荆州刘表,其为人保守,虽有野心却无胆略,且身为汉室宗亲,不会轻易对朝廷动手。益州刘璋,因其自身懦弱,又闭关自守,更不会轻易出兵。至于其他小势力,根本不足为惧。只要我等速战速决,在短时间内平定西凉,再回师巩固关中防御,定能万无一失。”
众人听了刘浪的解释,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刘协眼中闪烁着光芒,说道:“有皇兄如此谋划,朕心中大定。愿我大汉早日中兴,重振往日雄风。”
然而,就在众人沉浸在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之中时,大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侍卫神色慌张地冲了进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大声禀报道:“陛下,大事不好!官渡战场局势突变,袁绍的谋士许攸叛逃曹营,曹操得许攸之助,探出袁绍屯粮之地,趁夜奇袭乌巢,一把火将袁绍的粮草全都付之一炬,袁绍军中缺粮,又久攻曹操大营不下,军心不稳,已被曹操击破,其一残部正往关中方向逃窜而去!”
此言一出,大殿内瞬间一片哗然。刚刚还热烈的气氛瞬间凝固,众人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刘浪的眉头也紧紧皱了起来,他没想到,官渡之战的结果竟会如此迅速地影响到他们。原本以为可以利用袁曹相争的时机平定西凉,如今袁绍大败,曹操极有可能乘胜追击,甚至将目光投向关中。
刘协的脸色变得苍白,他焦急地看向刘浪,问道:“皇兄,这该如何是好?”
这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刘浪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他沉思片刻,说道:“陛下莫慌,曹操虽胜,但也损耗巨大,想必短时间内不会贸然进攻关中。
我们先派人去打探曹操的动向,同时派兵先一步前往潼关,袁曹相争,曹操兵少,定然将其后方兵马全都调往前线,此时潼关防守必然空虚,我部都是轻骑,可快马加鞭,赶在溃兵到达之前,奇袭潼关。潼关是曹操防御北方的屏障,我等自关后而来,其必不设防,我等攻下潼关后,可就地防守,加强关隘防御。
至于袁绍的残部,我等正好缺人,若能收就收,若不愿投靠我等,我等还可卖个人情给袁绍,放他们过去,但必须要他们放下武器卸下甲胄留下军械辎重,然后严厉看管,以防他们借机生事。”
杨彪也站出来说道:“陛下,如今局势突变,西凉之事恐怕要暂且搁置。当务之急是应对曹操接下来的围追堵截,否则我等能不能活着抵达关中都不可知。”
官渡之战已然分出胜负,曹操若是得知后方许都被人偷了家,必然会发大军前来围剿刘浪,夺回许都,顺便再次囚禁天子。
吃一堑长一智,经过这次事件,以曹操的手段。肯定不会再给他们第二次机会,所以这是他们唯一的机会,也是大汉唯一的机会,但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刘协无奈地点点头,说道:“就依皇兄和太尉所言,众卿家务必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大殿内,众人又开始忙碌起来,商讨着应对之策。而此时,大殿外的天空中,乌云滚滚,一场更大的风暴,似乎正朝着这个摇摇欲坠的朝廷呼啸而来。
官渡
袁老板被曹老板一把火烧了粮草辎重,麾下的大军,接连数日,猛攻曹老板的大营,结果都被曹仁于禁等人拼死顶了回去。
曹仁是曹老板的族弟,其人善守,于禁则是曹老板的五子良将之一,其人善于治军。
偷袭乌巢期间,曹老板以此两人为官渡大营的正副总指挥,总领大营的一切指挥调度。
这两人也果然不负众望,打退了在袁军的多次猛攻,一直坚持到曹操从乌巢回军。
本来曹操还想着趁机绕后,偷袭袁绍的菊部地区,给袁绍来个前后夹击,让袁绍尝尝左右为男的滋味。
但袁老板的手下的打工仔也不都是吃干饭的,早就预料到了曹操会来这一手。
在沮授的建议下,袁绍在后方和两边侧翼各自布置了伏兵,专等曹老板自己跳进来。
幸好曹老板也非泛泛之辈,加之他率领的是骑兵都是精锐,就算一不小心误中埋伏,也轻而易举的杀出了重围。
眼看偷袭不成,曹老板也不恼怒,率军径直返回大营,凭借坚固的营垒与袁老板对耗。
袁老板的粮草被烧,一开始又仗着自己武德充沛,往前冲的太远,补给线拉的太长,想要等后方的粮草送达前线,没有十天半个月那是不可能的了。
可军中之粮,只够一日食用,就算现在开始管制粮草,将原本的一日之粮,分做三日发放,那也撑不到后方的粮草到来。唯一之计,就是打破对面的曹操大营,以曹营的粮草补给来养活自己手下的大军,才有可能反败为胜。
可是手下大军猛攻两日,别说打破大营了,就连大营的门都没靠近,就被曹老板的手下给赶了出来。
眼瞅着军中就要断炊,袁绍急的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在大帐之中,踱来踱去,毫无昔日的雍容雅达。
只见袁绍红着眼睛,大吼道:
“再去传令张合高览,吕旷吕翔等部,加紧攻打曹军大营,今日务必攻破,若再攻不下,汝等提头来见。”
“诺”
传令兵领命而去,速度之快,超过9秒78了都。
不快不行,上一个传令兵就因为慢了一点,就被拖出去砍头了,那人头悬在大营正中,还正滴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