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日初升,皇极殿,文武百官鱼贯而入。
这些平时满口仁义道德,张口国家闭口天下的东林党大员们全都没法维持平日里的伪装,无不是臭着一张脸,怒气汹汹盯着站在武馆行列的孙传庭叫骂:
“孙传庭,你这是在找死!”
“你这个混账东西!若不是你,老夫怎会把棺材本都赔进去?”
“孙传庭,你等着!这事没完!老夫定要让陛下赐汝死罪!”
“……”
而孙传庭对这些谩骂的声音充耳不闻。
从头到尾一个字都没说。
若是自己的性命能扶大厦之将倾,那么他对赴死甘之若饴。
“皇上驾到!”
此时王承恩扯着公鸭嗓大喊了一声。
崇祯的身影随后步入皇极殿当中。
百官三跪九叩,高呼万岁!
不过他们的眼中却看不出多少尊敬,反倒是毫不避讳的展露着深深的怨气。
卖房一事他们之中大部分的人都清楚是怎么一回事,知道多半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
但看着那不断上涨的房价,他们馋啊!
某个伟大的思想家曾经说过,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东林党的这些人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明朝末年最大的“资本”。
所以他们明知道是个骗局,但为了利益还是选择与崇祯豪赌一番。
他们都觉得,自己能在这个骗局被彻底揭穿之前把手里囤的房子卖掉,大赚一笔并全身而退。
事实上他们差点就成功了,三天之前,已经有近乎半数的官员在售房处挂牌卖二手房,并且有不少人已经卖出去了一部分。
然而他们怎么都想不到往日里极好面子的崇祯帝这次手段会这么脏。
居然恬不知耻的让孙传庭豁出性命去散布假消息,把他们的半数家底全给骗了出来……
虽然说愿赌服输,但这些拓跋惯了的东林党大员可没有认栽的打算。
此时一个个皆是斗志昂扬,势要在政坛之中将自己商场上的失败扭转!
“陛下!”钱谦益开口了:“《礼记》有云:“民无信不立”,昔唐太宗纳魏徵“言顾行、行顾言”之谏,以信御下,遂成贞观之治。今陛下乃圣明之君,若失信于民,恐伤社稷根本,臣不胜忧惶!”
“朕何尝失信?”崇祯问。
钱谦益道:
“前几日,陛下为筹银子支援辽东战事,把紫禁城边上的屋舍使用权卖给百姓。可几日过去,银子收了,却迟迟不见动土盖房!以至于如今民间不少人私下议论,说陛下是在骗人!”
崇祯冷哼一声道:“朕乃当今天子,一言九鼎,言出必行,怎会骗人?”
“陛下若疑臣下诈伪,则君臣相猜,何以共治天下?昔海瑞公以“嘉靖者,家家皆净”直言世庙之失,虽触天威,终彰圣德。”钱谦益根本就没有和崇祯讲道理的打算,他引经据典高声喊道:
“《论语》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昔神宗留中雒于仁《酒色财气疏》,致言路壅塞,朝纲渐弛,今若效之,恐史笔如铁,书陛下“失信于士民”矣!君无信,则法令废弛;君有信,则万民归心!故臣愿效魏徵“宁鸣而死”,以死谏陛下:立刻从国库拨银,命户部主持紫禁城周遭房屋修建事宜,以告天下,陛下绝不会失信于民!堵住民间悠悠众口!”
话音一落,朝中的文武官员皆是跪地不起,跟着钱谦益一同高呼:
“臣附议!”
“臣附议!”
“请陛下立刻拨银户部!开始修建屋舍!”
“……”
一众人的声音汇聚在一起,滚滚如雷,声势浩大,震的皇极殿都仿佛在摇晃。
崇祯额头渗出一地冷汗。他虽是皇帝,至高无上,但自大明战神瓦窑堡一役葬送了整个淮西武勋集团之后,大明文臣的势力日益壮大,到如今,东林党完全能与皇权抗衡!
崇祯一开始虽然犯蠢,被忽悠废掉了商税,但意识到做错之后就没想过去挽回吗?
他想过,也尝试过,但全部都失败了,因为只要一提起这事儿,朝中的文武百官就会像现在这样集体跪地不起。
若是置之不理,他们便会对皇帝的一切政令“留中不发”。
而崇祯每一次都被逼无奈妥协。
如今,东林党的人明显是准备故技重施了。
崇祯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别着急!这些人会集体死谏,皇祖父都已经猜到了,并且和朕提过了应对之法。”
崇祯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接着仔仔细细地开始回忆朱元璋当时教授的应对之策。
只是,当一而再,再而三的确定自己完全理解了朱元璋的意思之后,崇祯的眉头反而皱的更深,忧心忡忡。
“这种事情……朕当真能办得到?”